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佛法以入世的方式走向民間,卻出現一些出家眾模糊了他們的角色,而一些在家的白衣也做出不如法的事,甚至觸犯法律的事也發生了。我們並沒有忘記新加坡明義法師的事件,應吸取這個教訓,好好去思考,僧團和白衣的正確關係,各依本份,回到修行的軌道去。
為此,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簡稱:馬佛總),主催了題為“僧俗清淨行”的2010年佛教當代關懷研討會。在10月17日,假吉隆坡鶴鳴禪寺舉行。與會者包括佛總、各佛教團體的代表外,也有不少年輕的僧眾和白衣參與。這使人感到振奮,尤其是年輕學子的踴躍出席,超過了主辦單位預期的三百名人數。
主辦單位邀請了開捨法師、Ven. B. Sri. Saranankara、傳聞法師、滿亞法師及廖國民居士,以主題演講、副題演講的方式,向大眾闡述了僧俗之間該如何相處的問題。講座主持人為顏愛心居士。
在此先說明一下馬來西亞佛教界面對的問題:僧眾方面,包括了僧眾性侵信徒,涉及刑事法;假和尚拈財;借用法會收款後還俗創業;宣說白衣弘法搶出家人飯碗問題;宣說白衣弘法是進入末法時代;行使特權去支使在家人做這做那等。而白衣的問題是,把出家人“佔為己有”;利用出家人處理私家事;不恭敬出家人的傳聞;貢高我慢的白衣上座;迷信;誘惑出家人等。
XXX XXX XXX
馬佛青總會長王書優博士因為未克出席,由署理總會長廖奮正代讀他的獻詞。王博士引述印順導師的論証說,佛教僧俗四眾,有如車之輪子,鳥之雙翼,彼此對於佛教的發展和發揚,帶來平衝和活力。
在佛世,如果遇到毀謗三寶的在家弟子,出外托缽的僧人,可以把缽反過來,不接受供養,也不去教導他,直到他懺悔為止。而遇到僧人言行不如法,在家弟子也可以表達心中的不滿。在家眾也稱為“白衣”,被教導要對僧團起恭敬心、並護持和供養之,讓僧團安住在修道上。
可是在歷史演變的過程中,一些僧人本身逐漸忘了應持的戒律,加上白衣也不了解,就出現了僧人提出世俗的要求,而白衣卻抱著師父永遠是對的心態,結果發展到不如法時,大家卻採取概括性承受、忍耐、背後議論或一走了之的處理方式,這對雙方關係和佛教的發展都有損害。
王書優認為,在勇於認識問題後,在組織上有必要加強管理,提升學僧教育;佛教團體和信眾要承擔起護持佛法和僧寶的責任,而僧團成員在面對困境時,不要產生挫折感,也不促長任何不如法的行為,這樣才能讓佛教有健康良好的發展。
XXX XXX XXX
開捨法師則提出,由於家醜不可外揚的心態,很多僧眾的不法行為,只在“行內”流傳。一些受害者向象徵佛教最高機構──比如馬來西亞佛教總會──投訴,卻不見當局採取行動,迫不得已下,只好將事件交給執法單位處理,而佛教界的“僧事僧決”只流於理論或空談。為此,法師認為有必要回到經典去界定“僧”的清淨行,以理性護持僧團,讓出問題的僧人有回頭的依據。
法師從《增支部》、《中部》和《自說經》中,解說了僧團的聖者,他們以正道、通智、正智解脫了緣起的束縛,至少從貪、嗔、痴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因此他們是值得供養、布施、禮敬的無上福田。
這無上福田應有的素質,共分八項:
一:有戒德。能以戒來約束自己,戒行圓滿,並視細小過失為危險來訓練自己。
二:不抱怨托缽回來的食物。
三:對身、口、意的過失,對於邪惡、不善巧的心理素質,都有厭拒感。
四:沉著自持,易於共同生活,不騷擾其他比丘。
五:無論有何欺瞞、欺騙、哄騙的藉口,能如實向師尊、或有識的修行同伴披露,讓他們試著糾正他。
六:在修持時會想:“不論其他比丘是否修持,我在此都要修持。”
七:以八正道來“行路”。
八:始終勤奮修持,即使體血肉枯乾,只剩皮、腱或骨,都願意修持;只要通過人的毅力、勤奮、以精進能達到証悟的成就,就決不放鬆,努力修行。
這樣的僧團,是在家居士可以種福田的地方。至於居士,應以怎樣的心態去供養和護持僧寶呢?
法師說,在《雜阿含經》中,列舉了在家者要“五法具足”:
一:信具足。
對佛生起淨信,並深信佛法能引導走向正信的道路,依止僧團的指導去修持;對這三寶具足信解,有如八正道中的正見、正思維。
二:戒具足。
居士受最基本的五戒,主要是保護別人和本身的生命財產,使自己能從自私和殘酷中解脫出來,培養慈悲和柔軟心。此外,如果能受一天一夜的八戒,或稱八關齋戒,更能淨化自己的身、口、意。
三:施具足。
居士要以清淨心去行施,才能從慳垢中解脫出來。能以恭敬心供養三寶、供施師長和父母;以悲憫心布施孤苦貧病;為公共設施謀福利,比如種植供清涼、造橋船供濟渡、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的功德,日夜常增長。
戒和施兩者,相等於八正道的正語到正精進。
四:聞具足。
除了信福德外,居士要多聽聞佛法開示,以增進智慧,建立起正知正見。
五:慧具足。
在依教奉行中,除了從煩惱中解脫出來的自利利他的行為外,還能理解並實修佛法的智慧;雖然不容易,但如能實修,並以此教人行者,就能安慰自己和別人,這才是在諸眾中,威德顯曜的“世間難得者”。
XXX XXX XXX
開捨法師開示後,其他主講人也發表了他們的論點。馬來西亞南傳首座Ven.B.Sri.Saranankara開示《僧俗互動的現象與觀察》的要點,和開捨法師相似,這裡略過。
傳聞法師是以《僧俗互動的原則》為主題,引道宣律師《行事鈔》的“導俗化方篇”,點出大馬普遍出現的問題,尤其是白衣請師父回家應供,或者招待法師回家住,都會讓法師和信眾之間產生不必要的困擾。因此,法師提出:僧人應避免住在佛友家,以免家中人對法師不禮貌和謗三寶;依根器說法;不湊是非和熱鬧;不能模糊彼此間的關係;不介入俗家有關產業的是非;不講悄悄話,以免引起誤會;要收攝六根。
法師認為,僧團度眾時除了要善巧方便外,還要非常公開透明;同時也要具足威儀,以攝受信眾朝向修行佛法的正道去,而不是隨順俗家的要求;應小心接受應供,更慎防被利用等。
傳聞法師提呈了僧眾如何面對信眾的問題後,代表白衣的前馬佛青總會長廖國民居士,指出在家人要如何恭敬和護持三寶,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
廖居士提出,在大馬,一些在家居士弘法,出現了白衣上座的情形──自喻為“僧寶”,並代出家人辦法事。這種貢高我慢、過著世俗生活的“修行者”,使人們困惑,並產生錯覺,以為這就是“師父”,甚至跟隨他修行。這種行為對佛教三寶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此外,一些信眾染著出家人,也就是超越師徒間的情感;或供養了不必要的奢侈品,促長一些道心不強的修行人的貪念;或起了私心,以為師父必須按他的意願行事,進一步干涉了道場的清淨。
因此,廖居士說,我們必須在恭敬和護持三寶的前提下,重新探討僧團和白衣之間的互動。他以《善生經》為依據,提出佛陀指導善生子應以五事去供奉沙門,包括不設門禁、適時適度的供養、如法護教,和依教奉行身、口、意的慈行。
他提出,僧俗在修道的路上即有別又平等,要很小心處理。為了要保護僧團的名譽,同時也保護自己不要受到傷害,信眾應避免單獨和僧人在寢室相處,和不要單獨去僧人的寮房。辦活動的場所與寮房,宜有一個間隔區,讓信徒不會私自進出僧眾寮房。一旦發現出家人有不當的行為,如果關係到出家人的糾紛,信眾不應插手。對犯修行戒者,就默擯之,讓他自己反省後,還有機會回到修行道上。但是如果涉及公眾利益,或觸犯法律,就要依法處理,同時也要保護受害者走出黑暗和痛苦。
最後是是滿亞法師主講,法師是針對心的投射作為僧俗互動的原則。法師說,在探討的過程,我們不要陷入個人喜惡的心理投射,而產生一種負面的抵制行為。在無常的教育下,我們應該讓出問題的一方,在慈悲的引導下,導向正途,所以不應過份去強調錯誤行為。
XXX XXX XXX
在會上,我提出兩個問題,一個是大馬有些出家人認為,在家居士活躍於弘法活動是在“搶出家人飯碗”。針對這個問題,傳聞法師指,弘法是利生,如果把弘法當著是謀取生活資源的“飯碗”,根本是對佛法不恭敬。也就是不能把佛法當人情,更不可以販賣佛法。
另一個提出的問題是,有法師指白衣弘法是佛法末落的原因之一。開捨法師引用經典回應,在佛世時已經有居士說法存在。那時,有一位對佛法有很深入理解的支提婆居士,常常有比丘向他請教佛法。因此,白衣說法使佛教末落的說法,並不是佛說的。廖國民居士又說,只要有三寶存在,白衣就不應取代僧寶的地位,所以白衣弘法,不應越界。
當天的研討會,也進行分組討論,主要是讓各佛教界代表,能釐清僧俗的身份,各司其職去負起愛教護教的責任,讓佛教能安穩的發展下去,讓僧團和白衣,能回到清淨的本位去。
我們有必要護持正法,如果我們抱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或者把問題都掃在地氈下,那麼問題便得不到解決,甚至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僧俗都有護持三寶的責任,這樣,正法才能久住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