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十多年來,由於電子遊戲內容的多樣性與新奇有趣,它已經逐漸成為普羅大眾的主要消閒玩意。最近風靡一時的捉精靈遊戲,更每每聚集過千市民徹夜留連於街上,「低頭族」無處不見。一些遊戲玩家說,這個精靈遊戲之所以如此受到歡迎,是由於它能夠將實境與虛擬結合在一起,帶給玩家一種全新的感受。由此可見,電子遊戲虛擬實境化確實是現在流行的大趨勢。由早年電子遊戲的盛行開始,學者已經對其於大眾,特別是青少年所產生的不良影響作出了不同的研究。近年虛擬實境化之電子遊戲方興未艾,其影響力之深廣,就更不容忽視。
虛擬實境翻譯自英語的 virtual reality,亦多簡寫為 VR,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遊戲玩家關於視覺等感官的模擬。當玩家進行位置移動時,電腦可以立即進行複雜的運算,將精確的三維世界影像傳回,進而產生臨場感。遊戲強調的是三個重點:沉浸 – 互動 – 構想(即三個「I」:immersion-interaction-imagination)。簡單來說,虛擬實境遊戲是將以往的平面影音轉為涵蓋所有感官之沉浸式互動空間,讓玩家彷彿身歷其境,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而作出互動反應,繼而發揮無盡的構想來滿足感官上及心理上的欲望。在現實中受制於法律與道德的行為,玩家在虛擬實境遊戲中便可以容易地達成。這便是虛擬實境遊戲吸引之處,卻也是令人憂慮的地方。
玩家普遍認為一切都只是發生在虛擬的世界當中,即使他們任意殺戮搶劫、撞車、施暴、縱慾,在現實中並沒有活生生的人牽涉其中,因此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場遊戲罷了。但他們忽略了這些所謂的「遊戲」,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就在玩家自己身上。佛陀以「十二緣起」來說明生命的流轉與還滅,而十二支中人可以控制的,就只有「觸」、「愛」、「取」三支。《雜阿含經》說:「云何苦滅道跡?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1] 這就是說根、境、識的和合造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我們的六根無時無刻不向外攀緣而生起種種感受、欲想、愛取、熱惱、貪求,而招感諸苦,流轉生死。佛陀清楚指出:「於此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2]因此我們必須善於守護六根的大門,不讓外境擾亂自心,更要於六識生處,明明了了,不隨境轉,截除煩惱的根源。虛擬實境遊戲提供的卻是一個可以讓人肆意放縱根境識三事和合觸而生起感受、愛取及瞋恚的場境,亦是歷來牽涉到人最多感官及身體運用程度最高的媒介。
也許有人認為虛擬實境具有滿足破壞性欲求的能力,所以應該有助於舒緩現實生活中的衝突及焦慮。這其實是一種極嚴重的謬誤 ! 虛擬實境引人入勝之處,就在於它能讓玩家進入一個和真實世界幾乎無法區別的感官世界。這個世界看起來真實,動起來真實,聽起來真實,因之而起之感受更真實。當在虛擬實境中習慣了為所欲為的快感後,回到充滿壓力與限制的現實世界中,人可以變得更輕鬆、更包容?還是更焦慮、更狂躁?這就有如佛陀所說:「…愚痴無聞凡夫眼根見色,執受相,執受隨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儀執受住,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以漏其心,此等不能執持律儀,… 於未來世必受苦報。」玩家是自招「純大苦聚集」而不自知!
再從唯識的角度來看,人所做過的任何行為,包括思想,無論是善、惡或中性,行為過後它們都是不會消失的。因此玩家在遊戲時的所作所為亦沒有跟隨遊戲的結束而消散。它們的影響力會以「種子」的形式潛藏在第八識中,當助緣配合時,這些種子便會再成為具體的事情──「現行」。這些現行又同時回轉來反熏第八識而成為新加入的種子。試以虛擬實境戰爭遊戲為例,玩家戴著頭盔顯示器,手握3D滑鼠或穿上資料手套(data glove)等設備,眼睛看著由電腦所建構的3D立體虛擬世界;與之產生互動(interaction)而立刻作出本能上的反應,手指按滑鼠下「打殺」的指令,口中喧叫著:「仲唔死!炸死你!」雖然眼睛接觸到的塵境是虛構的,但這一切所引發之「身、口、意」三業就把種子熏入「阿賴耶識」中。而當每一次再遊戲時,一方面提供助緣讓這些潛藏的種子再起現行;另一方面,亦同時再熏新的種子進入阿賴耶識中。日積月累之下,心、意、識長久被這些攻擊、嗜殺的惡業所熏習,也就是說第八識中藏著的惡種子越來越多,這個人終究會變成怎樣?更遑論要「轉識成智」,永斷苦果了。
如果就虛擬實境電子遊戲,特別是那些暴力與色情的系列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大家擔心與憂慮的面向。但我們亦不可以忽略虛擬實境技術在復健醫學及科技之應用。 釋惠敏法師[3]就指出 :「模擬建構的虛擬世界之用途中,讓我覺得功德無量的項目之一,是多種動物解剖虛擬教學光碟的開發,替代動物活體解剖實驗,讓數以數百萬計的動物免於殺害之苦。」他更認為:「虛擬實境的三個要素(3 i):融入(immersion)、互動(interaction)及想像(imagination),與禪法之觀遍大地為白骨充滿的『不淨觀』、遍緣無量有情起『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的假想性『勝解作意』有關。…對於定心的增強與煩惱的對治確實有相當的效果,進而可以從此類隨心轉變的『勝解力』的定心經驗,推論到一切外在境界的沒有絕對的自體性──『唯識無境』的體悟…[4]」 由此可見虛擬實境技術的應用亦有其正面的貢獻。筆者忽作奇想,也許日後一些有志之士能以虛擬實境技術開發如何模擬《華嚴金獅子章》中那種事事無礙,層層生入之華嚴因陀羅網境界。這也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延伸閱讀:
從Pokémon GO淺說佛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