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泥土、道路、僧侶的衣服,倘若以顏色作為形容詞描述低調、沉實又亳不飛揚的基調的話,最貼切莫過於棕色。對於一般人來說,藏傳佛教產生不少美麗的誤會,例如怒目或擁妃交抱的佛像、觸目驚心的法器、具有攝受力的誦經梵唄、法力神通廣大的喇嘛等,均被人披上神秘的面紗。
再加上1949年內地政權易手後,部份西藏僧侶和人民流亡於印度,情況因政治更形複雜,究竟藏傳佛教在中國內地到底是甚麼狀況,讓我為大家親身披露到達塔爾寺的經歷,揭示真實的面貌,以饗讀者。
十萬佛像的塔爾寺
我坐上33小時的火車由廣州出發,列車終點站是拉薩。沿途經過長沙、武昌、鄭州、西安、蘭州等地;適值國慶假期,來自五湖四海的國人懷著興奮心情,有的是回家探親,有的是旅游,轉瞬間便抵達了西寧西火車站,與同門師兄下榻於西寧市解放軍軍備區招待所。
第二天早上,坐上一輛吉普車奔向素有「第二藍毗尼」稱譽,為紀念格魯派創辦人宗喀巴大師而建──位於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塔爾寺 (藏文為sku-hbum,稱為古本,即是十萬佛像的意思) 朝聖。據相關書籍的介紹,該寺建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歷經數百年的擴建,才逐步發展成今天擁有眾多殿宇、經堂、佛塔和僧舍等結合而成的龐大建築群。該寺建造於東西兩邊山坡上,佔地600餘畝,全盛時期寺院僧侶達至3,600人;大小殿堂52座,經堂、僧舍合共9,300餘間。迄今,僧侶的數目大為減少至860人,其中阿尼數目只有約十餘人。
格魯派在後弘期推動改革傳統教派衍生的弊端,搖身一變成為現今全球炙手可熱的教派,宗喀巴大師可謂媲美西方基督新教的馬丁路德金。塔爾寺便是大師囑咐母親思考兒子之情建寺立廟的地方,也是明、清、民國和當代中國政府均十分推崇的寺廟,於全國及東南亞享負盛名。寺前廣場一字排列的總共八座的如意寶塔,塔高6米,建於240年前(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標誌著佛陀一生的八次異行。不少慕名前來朝聖進香的僧侶或在家居士絡繹不絶,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和漢族,還有海外的信徒和遊客拍攝留念、到處一遊,不在話下;部份善信會順時針圍繞八座如意寶塔,或作出各式各樣的大小禮拜、或手繞著轉經輪、或在塔前虔敬地頂禮。
圓滿究竟的蓮花繞經路
寺院座落蓮花山的中央,山間有一條環繞全寺的繞經路,全長5,000米。沿路上懸掛著五色斑斕的風馬旗,上面印製了蓮花生大士、四臂觀音、彌陀佛等諸佛菩薩、本尊心咒;旗幟隨著風飄揚劃過穹蒼,形成一道無比絶倫的風光和永恒的奇葩。路途上信徒沿著繞經路,一個個身影匍匐在佛道上進行大禮拜,在這個寂靜無言的氛圍下,我深深被一股強大的氣場觸動,皮膚、頭髮以至心臟彷佛遇上因摩擦而產生的靜電流,信徒們的精神、力量、信仰以及身語意所有一切合而為一徹底地奉獻,為的是穿越可怕的生死輪迴,圓滿自己究竟佛性,並且將其寄托於這個神聖莊嚴的佛國淨土之上。作為佛教徒的我也不例外,在這個不長不短的修行路上,口中唸著咒語,感受風馬旗綻放神秘的磁場,祈求著在這個滾滾紅塵中受著無邊無際痛苦的有情眾生早證菩提。
走畢整條道路,目睹到了片片的祥雲、飛翔的雀鳥、黃昏日落照耀下的寺剎和紅色法衣的僧侶,這情景確實令人心馳神往,自身的靈性充滿著恬靜與飽滿,宛如心弦聞清境天籟一樣,再也不想回到凡塵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