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松杉藏古寺 香城佛教肇青山 ── 青山寺

青山寺又名青山禪院,是香港三大古剎之一。
青山寺又名青山禪院,是香港三大古剎之一。

距今1,500年前左右,屯門有座海拔500多米的高山,據說山上蒼松翠杉連綿不斷,氣象萬千,是修道的好地方。後來,果然來了一位不知姓名的奇僧住錫,但見他行藏莫測,渡河時乘坐大木杯,時人便稱他為杯渡禪師,為紀念此事,更將這片山清水靈的聖地命名杯渡山,又在山上建立杯渡寺。原來這就是香港第一間佛寺的由來,昔日的杯渡寺,正是今天三大古剎之首──青山寺的前身。

屯門的青山寺,向來以古蹟勝地聞名,「香海名山」牌坊、「高山第一」石碑、魚骨墦、龍骨巖、杯渡禪師石像、杯渡巖、杯渡遺蹟牌樓⋯⋯其中因杯渡禪師而留名的古蹟佔上一半,就連青山本身,昔日都被稱作杯渡山,可見杯渡禪師的聖僧傳說是如何具有影響力。

青山寺的「香海名山」牌坊(左)和杯渡禪師石像(右)。
青山寺的「香海名山」牌坊(左)和杯渡禪師石像(右)。

杯渡寺是香港第一間佛寺,相傳建於南朝的劉宋元嘉年間,後來隨著朝代更替又被多番改名;隋朝時,朝廷曾將此改為普渡道場,唐代又改為雲林寺。北宋年間,因徽宗信奉道教而改為道教道場,俟後經歷多番世變,及至民國初年,才由顯奇法師發心,修建為具有現代寺院規模的青山寺。

杯渡遺蹟牌樓,顧名思義是以杯渡禪師而留名。
杯渡遺蹟牌樓,顧名思義是以杯渡禪師而留名。
杯渡遺蹟牌樓的背面,寫上「不二法門」四字。
杯渡遺蹟牌樓的背面,寫上「不二法門」四字。

青雲觀到青山禪院

民國初年,香港佛教得以迅速發展成為顯教,實跟顯奇法師中興青山寺一事密切相關。話說顯奇法師出家以前,還是一位傳奇人物。法師俗姓陳,名吉祥,字春亭,生於1859年,宿具善根,素食自持,壯年在香港致富,是有名的慈善實業家。陳春亭初時本信奉先天道,在香港及南洋群島亦有數萬徒眾之多,相較之下,其時信奉正信佛教的港人仍屬少數。在1910年左右,陳春亭和友人張純白因慕青山杯渡聖地之高風,登臨杯渡山,其時山上廟宇已荒廢破落,陳春亭於是發心重修,邀請一眾好友如張純白(後來的了幻法師)、黎乙真(後來接日本豐山派真言宗法脈,在大坑建居士林)等善信集資修建,又得到青山陶氏家族熱心將青雲觀廟宇田產送與陳春亭主持管理,成為初期的青山禪院。

大雄寶殿,是寺院舉行法會、儀式的地方。
大雄寶殿,是寺院舉行法會、儀式的地方。

先天道轉佛教道場開先河

青山禪院建成之後,原是要作為先天道信徒聚會的道場,後來得以改為佛教寺院,其關鍵乃是陳春亭在1918年捨道入佛的決定。當時陳春亭的好友妙參法師,見他善根成熟,遂為他演揚佛理,復得高鶴年居士指示,遠赴寧波禮天台宗諦閑法師座下出家,受三壇大戒,法號顯奇。顯奇法師受戒後,回港將青山禪院擴建成一佛教大道場,改名青山寺,弘揚天台宗。青山寺此一重要改變,影響日後先天道道場轉作佛教道場的風氣。

大雄寶殿內貌(左),寶殿頂部有雙龍奪珠(右)等裝飾,手工精巧。
大雄寶殿內貌(左),寶殿頂部有雙龍奪珠(右)等裝飾,手工精巧。

第一期戒壇盛況空前

自從顯奇法師主持青山寺之後,信徒雲集,連帶昔日上萬的徒眾亦隨師皈依佛門,旋即扭轉香港的宗教氣氛,令佛教成為一時的顯教,發展變得蓬勃。1926年,青山寺開第一期戒壇,盛況空前。適逢當時中國佛門龍象太虛大師路經香港,目睹青山寺開戒的規模亦大感讚歎︰「宛然一大叢林,而嶺南佛教聯合會亦設其中。」太虛大師第一次來港是宣統二年(1910年),其時仍覺佛教在香港無甚可談,因此當太虛大師在十數年後第五度來港,得以目睹青山寺開戒的盛況時,著實對佛教在香港的發展速度感到驚訝,字裏行間,亦對香港佛教界寄予無限殷切。

大雄寶殿旁有一座建築物,為寺院的護法殿(圖右)。
大雄寶殿旁有一座建築物,為寺院的護法殿(圖右)。

開壇傳戒是佛門中一件大事。在青山寺以外,曾舉辦傳戒法會的,當時還有大嶼山寶蓮禪寺和觀音山凌雲寺。三寺法師(顯奇法師、寶蓮寺筏可老和尚和凌雲寺妙參法師)於是共約,三年一度,輪流傳戒,確立「三山開戒」模式,僧團人數由是逐年遞增,直至抗日戰爭前,經三寺傳戒的僧眾約有一萬人之多。

歷史文化古蹟勝地

「高山第一」石碑,相傳為韓愈所題,後經考證,應是宋朝鄉紳鄧符協所書。
「高山第一」石碑,相傳為韓愈所題,後經考證,應是宋朝鄉紳鄧符協所書。

由是可見,香港佛教由發源到植根,都和青山寺有著不解緣。如是踏著歷史的步伐前來,今天的古剎仍保有厚重古風,院門處一副筆法蒼潤的對聯︰「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重雲水繞青山」,是青山寺勝景一直以來的寫照。寺內有不少關於杯渡禪師的古蹟,大雄寶殿後的杯渡巖上,既刻有「杯渡」二字,岩上安放的杯渡禪師像,據說為南漢乾和十二年(954年)所造;至於一旁的「高山第一」石碑,相傳為韓愈所題,但經許地山等學者考證,應是宋朝鄉紳鄧符協所書。石刻遺址原在青山山頂,直到民國初年才有人將之拓印重刻於杯度岩旁。

寺院的佛塔,設計分成三層。
寺院的佛塔,設計分成三層。

古往今來,青山寺都吸引著眾多文人墨客遊訪其中,寺前有一雄偉的「香海名山」牌坊,便是當年的港督金文泰親筆所題,說來當年的青山寺,還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地位,就連英國艦隊來港時,亦會專程到青山寺向顯奇法師拜會,由此可見一斑。
 

(原文刊2007年1月17日《明覺》第29期,圖片為攝影師Tim Liu在2018年4月所拍。)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