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無時間及地方的限制,生活就是道場及佛試場

圖:網上圖片

有些朋友,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生活富足。有機會時,筆者也會嘗試與他們分享佛法。很多時,他們反善意問筆者,為何不趁身體仍健康,到處遊山玩水,吃喝享受,「樂在當下」,而付出寶貴的時間及精神去學佛修行?人生苦短,及時行樂,這也是人之常情。回想當年認識佛法前,自己也有同感:「有名有利,不知愁滋味;有車有屋,就覺是幸福。」可是一朝無常至,經歷97年金融風暴的衝擊後,又有另一番體會。在之前分享的 「四念住」提及的「四種顛倒」(常、樂、我、淨)是頗為普遍的誤解,令人傾向相信世事是不變、可預測及可自控的,但現實並非如此,更深刻感受到佛法開示的「無常」壓迫之苦。

如其他靈性信仰一樣,當人遇上一些重大逆境如失業、離婚、破產、喪親、重病、危難等,都有可能出現「可切入的時刻」(Reachable moment),因而會較容易開啟心扉,接納新的觀點及想法。所謂「佛度有緣人」,聽聞佛法也要講契機,經歷無常變幻也許是好的因緣。

一般人在和風順水的安穩現狀下,是較缺乏動機去作出改變;反之,當遇上暴風逆流,被衝離舒適區(Comfort zone)的時候,便會有較強意願尋求突破,重新定向再出發。當年筆者經歷失意挫敗,情緒低落及迷惘傍徨,也是憑著「煩惱即菩提」的信念,踏上學佛之路。

凡人普遍都有煩惱,種類有粗有細,而其過患有輕有重。為應對眾多煩惱,故有佛家八萬四千法門之說。一般情況下,行樂是可以暫時紓緩了表面粗糙的煩惱,可是深藏細微的煩惱,在條件觸動時,便會活現,引發嚴重的後果。若要有效對治深層煩惱,就要學佛修行,這是一個 「信、解、行、證」的過程。筆者修行是以參與禪修班開始,學習不同的方法,嘗試那個適合自己。與此同時,透過報讀佛學 班、參考相關書籍及請教大德善士去加深理解,從而掃除疑惑及障礙,令自己更有信心及興趣去修行,繼而將所學的佛法應用在生活中。修行成果按次第進度,累積不同的體驗及得着,由淺入深。

生活就是道場及佛試場。修行無時間及地方的限制,行、 住、坐、臥皆是方便所緣。經常回憶一行禪師的金句:「步步安樂行」(Peace is every step),過往每天上班的時候,都會利用空檔時間去修習「正念」,如坐港鐵時,閉目聆聽周圍聲音,並觀察當下的思想及情緒變化;行路途中,留意步速慢快及呼吸緩急;與同事溝通時,專注聆聽對方說話內容,並覺察自己的反應。

湯瑪斯.性空(Thomas Dhammadipa)是一位博學實修,令人敬佩的禪修導師。他很多時在課程完結前都會鼓勵學員要堅持培養修行的習慣,將生活一切遭遇看待為修行的對象,漸漸修行便變成自然的習慣。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56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4%ba%e6%b0%91%e5%bd%ac/" title="Posts by 鄺民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鄺民彬</a>

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 香港大學佛學碩士、佛法輔導碩士 退休前任職多間證券公司高層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