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修行能脫怨憎會之苦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怨憎會」是人生八苦之一。根據《佛說五王經》和《涅槃經》,怨憎會苦是指「所不愛者而共聚集」。怨憎會,就是不情願之下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遇或接觸,這會引發我們內心產生厭惡、排斥,甚至是憤怒等負面情緒。

怨憎會之苦在現代社會中十分常見,尤其是在工作或家庭中。例如每天上班,面對某些上司或同事,心中討厭他們,但又必須一起工作,天天都深感壓力。和親人一起生活,也可能積累很多怨氣,在家不想溝通,但又每天相對,實在折磨。

佛經中也記載了不少例子,發生在地獄、餓鬼和畜生三惡道之中。這些眾生由於過去的業力而聚集在一起,充滿仇恨、甚至互相惡待,在痛苦中生存。

在佛教的理念中,造成怨憎的根源有很多,其中「貪、瞋、癡」三毒的影響特別大。「貪」說的是對外界事物的貪愛和執著。我們若對某些人或事物產生偏好和執著,一旦失去時,就會感到痛苦和煩惱。又例如別人不符合自己的願望,「我」得不到想要的事物,但又無法控制,就會產生厭惡、憤怒、仇恨等情緒,「瞋」亦由此而生。「癡」是無知和執著的表現,癡會導致無明的煩惱。

在現實生活中,有時候我們無法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或所處的環境,又無法放開自己的執念,只堅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就容易產生誤解和偏見。越是這樣,越是無法保持中立和客觀,總是會用自我的標準去評判和判斷他人,一旦有所不合就會產生排斥和抗拒,這些情緒往往會導致衝突和紛爭,陷入各種矛盾和對立。這些對立又會造成新的業力,導致無法脫離怨憎的輪迴。

那如何可以擺脫人生中「怨憎會」的纏擾?佛教有那些智慧讓我們參考?

筆者最近閱讀悟耀法師的一篇文章。法師認為人生不免怨憎相會,在背後漫罵或詛咒對方都無濟於事。與其這樣,不如念佛誦經,功德迴向給所怨憎的人,至誠懇切,持之以恆,必能化解。法師引《藥師經》中「俱生神」的概念說,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俱生神」,像是一個電波接收器,會忠實記錄一個人的言行善惡。因此,如果我們對討厭的人誦經,將功德迴向,讓對方的「俱生神」收到這些善意,久而久之就能改善彼此的關係,化解心中的怨憎。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要「至誠懇切,持之以恆」,讓對方真正感受到我們的善意,進而改變彼此的關係。將功德迴向給不喜歡的對方,耐心地維持這樣的做法,我們便可以真正走出內心的痛苦,重建彼此關係。

《藥師經》中有「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的說法。善珠法師的《藥師經鈔》這樣解釋說:「言俱生神者,若約實而言,神即識,俱生神者,即阿賴耶識,以阿賴耶識是受生之主與身俱時而生,故名俱生。隨諸有情所作罪福皆熏在阿賴耶識中,故言隨其所作乃至皆具書之。」《藥師經》中這獨特的說法,在其他經典不見提及。一般相信就是指阿賴耶識。只因唯識學說艱深,本經為了適應眾生根機,借用了俗語,以「俱生神」來說明。

可能有人會問,不喜歡的人,如何可以做到發自真心的祝福對方?佛陀對此也有解答,筆者認為,就是發菩提心。

在眾多佛經中,都記載了佛陀教導人們發菩提心,誓願度化一切眾生,包括當我們遇到仇敵也要以慈悲心對待,不生瞋恨。這正是化解怨憎的根本方法。

只有我們先修好自己的心態,才能真正化解內心的怨憎。保持良好的心態,面對不喜歡的人,不要以憎恨的方式發洩,反以慈悲心相待。

佛陀也告訴我們,我們所遭受的一切痛苦,都是過去業力的果報。所以,如果能夠深入了解業力因果的道理,就能夠明白自己所遭受的「怨憎會苦」,都是由於自己的過去造作。培養這種智慧,就可以逐漸減少對他人的怨憎,轉而從自身找問題的解決之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和獨特之處。通過修行,我們可以超越煩惱,消除對立,以平等和包容的心態來對待他人,達到慈悲平等的境界,從而解決「怨憎會苦」的根本問題。這就是佛教化解人間苦難的智慧所在。

「怨憎會苦」,不僅揭示了人生痛苦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還引伸出了痛苦背後的來源。

面對這種人生大事,這裏不厭其煩再總結一下。根據佛陀的教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面對「怨憎會」的苦:

最根本,是破除煩惱根源。「怨憎會」的根源在於我們內心的貪、瞋、痴等多種煩惱。我們通過修行去除這些煩惱,超越愛憎分別心。

那該向甚麼方向修行呢?

第一,是培養平等心和慈悲心。佛教教導我們要以平等、慈悲的心對待一切眾生,包括那些我們原本不喜歡的人。通過慈悲心的修養,我們就能化解對他人的偏見和排斥。

第二,是理解業力因果。佛陀告訴我們,我們遭受的一切痛苦都是過去業力的果報。因此,我們不對他人生起怨恨,而要反觀自己,找到造成「怨憎會」的根源,並努力改正。

第三,是發菩提心。佛陀教導我們要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即使面對不喜歡的人,也要以慈悲心對待,不生瞋恨。這種菩提心的修養,能夠幫助我們超越「怨憎會」的困境。

正如上面提過,以誠懇的心,為不喜歡的人念佛或誦經,將功德迴向給對方,長久堅持下去,就能改善彼此的關係,化解心中的怨憎。

總的來說,只要我們明晰方向,堅持修行,最終解脫「怨憎會苦」還是有很大希望的。感恩有這機會,與「佛門網」讀者分享佛法。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