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僧徹法師帶領「生命盛筵」紙蓮花修習工作坊,為大眾開示佛法融入生活五大要點

去年12月7日,一班老師、家長和學生來到荃灣的東蓮覺苑弘法精舍,在東蓮覺苑苑長僧徹法師及法師們帶領下,參與「生命盛筵」系列活動的紙蓮花修習工作坊,淺嘗佛法修行的氛圍和體驗。

「生命盛筵」系列活動是由香港佛教聯合會及佛教大光慈航中學合辦、佛門網及bodhi360校園佛化教育平台協辦,早在2018年已開始,惟在新冠疫情期間一度暫停,及至2024至25學年復辦。這次紙蓮花修習工作坊便請來僧徹法師主持及開示、智悟法師及智本法師負責帶領活動。

僧徹法師(前排右二)、智悟法師(前排左三)及智本法師(前排右一)與一眾工作坊參加者,在弘法精舍合照留念。
僧徹法師(前排右二)、智悟法師(前排左三)及智本法師(前排右一)與一眾工作坊參加者,在弘法精舍合照留念。

這次工作坊共有行禪、茶禪、禪坐、禪食等不同活動,其中摺紙蓮花的學習,更是工作坊的重點。「這款紙蓮花,和一般在網上看到的摺法可能有些不同,事前需要有較多預備功夫。就如我們做每一件事也要有好的準備,才能做到盡善盡美。」僧徹法師續稱,蓮花在佛教中化表清淨和智慧,「我們希望透過蓮花,帶給大家更強的生命力。」

僧徹法師在工作坊上,為大家由淺入深,開示如何將佛法融入生活中。
僧徹法師在工作坊上,為大家由淺入深,開示如何將佛法融入生活中。

這次工作坊共有行禪、茶禪、禪坐、禪食等不同活動,其中摺紙蓮花的學習,更是工作坊的重點。「這款紙蓮花,和一般在網上看到的摺法可能有些不同,事前需要有較多預備功夫。就如我們做每一件事也要有好的準備,才能做到盡善盡美。」僧徹法師續稱,蓮花在佛教中代表清淨和智慧,「我們希望透過蓮花,帶給大家更強的生命力。」

智本法師帶領摺紙蓮花的環節,大家也全神專注地學習。

法師亦希望透過這次工作坊的因緣,跟在場參與的老師、家長和學生淺談佛法,當中他特別提及五個概念——因緣、尊重、布施、隨喜和照顧,透過在學校及在家庭中實踐學習,助老師照顧及教導好每一位同學;而家長亦能好好關顧每一位小朋友的需要。「學生們在佛教學校唸書,除了學習知識,其實我們還有很多佛法心靈照顧,希望家長知道佛法可以融入生活中,令我們的生命力更優化、更強大。」

茶禪活動,是由佛教大光慈航中學一班學生義工負責。
茶禪活動,是由佛教大光慈航中學一班學生義工負責。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曾敏儀老師是當日參加者之一,她對行禪的體驗尤其深刻:「當我真的全神專注在自己的步伐之中,當下會發現周遭任何事物皆沒有影響到我。」曾老師認為,如果日後能給學生帶領行禪,而他們又能感受到集中、專注的重要性,相信有助他們的日常學習。

當日由智悟法師帶領行禪;曾敏儀老師認為這項活動很適合安排給學生嘗試。
當日由智悟法師帶領行禪;曾敏儀老師認為這項活動很適合安排給學生嘗試。

佛教大光慈航中學家長康美婷女士則對僧徹法師的開示有所感悟:「禪坐那一刻,我整個人完全靜下來,讓我細想到凡事不要那麼執著,而必需互相體諒和包容。」另一參加者林女士表示今次是她第一次摺紙蓮花,看似很容易,其實不然:「摺的時候的要細心一點才行,但摺不好也不要緊,法師表示再來一次吧。我覺得這份精神很好,可以教導給小朋友好好學習。」

接下來在本月22日舉行的「生命快樂頌」講座,僧徹法師表示主要的開示內容,都是希望帶給別人快樂。但甚麼是快樂呢?「佛教說的快樂,就是和諧和樂,讓人與人之間互相溝通和了解、每一件事都明白它的因果。希望大家能在和樂和諧的關係之中建立人生,圓滿我們的生命。」

【生命盛筵2024-2025系列活動三:「生命快樂頌」講座】
日期:2025年2月2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主講:僧徹法師
地點:佛教大光慈航中學 (新界大埔翠怡街4號)
報名:https://forms.gle/DVtESUDaLiBxtQJS8

康美婷女士(左)在這次工作坊中體會到凡事不要那麼執著。
康美婷女士(左)在這次工作坊中體會到凡事不要那麼執著。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