修行不單是學佛的必修科,更屬佛教徒的終身事業。筆者最近訪問了法鼓山香港道場的陳梓霆師兄,整理了這位年輕佛友對修行的看法,以及他在十多年學佛歷程中所得的寶貴體驗。
在圖書館與聖嚴法師結緣
現年三十五歲的陳梓霆,學佛已有十四年,自2013年皈依後,曾於法鼓山香港道場擔任讀書會帶領人達六年之久,對佛經及許多佛教著作都甚有研究。然而,他並非自小就對佛學感興趣,回想當初與佛結緣,可說是無心插柳。「我本身很喜歡哲學,但涉獵的都是西方哲學。直至大學時期,由於要寫畢業論文,才開始接觸東方哲學,而第一本在圖書館找到的東方哲學書籍,就是聖嚴法師的《襌的智慧》。」
陳梓霆回憶道﹕「這本書引導我進入了佛教對世界的思考模式,也就是佛教對因緣和合的看法。所謂『因緣和合』,意指萬事萬物都不過是一種現象,以及這些現象的變化過程,並不存在排斥,即使水與火、生與死也沒互相排斥。」
這次圖書館的偶遇,無疑讓陳梓霆大開眼界,同時給他帶來了不少啟發。「聖嚴法師在書中指出,佛陀早於二千多年前已通過自身修行悟出這套理論,繼而再開示說法,所以佛法才得以流傳後世。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同樣的方法去體驗箇中道理。」
自此,陳梓霆對佛學產生了濃厚興趣,並開始閱讀佛經及其他佛教書籍,包括《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日本禪師鈴木大拙與阿部正雄的著作,以及聖嚴法師的《法鼓全集》。
通過閱讀,陳梓霆對佛教和禪修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其中聖嚴法師那套結合禪宗與次第禪修的修行方法,更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套方法著重循序漸進,對初學者來說,較容易掌握。畢竟我們不是六祖慧能,不可能頃刻間頓悟。」他續說﹕「其後,每當我遇到難題,也會嘗試從聖嚴法師的著作中找尋答案,尤其當我面對一些人生困惑時,師父的文字往往能給我帶來啟示。」
佛教是一種人生教育
從2008年初次與佛結緣,經過數年不斷探索,陳梓霆突然覺得自己的人生需要有所改變,不想再以旁觀者的身份去研究佛學,於是在2013年開始參加佛教活動,而他首個參與的活動就是法鼓山香港道場舉辦的浴佛法會。
「我在浴佛法會中認識了一些師兄師姐,此後更參加了道場的福田班和禪訓班,以身體力行的方式去體驗師父的教導。對我來說,這些體驗猶如個人成長培訓,讓我學懂如何去看事物、去生活以至去面對人生的一切。說到底,佛教就是一種人生教育。」
除了個人成長,還須累積福德資糧。「所以我們都會當義工,為道場出一分力。貼地點說,道場的活動不收分文,但日常運作始終有不少支出,不能單靠善信捐助。很多工作都需要大家合力參與,否則道場就無法營運下去。」
正因如此,陳梓霆皈依後,亦為道場義務擔任讀書會帶領人。「因為我愛閱讀,也喜歡陪伴大家讀書,所以選擇了讀書會,而這也是我能為道場作出的貢獻。我們通常以八至十三堂課去研究一本書,每堂課重點分析一個章節,而帶領人的角色就是透過一些引導性的提問,引領大家去討論。」
陳梓霆表示,當讀書會帶領人六年,最大的得著就是鍛鍊出一種理解他人的能力。「讀書會有那麼多成員,並非人人都能清晰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當你看到對方無法把意見說清楚,就要引導他把說話組織好。同時,保持一個開放的討論環境也很重要,做帶領人不是要支配討論,而是要讓所有人都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
事實上,在學佛的過程中,陳梓霆也學懂了以更寬廣、更開放的角度去看事物、看世界,就算面對不如意事,也不會只歸究於一個原因。「學佛後,會更明白萬事萬物都有無量數的因緣在互相影響,所有事情的發生,背後都有很多因素。比方說,公司的供應商未能如期交貨,可能也有很多原因,假如我因而怒火中燒,這表示我的內心不夠強大。與其大發脾氣責罵他人,倒不如馬上想方法把事情解決。」
他補充說﹕「人不可能完全沒情緒,憂悲苦惱必然有,但學佛有助我們處理情緒。現在,幾乎沒甚麼可令我極度憤怒、極度憎厭,很少會出現情緒爆發的情況。」
修行旨在解脫身心束縛
控制情緒,無疑是修行不可缺少的一環,而修行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解脫身心的束縛。「佛教是一個追求絕對自由的宗教,強調世人不應被身心束縛。身體的束縛關乎人身自由,如疫情下禁足不能外出﹔而心的束縛則是情感的束縛,好像某些人不願丟棄舊物,連膠袋、報紙、膠箱也當作珍品收藏,結果令七百呎的家只剩二百呎空間,使自己身心受困。當你明白人心的運作,就會明白為何要修行。」
「人為何會不開心?皆因我們不斷去追逐前念[1],總是放不下令你不開心的念頭。其實那念頭很快就會過,只是人們總愛抓住它,使過去的不開心變成當下的不開心,最終令自己沉溺於那種感覺之中。所以,要活得自在,就必須斬斷前念。」當然,知易行難。修行必須經歷一個過程,難以一蹴而就。陳梓霆坦言,他自己也做不到「斷前念」,但深信只要不斷嘗試和練習,多多少少也能有所進益。
不過,他亦強調,修行並非純粹為了擺脫不開心,更不是為了開心,要是有追求快樂的欲念,就無法解脫。「舉例說,我們修習茶禪,假如只是貪著茶香或者過程中衍生的輕鬆感覺,永遠停留在同一層面,沒再進一步去探究更多,那就不是真正的修行。」
那麼,怎樣才是真正的修行呢?
陳梓霆給了我們一個引人深思的答案﹕「對我而言,如果沒有一個開闊的世界觀,修行就會變得沒意義。其實世界就是一個舞台,而眾生需要在這舞台演一齣屬於自己的戲。所謂修行,就是要演好這齣戲。」
最後,他更不忘提醒大家﹕「修行的終極目標,就是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這個目標,有一個人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經達成,此人福德智慧都圓滿,他就是佛陀。」
延伸閱讀:
全心全意出家修行,提升生命的價值──專訪加拿大國際佛教觀音寺善慈法師
[1] 大體而言,念頭的過去者為「前念」,後來者為「後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