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問事品第一--被人忽略的淨土經:《般舟三昧經》(二)

(圖:網上圖片)

續上文,《般舟三昧經》是淨土宗非常重要的經典,但一直被忽視,故此,我們必須重新認識這部殊勝經典。

而上文亦已解釋《般舟三昧經》的經題,知道它是屬於「常行三昧」,以「行」的方式入定。本文開始對經中內容作簡介。

第一品:問事品第一

顧名思義,它的內容是問事,問甚麼事呢?

事源佛陀釋迦牟尼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講經說法時,其中一名叫賢護菩薩(有譯作:颰陀和),向佛陀詢問:「菩薩當作何等三昧?」在八萬四千法門之中,菩薩應該修哪一種禪定?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賢護菩薩是有所要求的。修行這種禪定,要有多種效果,經中講了很多,筆者簡單歸納一下。

如果修行這種禪定,要有以下五種效果:

一、智慧增長、脫離無明、看透因果、通曉經藏;

二、外型出眾、親人喜愛;

三、獲得世間知識,有卓越才能;

四、慈悲心增長,普渡眾生;

五、佛即現前。

其中第五點,就是本經的重點。現把經文輯錄如下:

「心一反念,佛悉在前立,一切適不復願、適無所生處;十方不可計佛剎悉見,聞諸佛所說經;一一佛比丘僧悉見。」

只要心中動念,一想到佛的時候,佛就會立即出現,而且不是一尊,而是十方不可計量的佛,都立即出現。可以聽到佛親自講經說法。賢護菩薩期望每次一想到佛,就如「譬如我今於佛前面見佛菩薩,如是未曾離佛、未曾不聞經」,好像現在見到佛陀一樣。

佛陀聽到賢護菩薩的問題後,非常歡喜,說:「善哉善哉!所問者多所度脫、多所安隱,於世間人民不可復計,天上、天下悉安之。」即是:你所提出的問題,令到眾生所有利益。不只是菩薩,天上的、天下的都一樣得到益處。

很多時,佛陀的說法會指定某一種修行人,例如某種法門,只對菩薩講,或者只適合阿羅漢。但這本經的法門,是適合所有修行人。因為第一品開始時,除了提及菩薩、四天王、眾多龍王、眾多天子之外,也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比丘、比丘尼是出家眾,優婆塞、優婆夷則指在家的男女信徒。所以,這次說法,對每一位出家在家的信眾都有益。

究竟有沒有一種,可以令十方諸佛立即出現的法門呢?是有的!

佛陀說:「一法行,常當習持、常當守,不復隨餘法,諸功德中最第一。何等為第一法行?是三昧名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有一種法門,只要經常修習,遵守奉行,而且專心一志去修,就能得到這種效果。佛陀更指出,修這個法門是有最大功德的。它就叫做「現在佛悉在前立三昧」,意指「令佛立即出現的禪定」。

佛陀聽到賢護菩薩的問題後,指出的確是有這樣的特別法門,但在修行這法門之前,需要有一些準備功夫。

佛陀說:「若有菩薩所念現在定意向十方佛,若有定意,一切得菩薩高行。」首先是要定意,即是立定意向,一心一意修行這種法門。如果心意已決,就必須遵行第二品:「行品第二」的準備功夫。

(待續)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bb%83%e5%a2%9e%e5%81%a5/" title="Posts by 黃增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黃增健</a>

法名「重勵」,喜以文字分享生活感受。曾出版五本著作,包括《增健,換腎日記》及《閱微書齋》等。
訂閱
通知
guest
1 評論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
hsu christine

文中「如果修行這種禪定,要有以下五種效果:」的句子,是否應為「如果修行這種禪定,會有以下五種效果」更為正確?
改「要」字為「會」字 – 如用要字,意思就是「沒有五種效果」則不能修禪定。但全文讀來並非如此。
甚至「效果」2字也有商榷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