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單純一個念頭,竟然能招來生死的苦果?

(圖:網上圖片)

修行在於修心,那麼,我們的「心」是甚麼?我們打坐時往往有很多念頭,那麼,「念頭」又是甚麼?如果要「修心」,我們必須先瞭解我們的「念頭」。它們從何而來?它們的本質又是甚麼?當我們透徹地瞭解「念頭」,才能逐漸找到「心性」,才能修,才能真正走上成佛之道。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一切諸法,包括我們心中的一切念頭,都是「行」。正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外在世界有生有滅,我們的念頭同樣有生有滅。世界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而根據《大乘起信論》,「念頭」也有四種相。

一、生相:這是念頭剛剛生起之相,往往是對著境界忽然而生的,或者是獨自忽然而生的,此相就是最初的無明心動。

二、住相:這是念頭持續之相,此相特點是有了細微的分別和執著。

三、異相:這是念頭變化之相,指一個念頭的住相緊接著變化到下一個念頭,沿著一個主題衍生出一系列緊密相關的念頭,一個緊接著一個,前仆後繼,長短不定。此相特點是執著越來越深,並且產生了愛、恨、取、捨的欲望。

四、滅相:這是念頭消滅之相,念頭到此,歸於結束。

舉個例子,一個男人在街上忽然遇見一個美女。當他看到美女的第一刹那,或當美女忽然出現,形成一個境界,念頭就產生了。對方的形象,從無到有,就是念頭的「生相」,這個念頭生起的過程可以是極其短暫的,也就是最初的無名心動。

當男人看到了忽然出現在眼前的人,那就開始進入了「住相」的邊緣。當他確認了對方是個美女,那就是念頭的「住相」。在這階段,男人已經有了對於人的分別和執著。

當男人確認了對方是個美女,在習氣的推動下,念頭通常不會就此罷休的。而在第一個念頭還沒有消滅,它就會立刻產生變化,進入第二個以至往後一連串的念頭:這個美女看來很年輕,看來是個性感尤物,她為何突然出現?這是緣分嗎?我要跟她打個招呼嗎?她會不會理睬?我們會就這樣開始交往嗎?這就是念頭的「異相」,在念頭異相的不斷遷流變化中,人的執著將會越來越深,並且生起了愛恨取捨。假若是美女,自然會生起「愛」或想要得到的「取」;相反,假若是不喜歡或抗拒的東西,自然會生起「恨」或想要拒絕的「捨」。無論付諸行動與否,「業」已經產生了。「業」是造作,有身、口、意三業,根據《大乘義章》,三種業中,身輕、口中、意為最重。這男人貪愛美人的念頭(意業)一旦生起,無論他有沒有出言搭訕(口業)或以肢體動作來挑逗(身業),業力已成,將來也會隨業受報。

我們經常聽到一見鍾情,或癡戀成狂。有些人會在這種念頭的「異相」中越陷越深,這樣的念頭是由心攀緣色塵而生,如不加以控制,念頭持續強化,便會泥足深陷,不斷造業,無法自拔。但假若男人是個道德情操高尚的人,面對著境界生起時赫然回過神來,反問自己為何如此胡思亂想?為何想入非非?然後生起慚愧心,這個時候就是剛才一系列的念頭的「滅相」。先前的念頭被一個嶄新的或截然相反的念頭取代了,因此,先前的念頭結束了,消滅了。

學佛的人就會知道,這些托緣所生的念頭,都是虛幻不實,鏡花水月,是由我執、根塵相對所產生出來的幻象,眾生就是因為執著虛妄的境界為實有,在這當中起了煩惱,招來生死的苦果。

有想有念,就是眾生;無想無念,就是佛。凡夫往往只能做到在一個念頭誕生後才能覺察,修行人卻能學會在念頭生起之時就能清楚覺察,並加以熄滅。修行在於修心,修心就是學會觀察當下的念頭,使自己逐步走向覺悟。由「有想」歸於「無想」,由「有念」歸於「無念」,這個就是通往成佛之路。無念就是空性,進入涅槃寂靜。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1 評論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
林育華

最初的無“明”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