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佛陀生活在這時代,他會不會是個素食者?

為順應古印度的習俗,佛陀與弟子過著托鉢乞食的生活。在這種生活情況下,他們無法選擇食物,只能是乞到甚麼,就吃甚麼。乞化而來的食物,往往是葷素夾雜的,從素食主義的角度來說,佛陀和弟子都不是素食者。

但如果佛陀能夠選擇食物,他會選擇吃素,成為素食者嗎?想像一下:假如佛陀來到香港,走進旺角的某間茶餐廳,他會點羅漢齋飯,還是乾炒牛河?或是再試想另一場景:佛陀受邀,到某五星級酒店自助餐應供,當佛陀拿起夾子,捧著碟子,面對豐盛的菜餚時,他會選擇素食料理,還是夾起雞鴨牛肉海鮮等料理?

這些突發奇想的假設問題,當然不會有標準答案。漢傳佛教徒會說,佛陀當然會選擇素食。而南傳佛教的追隨者或許會認為,佛教戒律沒規定不可以吃肉,所以佛陀大概也會點乾炒牛河;在吃自助餐時,他說不定還會夾起魚生刺身。後期佛教出現的「相似佛教徒」則十分篤定地說,佛陀一定吃肉,因為肉食有助修行[1]

本文並不打算窮究每個傳統的素食觀點,只試圖從佛教的慈悲精神,來探討在能夠選擇食物的情況下,佛陀會選擇素食。為解決這一問題,文章會先陳述一些反對吃素的理由,然後檢驗這些理由是否存在盲點,最後再探討哪種飲食方式比較合乎佛陀的本懷與佛教的宗旨。

古印度的甜棗炆豬肉

素食[2],是一種不食肉的飲食方式。佛教徒對於「應否吃素」,存有不同的意見。有些認為早期佛教並不提倡素食,主張素食的是大乘佛教。奉行早期佛教的信眾認為,大乘佛教是發展而來的,雖然是合乎佛法,但卻不是佛說(關於「大乘非佛說之謬誤」的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大航法師的講座。);如果不是佛陀所說的,那也就沒必要依教奉行。他們於是列舉各種理由,來合理化肉食的行為。

列舉的理由,包括聖典的援引。譬如說佛陀沒有規定不可以肉食,只禁止弟子食用十種動物的肉類——人肉、象肉、馬肉、狗肉、蛇肉、獅肉、虎肉、豹肉、熊肉、狼肉,因為這些動物能從人類的身上嗅出牠們的味道,人只要進食過牠們的肉,就會受到這些動物的攻擊及傷害。為避免受到攻擊,故佛陀禁止弟子食用這些的肉類。就這角度來看,佛陀之所以禁食這些肉類,不是因為肉食本身有問題,而是因為食用這些肉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傷害。

他們甚至會說佛陀本身也食肉的。在《增支部》五集四十四經中記載:有一次,佛陀住在毗舍離大林的重閣講堂。某天上午,他到優迦(Ugga)居士的住所接受應供。優迦居士見到佛陀時,便向佛陀頂禮,請他上座,然後坐在一邊,對佛陀說道:「我之前聽世尊的教導,『布施令人歡喜的物品,能得善果』。」優迦居士於是拿出身邊的娑羅花硬食,說道:「世尊,我的娑羅花硬食能令人歡喜,請您悲憫,接受它吧。」

優迦居士準備了許多物品來供養佛陀,其中包括古印度的甜棗炆豬肉。優迦居士恭敬地說:「世尊,『布施令人歡喜的物品,能獲得善果』。大德,我準備的甜棗炆豬肉,會使人歡喜,請您悲憫,接受它吧。」佛陀出於悲憫,接受了優迦居士所供養的甜棘炆豬肉。就這故事來看,佛陀是一位肉食者。

不是吃素的人虛偽,而是虛偽的人吃了素

除了列舉以上的故事外,有些人還甚至會指出,提婆達多(Devadatta)曾經向佛陀,要求開示素食的利益,但卻遭受佛陀的拒絕。因為佛教是個自由的宗教,不是教條主義,而素食與否,終究是個人的選擇,不能強求。乍看之下,佛陀既沒有吃素,也似乎沒有鼓勵弟子素食。但沒有鼓勵吃素,不代表佛陀鼓勵吃肉,以此一例子作為佛陀讚許吃肉的證據,似乎是過度推論了。

反對素食的佛教徒還宣稱,吃肉不會染污人心;人心之所以不淨,是由於本身的固執、我慢、瞋恚等負面的意念,再經由他的行為或語言的表現而導致的。這些信眾甚至會更進一步覺得,單靠素食,無法培養善良的人格。在素食者當中,一樣是有心性殘酷、虛偽的;在肉食者中,也一樣是有心地善良、誠實的。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靈清淨與否,跟他吃甚麼沒有必然關係,我們更不能以他吃了甚麼,來判斷他的人格。

以上是一些佛教徒堅持肉食的常見理由。這理由看起來,似乎具有說服力,因為它與經典相符。不過,提出這些論調的佛教徒,卻似乎忽略了當時的場景脈絡——沿門托鉢。

佛陀與弟子過著的是沿門乞化,對食物無法揀擇,只能有甚麼吃甚麼,全都是依施主的施與,並非佛陀基於喜好主動選擇的,而是被動的接受。因此,我們不能孤立「托鉢」的因緣而談食肉,如果我們不是過著乞化的生活,而是在可以選擇食物的情況下,還訴諸佛陀食肉的原因去證成食肉的行為,那既不符合佛陀的本意,也不合邏輯。

至於,反對素食的佛教徒表示,吃甚麼食物與品格的養成沒必然關係。支持素食的佛教徒大概也會同意這種觀點,不過以這種不相干的理由來反對素食,明顯已經預設了「品格淨化」是吃素的唯一理由,如果吃素不能淨化品格,那就沒必要吃素了。然而,我們所要討論的是「應不應該素食」,而不是「素食能否淨化品格」的問題。如果食物與品格沒有必然關係,那我們更不能說「有些素食者是虛偽的」,只能說「有些虛偽的人食素了」。

食「三淨肉」的肉食者

主張素食的佛教徒則認為,佛陀不是不吃素,只是不方便素食。如果佛陀能夠自由選擇食物,他應該會是個素食者。由於托鉢生活的關係,他不能嚴禁肉食,所以這樣的肉食其實是「不得已」的。事實上,佛陀並不是非肉食不可,亦決不允許弟子為滿足口腹之欲,直接或間接傷害眾生。

佛陀對於施主供施的肉食,亦有所限制的:看到是為自己而殺的;聽見是為自己而殺的;懷疑是為自己而殺的,就絕對不可以吃。換言之,肉食必須符合三種條件:不見為我而殺的;不聞為我而殺的;不疑為我而殺的。這就是所謂的「三淨肉」[3],違反了這種條件的規範——眾生因我而死,就屬違犯不殺生戒。

然而,「三淨肉」僅是一種方便施設,我們能否視之為理所當然呢?或是食肉慣了,就覺得非吃三淨肉不可,再將這種「舌貪嗜美味」的欲望,推諉成是佛陀的許可?若是心存這種僥倖心理——把方便當成究竟,無疑是違悖佛教的精神。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屠宰場是以市場的需求為主要考量,肉類供給量,是依據消費者的需求而決定的。只要消費者對肉食的需求量大,供應商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賺取利益,便會大量生產肉類。而製造肉類,就必須宰殺動物。所以,食肉本身無可避免地就牽涉殺生。

動物是有情識的,都有求生惡死的意欲,如果生命受到威脅、傷害,便會產生恐懼、害怕,而引起痛苦、怨恨等反應。宰殺動物會為牠們帶來痛苦,為免除牠們的痛苦(不忍眾生苦),我們都應該要食素。

佛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的其中一種重要行為是護生,而護生的具體實踐就是素食。由此可見,佛教是主張素食的。為方便理解,我們用以下簡單的推理形式說明[4]

1. 佛教主張慈悲。

2. 慈悲的表現包括護生(素食)。

3. 所以,佛教主張素食。

以上的論述方式極為簡單,只要我們認同它的前提——佛教主慈慈護生,那麼我們便要接受結論——佛教主張素食。不過,素食在佛教中終究是爭議的,反對者只從典籍中找理由、找例子,卻忽略了佛陀當時不方便吃素的社會習俗脈絡和生活方式。然而,如果我們考量食肉會為動物帶來巨大的痛苦,那麼就算我們不是佛教徒,沒有人要求我們吃素,以「不忍眾生苦」為由,難道我們不應食素?

延伸閱讀

吃素護生 長養慈悲心——佛法中一切倫理規範的終極精神

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故我應「絕不殺生」!

參考資料

印順法師:〈關於素食問題〉,《教制教典與教學》,正聞出版社。

達摩難陀法師(著);印海法師、張大卿(譯):〈素食〉,《佛教徒信仰的是甚麼》。

林建德(2020):〈佛陀不吃素!?〉,《心御風行——獨白下的哲思隨筆》。


[1] 公元七世紀前後,佛教史上出現了一些「相似佛教徒」,他們主張食肉,其所信奉的經典中,宣稱透過「五摩字」(pañcamakāra)可獲得究竟大樂。「五摩字」的其中一種象徵物就是肉。這種主張與佛教的思想相左,故不是本文所討論的範圍。

[2]  本文將「素食」簡單定義為「無肉的飲食」,不去區分含五辛成分的食物是否素食,不探討海鮮是否素食,亦不探究植物是否有意識等問題。

[3]  三淨肉是不見、不聞、不疑。當中的「不聞」不是指耳朵聽見動物的叫聲,而是指沒有聽見人家說是為了自己而殺的。

[4]  請參考林建德(2020)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