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印光法師生前在他閉關的地方,總會貼一個大大的「死」字;南懷瑾先生說過,念佛先應該「念死」。為甚麼他們都勸勉修道的人,要念念不忘「死亡」?

如果生命中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死亡,我們遲早都會死去。然而,死亡在中國社會裏卻被視為一大禁忌,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避而不談。中國人忌諱死亡,除了是出於恐懼心理,不多不少也是受到儒家思想所影響。正所謂「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所主張的是積極的現世人生觀,對死亡一事似乎有所迴避。中國人對死亡敬而遠之,使得死亡的面紗越來越神秘,基於對死亡不瞭解而生成的焦慮與恐懼也因此揮之不去。

佛教對於死亡卻採取截然不同的態度。佛教徒坦然面對死亡,因為在佛教的教義裏,生老病死是無法改變的生命規律,恐懼死亡更是一種不正當的心態。佛教對待死亡的態度,就像我們對待生活中的所有其他問題一樣,是要去積極面對而不是消極逃避。兩千五百年前的悉達多太子不就是因為目睹死亡而促使他放棄王室生活而去追尋生命之意義嗎?正視死亡,我們才能認清生命的真諦,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有目標,我們才會更用心地去思考與探究生命的本質,瞭解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越早揭開死亡的面紗,我們才能採取必要的措施來改善我們現時的狀況。

佛教提出「五蘊」之說,「蘊」是積聚之意,「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屬於物質,受想行識四蘊屬於精神,五者相加乃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五蘊的特質是虛妄不實,變幻無常,因此,五蘊在本質上只是一堆元素的組合,一個暫時存在的生命形態,當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簡單來說,五蘊就是「我」的代名詞,但這個「我」不是真正的「我」,而是「假我」的幻象。如果把這些無常變動,遷流不息的元素聚合體當作是「我」,就會影響我們對生命真相的認識。佛教提出的無我觀,就是從這種認知而來。既然無我,就沒有所謂的生死,生命只是一個過程,生生滅滅,本屬無常,當五蘊分散,人身就沒有了,看通這個道理,對死亡就不會那麼執著。

根據佛教教義,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而生,五蘊是佛法對於有情生命個體的分析,同樣也是因緣所生,而非實有。佛教用十二緣起來說明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十二因緣是無明(貪嗔痴等煩惱為生死之根本)、行(造作諸業)、識(業識投胎)、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胎兒長成眼耳口鼻等六根的人形)、觸(出胎與外境接觸)、受(與外境接觸生氣苦樂等感受)、取(追求造作)、有(成業因能招感未來果報)、生(再受未來五蘊身)、老死(未來之身又漸老而死)。世人為無明所惑,無常執常,無我執我,才會顛倒夢想,以苦為樂,貪生怕死。為何生老病死會給我們帶來痛苦?那是因為我們看不清無常與無我的真相,所以妄想自己長生不老,對永恆有所依戀,形成貪取。根據佛經,五蘊又叫五陰魔,它能遮蔽眾生本來的真如佛性,因而起惑造業,產生煩惱痛苦,受無量劫生死輪迴之苦。

何謂生死輪迴?佛教認為,死亡只是這一期生命的終結,同時也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我們離開這個世界,卻離不開輪迴不息的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在出離生死之前,生命仍將延續,我們所做的種種業力(即人的行為,主要指身、口、意三業),也將如影隨形地跟隨並影響著我們。

我們恐懼死亡,但人一旦來到世間,就得經歷生老病死,一切快樂都是短暫虛幻的,究竟我們為何會落入如此困境?這種困境並不單單是一世的經歷,而是在生死的苦海裡輪迴流轉,多生多世,永不出離。根本的原因就是無明,由受貪嗔痴三毒構成的我執,讓我們不能看清世間實相,無時無刻為無明所蒙蔽,為愚癡所驅使,對喜愛的事物產生貪愛與執取,對不喜愛的事物產生厭惡與忿憎,為了滿足自身的欲望而造作諸業,最後在生死輪迴中往復循環,永不解脫。

而佛教的最終目標就是解脫。佛教指導人們從現實的苦難中尋求解脫之道,亦即「涅盤」。涅盤是超越現象無生無滅的一種精神境界,是一種超越輪迴,不受生死之苦的境界。世界本空,一切如幻,只有修持佛陀開示的戒定慧三學法教,才能將煩惱摧毀,進而除去我執,打破自我中心的迷思,從輪迴中解脫出來,逃出生死苦海。

南懷瑾先生說過,念佛先應該「念死」。淨土宗大師印光法師生前在他閉關的地方,總會貼一個大大的「死」字,勸勉修道的人念念不忘此字,因為一個人想到死了,還有甚麼放不下? 而且,這期生命的結束,佛教裏不叫死,而叫往生。往生,就是此滅彼生,也即是另一個再生。要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最好的方法是善用你所擁有的當下一切,經常提醒自己,如果明天就要死了,我今天要做些甚麼重要的事情?生命只在呼吸之間,能勇敢地面對死亡,才能更積極地投入生活,讓生命隨時處於正念的狀態,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為自己的人生未雨綢繆。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