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千年造像,佛教藝術與心的對話

(圖:胡軍軍)
(圖:胡軍軍)

藝術性與宗教性是佛教藝術內在共通的特質,古人造像目的,並非為了裝飾或個人賞玩,而是含藏更深層的文化、思想與宗教信仰——教義與實踐。藉由欣賞佛教藝術作品,讓我們得以跨越千年歲月,體會古時僧人、畫師們鑿窟造像的深心悲願,反觀澄清如水的本心。

公元412年,廬山慧遠(334年~416年)法師因嚮往佛馱跋陀羅、法顯大師在西域山中所見佛影,特別在東林寺附近山崖選了一處石壁開鑿「佛影窟」,請來畫工描摹佛影,並邀請當時著名的詩人謝靈運(385年~433年)前來觀佛影並撰寫銘文。

當詩人走進幽靜的窟室,看到彩繪佛影深受感動,寫下《佛影銘》,序文中提到:「廬山法師,聞風而悅,於是隨喜幽室,即考空岩,北枕峻嶺,南映滮澗,摹擬遺量,寄託青彩。豈唯像形也篤故,亦傳心者極矣。」對所繪佛像環境的清幽和石壁雕鑿的工藝作出了高度評價,並頌揚慧遠造像善舉,借佛形像,寄託釋家宗教情懷,讓芸芸眾生在慈悲容顏的感召下,領納佛陀的「心法」。

1600年後,藝術家胡軍軍參訪北石窟寺時,被窟內八公尺高的大佛,以及兩旁高四公尺的脇侍菩薩所震攝,她在佛前淚如泉湧,久久無法言語,「突然有種塵埃落定的感覺」。在石窟裏,她感動於歷代祖師和工匠們的虔誠與傑作,又感恩自己何其幸運,得以在此生親見。於是心中默默發願,餘生的創作都要以「涅槃」為題,為揭示生命真相的佛陀留下影像,也為觀者種下與佛法的因緣,得到心靈的慰藉與療癒。

揭示生命真相的佛教圖像

佛教藝術何以能如此跨越時空觸動人心?台灣「佛教圖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賴文英指出,這正是因為佛陀是清淨圓滿的覺者,如來教法皆不離覺性,佛教藝術藉由心意識造作的美感經驗,開發內在本有的覺性。尤其佛教圖像的敘事功能,可以替代語言文字的表達,適切地引導身心與外在連結,釋放內在情緒而得到療癒。比方佛教藝術常見的佛傳題材,透過圖像呈現如來一生,了知如來色身也會有生老病死,藉以打破眾生對生命主體恆常不變的執著。

佛教藝術圖像,是佛陀涅槃之後,佛弟子為傳法而發展出來的形式,隨著當時尚未統一的南、北印度中不同的風土民情而風貌各異,加上因曾受到屬於西方血統的外來印歐民族阿利安人統治,使得佛教藝術初始形式有了豐富多彩的樣貌。 如《佛說造像量度經解》云:「佛為救度眾生,發菩提心……相好莊嚴,奇特超絕,世無可比……未得親睹者,乃有造像之術遺於世間,作為方便第一福田。」各類法相莊嚴的造像,所表現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佛」。

當人們走進石窟,往往被眼前的雕塑或壁畫所撼動,彷彿跨越時空與佛菩薩、祖師大德、匠師心意相通,引發宗教情操。(圖:達志影像)
當人們走進石窟,往往被眼前的雕塑或壁畫所撼動,彷彿跨越時空與佛菩薩、祖師大德、匠師心意相通,引發宗教情操。(圖:達志影像)

撫慰人心的視覺化圖像

隨著佛法東傳,與華夏文化交會,佛教的興盛更帶來佛教藝術的繁榮。歷代藝術家透過對佛陀度眾的事蹟與教義,擷取最具象徵意涵的符號或圖案,再經由古代藝術匠師所注入的高超技藝與虔敬信仰,雕繪出一幅幅一尊尊令人渴仰孺慕的藝術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即是融建築、雕塑和繪畫於一體的石窟藝術。

石窟最初在古代印度,只是利用山間自然的洞窟作為佛教僧人坐禪、集會及生活之用,後來漸漸演變成佛教信仰者自行開鑿,在洞中設置佛塔、佛像等宗教主題的內容。其中最常見的有造像、雕刻、壁畫等圖像,題材從一開始的頌揚佛誕,逐漸轉為思惟像、涅槃圖,反映了時人對宗教理想世界的憧憬和對現實社會美好趨向一致的盼望。

尤其公元4世紀後半葉到5世紀中葉,中國已譯出部分「觀」佛的經典,談及觀佛的好處與觀佛的方法,如石窟壁畫中的「經變圖」,《觀無量壽經》變相的十六觀圖像、觀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圖,不僅展現經文藝術圖像,也傳達修行禪觀的方法。

造像是為佛法,而不是為藝術

覺風佛教藝術學院創辦人寬謙法師指出,這些石窟壁畫、造像「都是為了佛法,而不是為了藝術!」佛教在中國歷經戰亂、貧困、疾疫下,依然投入不可計數的僧人、畫師、供養人,乃至皇帝參與,經年累月在昏暗的窟室,一筆筆描繪、一錘一斧雕鑿,才能開鑿出這些流傳千古的軌跡,這些佛教圖像,正是願力的體現。從石窟藝術到各種造像,都是活生生的精神象徵,讓人感受到古人對佛陀及其教法的恭敬與懷念。

作家蔣勳曾描述1996年走訪絲路石窟時,看到北魏時期完成的敦煌石窟第254窟,演繹《金光明經.捨身品》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的壁畫故事場景:畫工用停格分鏡的方法,處理了薩埵那連續的三個動作——發願刺頸、縱身投崖、捨身飼虎,象徵當生命在面對肉體絕境,捨掉對身心的種種執念時,才能幡然領悟,脫胎換骨。在藝術想像與視覺世界的寬度中,這些無名畫工以繪畫形式提醒世人思索生命哲學的命題,在幽暗洞窟深處,留下醒悟眾生的藝術圖像,也是他們以身證道的修行。

聖嚴法師1992年赴歐洲弘法時,曾參訪大英博物館所收藏敦煌殘卷和佛教藝術品,並提筆寫下:「我不懂藝事,我卻知道如何欣賞那些藝術珍品︰通過對於佛教的信仰及文化史的感情,來體會每一件古代佛教的文物,就能與古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了。」法師進一步寫道:「讓古人活在我們心中,也讓我們自己活到古人的心中去;時空的距離便消失了,欣賞那些藝術品的目的,也達到了。」提示了觀覽佛教藝術的關鍵,在於佛教信仰與歷史情感。

現今世界各大博物館館藏中,保存了許多各國考古探險家從印度、中亞、中國各佛教史蹟帶回的佛教文物,雖然物換星移,文物離散失所,讓人不勝唏噓,但藉由賞析這些的佛教藝術珍品,讓我們得以穿越時空,回到這些藝術品創作的歷史脈絡,走進刻造者、供奉者,以及護持者的生命對話。凝望千年造像,與古人的心相契,與歷代祖師的心相遇,與諸佛菩薩的心相印。

為蓮故華 開發覺性

佛教藝術之於佛法的弘傳,可喻為「為蓮故華」,蓮花為了長養蓮子,要經過開花過程,花開蓮才現。佛教藝術是「開花」的過程,是幫助我們脫離生死苦海至涅槃彼岸的工具。藉由佛教藝術這朵花,讓我們長養宗教情操,培養覺性,了知因緣所生法,契悟生命實相。

新冠疫情迫使人們改變生活,重新學習跟自己相處。儘管疫情帶來不安、恐懼的情緒,卻也讓疏離中多了寧靜,生活多了沉思的空間,開啟與心對話、自我療癒的契機,而佛教藝術正是這把啟動身心療癒的鑰匙。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57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標題為編輯所加。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