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

法相唯識宗說的是「阿賴耶緣起」,以「阿賴耶識」涵攝一切種子的功能而為一切法的根源,更是有情眾生流轉還滅之所繫。愚痴無聞凡夫如筆者,便總是將整個「賴耶緣起」的重點只放在「阿賴耶識」上,直至最近於讀書會完成了解讀《成唯識論》中有關第七「末那識」的部分,才驀然驚醒自己輕視了此識之重要性,亦忽略了整個「賴耶緣起」系統的環環相扣。第七及第八識的建立為瑜伽行派之獨議,並不見於其他印度或中國的佛教宗派。有關此兩識的作用及體性等,於《成唯識論》中有非常詳盡的陳述,故不在本文中討論。筆者感興趣的是,第七及第八識是如何與前六識建構成為瑜伽行派這套完整而緊密的思想系統,圓滿地闡釋有情生命體的生理、心理認知,以及生死流轉的真相。

唯識將人的心識功能分為三大類合計八種:第一類是「眼、耳、鼻、舌、身、意」,統稱為「前六識」;第二類是第七「末那識」,第三類是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為梵文 「ālaya」的音譯,有「藏」的意義,有能藏、所藏、執藏的功能。「阿賴耶」還有很多其他異名[1] ,其中由於「賴耶」含藏一切法的種子,所以亦稱為「一切種子識」,是生命存在的理由,業力輪迴持續的根源,隨著六轉識所造之業力,在三界九地流轉。此第八識還有受薰的功能,維持種子、根身及器世間不變壞,可以說是生命的主人翁,在眾生的生命結束時,離開根身,於投生時最先入胎。

前六識的主要性質為了境,「了」即是「了別 」,也就是前六識的作用在於認識辨別。這六識又可再細分為:前五識及第六意識,前五識相當於現今醫學上所說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身體皮膚各種觸覺的一種感官功能;而第六識就類近心理學中的意識,能起分別認識。前五識任何一識起作用時,第六意識必定同時生起,了別前五識所有的境;如沒有了第六意識與之俱起,根與塵觸對的一剎那而生起的前五識只是感官功能而已。第六識進行分別時,五十一種心理反應便會因應而起,產生或善、或惡、或不善不惡的心理活動[2]。 所以唯有第六意識能發動身、口、意三業造作。由現實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前六識在我們陷入昏迷時, 又或者於熟睡中,是會停止運作的,這就是所謂的「五無心位」[3]

第七識「末那」為梵文「manas」之音譯,義譯為「意」,「意」是「思量」的意思,「末那」的特性就是「恆審思量」。「末那」一方面以第八「賴耶」(包括現行及種子)為其所依根,又念念相續,恆常不斷地執取第八「賴耶」「見分」為自內我而起計度分別,堅持執著我相。即使於「五無心位」時亦不曾中斷,永遠執著此「阿賴耶」為一個永恆的、獨一的、主宰的自我,繼而生起了彼此分別的「我執」及「法執」。更麻煩的是「末那識」必定與「無明」、「我見」、「我愛」及「我慢」四根本煩惱相應,而第六意識又以此「末那」為其「所依根」,那麼第六識的活動便一定受其影響,而總是帶著煩惱與執著。因為有「我執」,貪婪自私、獲取佔有隨之而起;因為有「法執」,名言與理念之爭相應而生。

簡略地說,唯識宗之八識系統在指涉有情眾生一期的生命時,便先由第八「阿賴耶識」提供本有的「習氣種子」、第七識提供的「俱生我執」種子,再從根、境、識的「觸」及「作意」來引發前五識感官的啟動,同時由第六意識進行判別推理,進而發動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之動身發語行為。我們的反覆造業,就是源於自己的第六意識與第七識,第六識以第七「末那」為所依,第六意識又與前五識俱起,由此可知前六識的為染為淨,全受「末那識」影響,是煩惱與輪迴的根源。

所謂「擒賊先擒王」,要對治這些執著,第七「末那識」確實有著關鍵的地位,困難的是由於第七識的行相極為微細難知,所以我們只能於第六識上做功夫。唯識宗提出了轉八識成四智[4]的修行步驟:利用第六意識造業的能力,在戒、定、慧三學的「聞」薰習、「思」惟、「修」正之下,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行為,來修正自己。目的是要將分別執著的第六識轉為清淨的「妙觀察智」。第七識的主要功能,就是要緣第八識為我而恆審思量,所以是沒有辦法獨自靠第七「末那」自己的力量來放下執著的,唯有要由第六意識強而有力的修正行為,再回薰平等一如的種子,在正法、正道上用功,轉執著為觀一切眾生平等、一切諸法平等、無我的「平等性智」。

本文題目所說的「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5],意思是指第六與第七識還在修行的階段,於入初地時,就可以逐漸開始轉識成智的過程。至於第八與前五識,就必須要等到佛果時,才能圓滿「大圓鏡智」與「成所作智」。由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證入雙空觀,便使第七識的我、法二執不起,於一一地[6]中各證無量平等法性,修習圓滿成就佛地「平等性智」。當「平等性智」現前,清淨的第七「末那」便不再執著第八「阿賴耶」為實自我,雜染的「種子識」便轉為清淨無垢的「大圓鏡智」。而當第八識轉為無漏的「大圓鏡智」時,依著第八識而現的根身,便也轉為無漏的「成所作智」,能將五識自在運用,成辦利益眾生的一切事。

在唯識的系統中,對於第七「末那識」的正確認知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說是所有學佛人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聽起來這都是一些知識性的理論,但亦正正是瑜伽行派的這種嚴密而有系統性的理論及指引,才使成佛之路變得更踏實而沒有那麼虛無飄渺。也許你會說唯識這些理論我都已經知道,沒有甚麼新意,但在觀念上、知識上我們是知道了,可是能否做到卻是另一回事,知道與做到之間,有時當中就隔著一段遙遠的鴻溝!只有當我們能夠把握,將每一刻都作為一次轉變的練習,這才是做到,才是修證。就「聞、思、修」的修行次第而言,我們總不能只停留在「聞」的階段,「聞」進而思、「思」進而「修」,再由「修」而「證」,這樣才是「學佛」而不只是「佛學」。

延伸閱讀

陳雁姿:唯識宗簡介

心明:如何對治憤怒──唯識「心所」應用淺談

吳炳榮:淺略談《八識規矩頌》(一) ——前五識


[1]如:異熟識、本識、阿梨耶識、藏識、根本識等等。

[2]五十一個心所,包括:

           a)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

           b)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

           c)十一善心所―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d)六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

           e)二十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無慚、無愧;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

           f)四不定—悔、眠、尋、伺。

[3]無想天、無想定、滅盡定、極重睡眠、極重悶絕。

[4]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第七識為「平等性智」、第八識為「大圓鏡智」、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5] 《成唯識論集解》,卷十,X50,no. 821,p.822。

[6] 共有十地,分別為: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