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小是問題嗎?台灣建築師江文淵將「人天共好」理念放在寺院設計上,體現藝術弘法、菩薩道精神

香港近年人口越見增加,土地供應越見緊絀,更出現所謂納米樓、迷你套房。土地問題,一直成為我們揮之不去的困惑。

台灣地方比香港大,在台中卻有一間迷你寺院──菩薩寺,佔地約109坪,即約3,900多呎,以寺院而言十分袖珍。但每位前來參訪的人,總會對它留下深刻印象。寺外可見樹蔭流水,蟲鳥聲不絕,外牆攀滿爬牆虎(boston ivy,植物一種),構成一道綠色皮層。踏進寺內,完全不覺這是一間寺廟,卻更像一座簡約清水模小樓房。它的獨特設計,能引進太陽光入內,配合綠樹水池,恍如一個迷你大自然,令寺院冬暖夏涼,恆常保持令人舒服的溫度。

菩薩寺的菩薩道:尋找佛法本質

這種建築風格,正是菩薩寺建築師、台灣著名建築專業團隊「半畝塘」創辦人江文淵先生所帶出的「人天共好」理念。

台灣建築師江文淵和他的「半畝塘」團隊,提倡「人天共好」理念,在充滿大自然氣息的設計背後,助我們尋找佛法源頭和本質性。
台灣建築師江文淵和他的「半畝塘」團隊,提倡「人天共好」理念,在充滿大自然氣息的設計背後,助我們尋找佛法源頭和本質性。
慧光法師當初籌建菩薩寺,放手讓江文淵及「半畝塘」團隊設計,著他們毋須依照傳統想法去構思(圖:菩薩寺Facebook專頁)。
慧光法師當初籌建菩薩寺,放手讓江文淵及「半畝塘」團隊設計,著他們毋須依照傳統想法去構思(圖:菩薩寺Facebook專頁)。

「起初,我們跟慧光法師(菩薩寺住持)討論時,他放膽讓我們實踐,著我們甩掉傳統的思想。師父認爲,寺廟沒有絕對形式,我們不是建宮殿,宮殿往往讓人感到嚴肅,佛陀的傳道地方不是這樣。寺廟傳達的是心,是朝向生命的山、無形無相的回家之路。這座建築,就是傳達求道之路。」江文淵細說菩薩寺的緣起。求道之路,也是我們覺醒悟道的旅程。為此,他加入「人天共好」設計風格,藉著寺內處處流露的大自然氣息,讓我們安頓下來,尋找佛法源頭和本質性。

菩薩寺內有樹有水,走進其中,讓人安住身心(圖:菩薩寺Facebook專頁)。
菩薩寺內有樹有水,走進其中,讓人安住身心(圖:菩薩寺Facebook專頁)。

「這裏沒有密麻麻的建築,有樹有山,讓人可在樹下乘涼,感受水的清涼,讓人降溫。走進院內有一條橋,聽著流水聲,安住身心,打開自己的感觀,和人分享。」菩薩寺選用清水模建築風格,從組模、綁鋼筋到安裝水電都只有一次機會,過程中出現了些蜂窩狀孔洞瑕疵。江文淵的團隊希望努力補救,慧光法師卻對他們說不需要,「就讓蜂窩留在那裏吧,這是見證緣起的珍貴。」

慧光法師希望菩薩寺日後能繼續發展,凝聚更多信徒和居士,一同透過生活實踐佛法(圖:菩薩寺Facebook專頁)。
慧光法師希望菩薩寺日後能繼續發展,凝聚更多信徒和居士,一同透過生活實踐佛法(圖:菩薩寺Facebook專頁)。

維摩舍的藝術弘法:從生活中實踐

慧光法師心中希望,菩薩寺能成為一座能存在500年的祖庭,以寺院為主軸,慢慢從祖庭發展開去,成為一個菩薩村落,聚集信徒和居士。菩薩寺其後獲有心人捐助,購入寺院旁一幢樓房,增建成維摩舍,以藝術弘法,舉辦不同文創活動,吸引不少年輕人參加。江文淵認為藝術無分國界、藩籬、明相。維摩舍的活動,能讓更多非佛教徒參與其中,「好比維摩詰居士弘法,也是透過在生活中落實。」

位於紐西蘭基督城的佛光山南島講堂,以當地石材健成,凝造出仿如置身石窟內的藝術空間感(圖:半畝塘網站)。
位於紐西蘭基督城的佛光山南島講堂,以當地石材健成,凝造出仿如置身石窟內的藝術空間感(圖:半畝塘網站)。

南島講堂的文化融和:打開溝通之門

來到地球另一邊、位於紐西蘭基督城的佛光山南島講堂,也是「半畝塘」參與設計、以藝術弘法的特色建築。「這是佛光山送給基督城的一座美術館。」在初期踏勘與訪查的過程中,江文淵認為南島講堂可走維摩舍的藝術弘法取向,「來到別人的土地,首要尊重當地文化。基督城民眾以基督徒為主,如果我們突然在這裏建一所傳統中式寺院,恐怕他們未必接受。」

建築風格上,「南島講堂」特別採用紐西蘭當地石材建成,設計以中國敦煌石窟作靈感,呈現出恍如置身巨大石窟內的藝術空間感。內裏放置的四大菩薩雕塑,也加入現代藝術風格,減退傳統佛教色彩。「這裏很生活化、現代化,基督城民眾很喜歡!」藝術正可打破不同宗教信仰,藉著「南島講堂」,基督城民眾與佛光人擁有共同空間及城市風景,為大家帶來溝通交流、互相了解的機會。

江文淵深信以藝術弘法,絕對可感動更多人。「好比『南島講堂』,當地人到訪參觀,會為這裏獨特的建築布置而觸動,從而跟講堂內的人有更多互動交流,了解更多佛教的故事。」當基督徒和佛教徒成為了朋友,就能把佛教的善和美宣揚開去。

江文淵希望透過建築、藝術弘法,這也是他和「半畝塘」團隊的「人天共好」理念,背後帶出的菩薩道精神。
江文淵希望透過建築、藝術弘法,這也是他和「半畝塘」團隊的「人天共好」理念,背後帶出的菩薩道精神。

建築之於修行

身為佛教徒的江文淵,一直致力透過自身的建築設計工作,體現慧光法師教導他的菩薩道精神,「良善、覺醒、慈悲眾生,這些信念我一直套用在工作上。學佛不是成就自己,而是走入人間,覺醒更多人,藉著這個過程來圓滿自己。」

江文淵坦言,自己仍在尋找這份覺性,未來會繼續推動這份「人天共好」概念,透過建築、藝術弘法,感動眾生。簡單問他一句,香港這些年來的土地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土地大小從來不是問題,你看菩薩寺,地方一樣不大,只要有陽光走進來,風吹進去,就可以了。」這答案,值得我們深思細味。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