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少林武功心法 《禪武醫學》紓解自閉抑鬱

當腦功能心理學家遇上少林武功,會是一個怎樣的神奇故事?米白色的封面,配以饒宗頤教授「禪武醫學」的墨寶,恰如禪武醫的精神——簡單中蘊藏深意,《禪武醫學》就是這個神奇故事的結晶。

「我往來嵩山少林寺多次,請他(少林高僧釋德建禪師)教我羅漢十八拳,沒想到他就教我摸摸鼻子(少林內養功的沐鼻法)﹗」陳瑞燕教授是腦功能專科臨床心理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心理系教授,自幼體弱多病,求學時期更每星期都要看醫生,畢業時甚至患上危及性命的肺病,終使她走上尋找神醫之路。出於對武術的癡迷,她接觸了禪武醫;從農禪發展出來的簡單動作,最初讓她覺得「這樣也算是功夫?」但經過七年時間,她形容自己身體從沒像這樣健康過﹕「才明白這是中國武術的精髓,我之前學的只是花拳繡腿﹗」

《禪武醫學》一書由腦功能專科臨床心理學博士陳瑞燕編著,她不但實踐了七年由禪武醫學發展出來的「德建身心療法」,亦不斷以腦科學驗證內養功的功效。
《禪武醫學》一書由腦功能專科臨床心理學博士陳瑞燕編著,她不但實踐了七年由禪武醫學發展出來的「德建身心療法」,亦不斷以腦科學驗證內養功的功效。

佛法為主藥

少林醫學(禪武醫)由歷代名僧將實踐中累積起來的行醫原理和主要行醫方法,結合禪學理念,形成一個獨特的醫學分支。它與中華傳統醫學相仿,有血氣、經絡、藏象、陰陽和五行學說。然而其精神卻是來自佛教——讓眾生離苦得樂。佛法為主藥,輔以食療、中草藥療、導引及通竅等治病方法。僧侶比喻自己為看護、醫生,懷著慈悲濟世的精神替眾生看病,這讓少林醫學漸漸走出獨特的路線。《禪武醫學》一書內容涵括了佛教禪宗的發展歷史、少林寺永化堂禪武醫的傳承、以武修禪的少林功夫,及從此發展而成一套結合禪修、內養功、飲食及通竅的「德建身心療法」。書中也提供其獲科學驗證的療效,能讓腦部前額葉和前扣帶皮質活躍,改善行為和情緒,從而達至健康。

禪武醫餐盤是在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健康飲食建議——My Plate(我的餐盤)的基礎上加入禪武醫及中醫的元素,給素食者較全面的指引。
禪武醫餐盤是在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健康飲食建議——My Plate(我的餐盤)的基礎上加入禪武醫及中醫的元素,給素食者較全面的指引。

禪武醫餐盤

「德建身心療法」主張從生活方式的改善達至身心健康,因此飲食是重要的一環。禪武醫餐盤是在美國農業部公佈的健康飲食建議——My Plate(我的餐盤)的基礎上加入禪武醫及中醫元素,給素食者較全面的指引。除了不同食物的攝取比例外,亦鼓勵吃天然食物及適量進食,更給予情緒及運動的指引,如強調不要久坐超過一小時、練習內養功、保持平和心態、參與慈善或社交活動等。

「食物為藥」的概念被應用於禪武醫促進身心健康,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知,攝入某些食物,可能對身體健康、精神狀態和認知功能有害。《本草綱目》明確表示,長期攝入大蒜可能會導致健忘。過量攝入生薑可能對頭腦和智力有害,陳教授表示﹕「食薑過度做成內熱。用薑如用鹽,少少足夠了。」禪武醫提出,攝入過多的「辛」和「熱」的食物,包括肉類、海鮮、雞蛋等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及薑、蒜、蔥、韮菜、辣椒等,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熱,導致氣滯血瘀。

佛經一早指出飲食、身體和情緒間的相互關係,達摩祖師從東土帶來的禪宗經典《楞伽經》云﹕「飲食生放逸,放逸生諸覺,從覺生貪欲,是故不應食。」《楞嚴經》亦指出﹕「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進食五辛會令性情受影響,現代醫學亦證此會造成身體上的炎毒﹕「西方醫學認為,炎毒是造成一切疾病的源頭。」她舉例,老人癡呆症(認知障礙症)、心臟病、高血壓、癌症、自閉症、便秘也是由此而來。這些看來具前瞻性的觀點,陳教授卻指出﹕「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少林醫學已有『痰生百病』的說法。」

持素卅載的陳教授以自身經驗指出,最初為健康吃五辛素,因洋蔥等具殺菌功效,但身體狀況沒有很大的改善。直到接觸禪武醫後戒吃五辛、辣、薑後,配合練習內養功,直言其身體「從沒像現在這樣健康過。」她以自身經歷勸勉眾人,別為了一時刻舌頭上的感受,忍受年年月月的痛苦。隨著味覺的感官驅使而進食,會導致很重的果報﹕「再好的醫生只能解決你短暫的痛苦,並不能代替你受苦。」書中亦詳述此飲食法的科學驗證﹕把24名自閉症兒童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接受為期一個月的飲食調整和沒有接受任何飲食修正,並以腦電圖評估大腦活動量的增減。結果發現有調整飲食的一組,智力靈活性和反應抑制能力都呈現顯著的改善,從大腦切片圖像,可見負責掌管這些功能的前扣帶皮質腦區的活躍度提升了。


禪武醫的腦科學驗證

她亦以40名自閉症學童分別學習內養功或肌肉鬆弛法作比對。每週上課兩次,為期一個月,並鼓勵他們在家中進行練習。結果內養功的一組自我控制力提升,變得沒那麼衝動,脾性也溫和了,思考較之前靈活,家長評定他們的社交能力與對周圍事物的察覺能力上升了,整體健康也有改善;而練習肌肉鬆弛法的一組卻沒任何改變。


療法改善9歲自閉患者

作為臨床心理學家,她亦分享了一個在美國學術期刊發表的研究案例:當時一名不滿十歲的自閉症男孩,自週歲起便接受針灸、氣功和氧氣治療,但均不見效果;2006年男孩到陳教授的中心接受每週30分鐘的認知功能訓練,因療效不大而試行八個月的「德建身心療法」,他的記憶力從嚴重受損的程度,提升至中等程度的正常水平,口述記憶能力和辨認能力也有所提升,從腦電圖更可看到整個腦部的活躍水平大幅上升。


緩解抑鬱顛癎均有效果

另外,她亦以75位在香港公立醫院接受門診治療的抑鬱症患者作研究,將他們隨機分成認知行為治療、德建身心療法及沒接受任何心理治療的對照組,沒接受治療的等候組和認知行為治療組均接受每週九十分鐘一課共十週的訓練。結果德建身心療法組超過三成人減藥,比其餘兩組的一成三減藥比例為高,當中有六至七成人的抑鬱症評分有顯著改善。書中更指出德建身心療法對癲癇症也有緩解功效,亦能提升中年人及長者的身心健康。


行住坐卧是健康根本

禪宗的教導,著重在生活的行住坐卧當中實踐。禪武醫能在任何地方進行鍛鍊,陳教授強調平日一舉一動的姿勢對身體的影響甚為重要﹕「當你行住坐卧全都扭曲了,血氣自然會閉,像扭曲了的水管,水不能流下來。」禪武醫教法強調心平氣和,講話時宜放慢語速,把兩心放於丹田;亦提醒我們或行得太快,會給大腦和心臟帶來很大的壓力,造成「急走傷筋」的情況;卧的時候應先坐床邊靜下來,不宜看電視書籍,全身心休息放鬆並調整呼吸,準備入眠。陳教授認為,修行其實就是「明白自己為何而生,身心自在、快快樂樂的過每一天。」

推薦閱讀﹕

《禪武醫學》
編著﹕陳瑞燕
校正﹕釋德建
出版﹕經濟日報出版社,2014

(感謝經濟日報出版社提供圖書。)

伸延閱讀﹕

從一個腦功能心理學家 尋找絕世武功開始⋯⋯
http://mingkok.buddhistdoor.com/cht/news/d/46205

禪武醫官方網站
http://www.chanwuyi.org

情緒控制有妙法:青少年和兒童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seGF_0feo

舒服,所以繼續(趙增熹分享練習禪武醫體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FtOtr682A

少林基本內養功 – 少林禪武醫自學教材(一)
http://video.buddhistdoor.com/movie/play_movie_view/906

米白色的封面,配以饒宗頤教授「禪武醫學」的墨寶,恰如禪武醫的精神——簡單中蘊藏深意。
米白色的封面,配以饒宗頤教授「禪武醫學」的墨寶,恰如禪武醫的精神——簡單中蘊藏深意。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