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每年殺害多達六百億的陸生動物和上兆的海洋動物。近年發生的環境災難不斷,不僅全球暖化和溫室氣體排放逐年新高,因污染造成土地的流失、水資源危機等,世界各地已出現各種嚴重的生態浩劫。
現今,全球總人口數約為七十三億,《遠見雜誌》報導,以目前的成長速度估算,2050年世界總人口數將會突破九十六億,糧食的生產量將要提高到目前的70%。而農業與畜牧業為人類糧食的主要來源,但這兩大產業最需要的水與土地資源,正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報告,畜牧業所需的用水超過全人類用水的8%,相當於生產1磅的肉,需消耗1800加侖的水。然而,種植大片牧草所使用的化學肥料、殺蟲劑、動物的排泄物及施打的生長激素等,同時也是水污染的原因之一。令人震驚的不只如此,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竟超過全球運輸業的總排放量,而使用的土地更是全球土地面積的30%。
可想而知,隨著人口成長,為了生產更多肉類供應人類食用,只會占用更多的土地,繼續增加環境的污染。於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宣告,若全人類改採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對地球的影響可降低42%至84%,這是強而有力的呼籲——改變地球,最好的方式就是吃素。
尊重生命,吃出慈悲心
長期從事黑猩猩研究聞名的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就是素食者,她表示:「肉類的生產過程是來自動物的恐懼、痛苦和死亡,我一點也不想吃恐懼、痛苦和死亡!」她說,減少食用或最好不食用肉類的三個主要原因是:1.擺脫虐待動物的工廠化農場;2.減少畜牧業對環境的損害;3.改善人類的健康。
珍.古德博士認為,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是人類漠視大自然和不尊重動物所造成的結果,「人類以動物為食,並用不人道的方式將牠們聚集,當不同物種被迫接觸時,就是病毒跨越物種傳染給人類的絕佳機會。」
有「國際蔬食教父」之稱的威爾.塔托博士(Dr. Will Tuttle),2019年12月訪臺時則說:「我們從出生就被教育吃肉這件事,讓我們從小就習慣掠奪,成為一個掠奪者。」他認為日常的飲食中就存在暴力,潛移默化讓世界變得充滿紛爭。而停止吃肉、使用動物製品,可以讓人們有意識的去對抗、醞釀起一股「慈悲革命」。
近年,已有許多人是為捍衛動物權益、保護自然環境而吃素。除了飲食之外,也拒絕購買任何涉及傷害動物的產品,實踐至生活各個層面。此外,佛教五戒中,第一條就是「不殺生」,鼓勵信佛之後,如能實行素食,那是最好的事。「於求樂有情,刀杖加惱害,但求自己樂,後事難得樂。」《法句經》偈文中,當人的欲望置於眾生福祉之上,傷害眾生的結果,也等於戕害了自己,因為所有生物之間都是相互關聯的。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提出的四種環保:心靈環保、生活環保、禮儀環保和自然環保,是佛教徒和寺院生活的原則。佛教徒不僅是「人人平等」,而且主張「眾生平等」。除了重視人的生命,對於其他動物的生命也同等尊重,法師也於1996年世界佛教靜坐日說:「自己要活得好,他人也要活得好;人類要有好的生存空間,動物也要有好的生存空間。」
一行禪師也認為,「吃」是文明發展的一部分,與社會未來的發展密不可分,因為人類做的選擇,都能為眾生帶來和平並減輕痛苦。於是在「正念五學處」中,「尊重生命」及「正念的消費」,即是體認到殘害其他生命,最後都是影響人類本身。因此,缺乏正念的消費行為與飲食習慣,將帶來更多的煩惱與痛苦,禪師鼓勵眾人應發願只吸收有助於身心祥和、幸福快樂的事物,轉化心中的潛藏暴力與恐懼,不但可以保護自己,也能造福社會。
愛護地球,發願守護眾生
還記得「阿河」嗎?
2014年,一隻私人動物園飼養的大河馬,在貨車運送的過程,不慎摔落傷亡,那天起,「阿河的眼淚」成為全國的新聞焦點,引起臺灣社會極大震撼與動物人道處遇的省思。
「吃肉與愛動物常被視為兩回事,可是真正愛動物的人,會不捨得吃肉。」近年來,即使動物生存權的意識提高,仍有許多人不願意面對吃「肉」,其實就是在吃「動物」。在國際環保團體工作的潘定澤,同時也是「台灣友善動物協會」的義工,由於自己也走過這樣的矛盾,因此在街推的過程中,能更有耐心引導、同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減肉歷程,他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對方的難處與遲疑,並用鼓勵代替指責,「知情、拒絕、逃避、覺醒、行動、養成習慣,這是常見的固定模式,而每個推進都需要因緣聚合。」
潘定澤說,對屠宰場的暴行要勇敢了解,知道真相才會時時保持覺醒。他分享吃素是為護生的承諾,訂下具體的目標,也告知親友自己正在進行這個計畫,藉此互相提醒、理解、扶持。
身為目睹人類宰殺家禽而改吃素的「決心者」,林泂揚放棄年薪百萬的工作,轉而收養淘汰雞,經營起生命教育的農場,讓來訪的人能親手感受小動物的體溫,從此惦記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而不是食物,「也許我的護生理念,對廣大食肉市場根本起不了一絲漣漪,但我相信,任何的點滴善業,都可能是下一段善故事的序曲。」
如今,生在臺灣的素食者,可說是相當幸福!從米其林的星級素齋到近期興起的「素食夜市」,有近六千家素食友好餐廳,也是CNN評選素食最友善的前十名國家。根據《全球素食人口報告》,截至2016年底,臺灣總人口數中有13%的素食者,僅次於印度及以色列。
積極推廣純素生活的「草獸派對(Taiwan Vegan Frenzy)」創辦人Sidney認為,臺灣作物種類非常豐富,幾乎不受季節限制,四季都有很好的蔬果,這是很多國家所不及的。得天獨厚的因緣條件,也讓威爾·托塔博士表示臺灣很有潛力成為世界第一個將素食變成主流飲食的國家。
「吃素對我來說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而且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在臺灣吃素方便又好吃。」胎裏素的張昊禎(Hao)為了由葷轉素的男友鄭洋(Yang)積極找美味的蔬食,而Yang也為愛吃素,兩人共同經營「找蔬食(Travego)」YouTube頻道。成為純素者前,兩人買東西只在意是不是素的,現在會更看成分、產地、是不是採動物實驗,也更支持在地、低碳、友善耕種的產品,希望分享蔬食、環保、極簡的生活方式,鼓勵更多人加入純素行列愛地球。
當動物變成人類的食物、服裝、娛樂,即使沒有親眼看見牠們如何被剝削和屠宰,但牠們的掙扎與尖叫,我們心知肚明。雖然改變世界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至少吃不吃動物是一種選擇,是否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成就一個更好的世界,我們有能力決定。
本文原載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47期,佛門網獲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