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收到吾友Benny教練電郵給我的一則故事,勾起我一連串的回憶,因為是我約三年前看過的故事。據新華每日電訊引述新華社報道,這是發生在幾十年前的一個真實故事。
現在,先讓我把故事大意寫出來,和大家一齊分享。
在一個寒冬的晚上,美國華盛頓一個商人的妻子,不慎把一個皮包丟在一家醫院裏。商人焦急萬分,連夜去找,因為皮包內不僅有十萬現金,還有一份非常重要的商業資料。
當商人趕到那家醫院時,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醫院走廊裏,靠牆蹲著一個凍得瑟瑟發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懷中緊緊抱著的正是妻子丟的那個皮包。這個叫希亞達的女孩,是來這家醫院陪病重的媽媽治病的。相依為命的兩母女家裏很窮,賣了所有能賣的東西,湊來的錢還是僅夠一個晚上的醫療費。沒有錢明天就得被趕出醫院。
晚上,無能為力的希亞達在醫院走廊裏徘徊,她天真地祈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個好心的人救救她的媽媽。突然,一個從樓上下來的婦人經過走廊時,腋下的一個皮包掉在地上,可能是她腋下還有別的東西,皮包掉了竟毫無知覺。當時走廊裏只有希亞達一個人。她走過去撿起皮包,急忙追出門外,但那位女士卻上了一輛轎車揚長而去。
希亞達回到病房,當她打開那個皮包時,兩母女都被裏面成堆的鈔票嚇了一跳。那一刻,她們心裏明白,用這些錢可能治好媽媽的病。媽媽卻讓希亞達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丟皮包的人回來領取。
找回皮包的商人,盡力幫忙她們;可是,女孩的母親終於還是返魂乏術。商人就領養了這位孤女。她們母女不僅幫商人挽回了十萬美元的損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復得的重要商業資料,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領養的希亞達,大學畢業後跟隨在商人身邊,協助處理商務,成為了一位誠實的經營管理達人。
數年後,富翁病危之際,留下一份遺囑:「我一直以為自己腰纏萬貫是富有的。當我站在貧病交加卻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我發現她們最富有,因為她們恪守着至高無上的人生準則,這正是我作為商人在爾虞我詐的商場打滾最缺少的。她們使我領悟到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德』。我死後,我的億萬資產全部留給希亞達繼承。」
富翁死後,其在國外的兒子回來,仔細看完父親的遺囑,毫不猶豫地在財產繼承協議書上簽了字:「我同意希亞達繼承父親的全部資產。只請求希亞達能做我的夫人。」希亞達略一沉思,也提筆簽了字:「我接受先輩留下的全部財產──包括他的兒子。」
無錯,人生最大的資本並不是自己的聰明、財富,而是品德。說實在,品德正是當今許多人最欠缺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們得不到發自內心的快樂。沒有善念,就不會有品德;善念是品德的根,會締造一個人的命運,也是一切美好東西的源頭。誠如美國心理學之父 William James 提醒人們:「種下思想的種子,取得行為的成果;種下行為的種子,取得習慣的成果;種下習慣的種子,取得品格的成果;種下品格的種子,取得命運的成果。」 (Sow a thought, reap an action; sow an action, reap a habit; sow a habit, reap a character; sow a character, reap a destiny.)
總言之,沒有正確的觀念,哪有端正的品行?「善」的觀念是必須的,凡事從「善」出發,必然是慈悲的、良性的、建設性的。無可否認,品德以善念為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