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信心迴向是胎生和化生淨土的分水嶺

(圖:http://www.reed.edu/hellscrolls/scrolls/Aseries/A10/A10b.html)

名號蘊含具足一切往生極樂世界所需的相應「真實功德」

按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至誠心」釋,凡夫若以一般大乘菩薩教的迴向方法,將自己所修的「不實功德」迴向,「求生彼佛淨土者,此必不可也」,因為凡夫若要得生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莊嚴之報土,必須具有相應的「真實功德」,正如《阿彌陀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不實功德)得生彼國」。

但身處有為生死、無常不實的娑婆世界,凡夫怎可能取得真實功德,而得生彌陀的真實報土呢?《阿彌陀經》亦云:「一心(專一心)不亂(不雜亂),執持名號」,即蒙佛接引,說明來自真實報土的阿彌陀佛名號,蘊含具足一切往生極樂世界所需的、相應的「真實功德」。

所以,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至誠心」釋亦云:「正由彼阿彌陀佛,在因中行菩薩行時,乃至一念一剎那,三業所修,皆是真實心中作;凡所施為趣求,亦皆真實」。眾生只要身口意三業念佛,自然攝取阿彌陀佛「迴施」(送給, 布施)給眾生的「真實功德」。專稱彌陀佛名,恐怕這是末法惡世凡夫取得真實功德的唯一方法,也是得生彌陀真實報土的唯一方法!

順應本願而稱其佛名者,必得往生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的深心釋指出,以念佛「五正行」求生淨土,不必迴向。這是甚麼道理呢?順彼佛願故!因為稱念彌陀名號是彌陀第十八願所誓言的,也是彌陀本願所指定、選定及約定的行業,所以眾生只要順應此願而稱其佛名,自然可以乘佛願力,往生彌陀淨土。

淨土法門是佛力救度的法門,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往生阿彌陀佛的家──極樂世界。這個家是阿彌陀佛為救度十方眾生而設,令他們安居立業,速成佛道。阿彌陀佛更為十方眾生準備往生的資糧,他們只要稱佛名號,即可攝取阿彌陀佛迴施的功德、資糧。

這些資糧不但可以消除他們的一切罪業,也可以蒙佛臨終來迎。所以,阿彌陀佛透過其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眾生,惠以我們真實大利。我們稱念其名號領納他的功德、資糧,不必「迴向」、退回給阿彌陀佛的。

念佛本身是一個「他力迴向」的行法

嚴格來說,念佛本身是一個「他力迴向」的行法。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體,所謂「名即體」。阿彌陀佛的本體是法界眾生念佛。

但是,淨土三經多次在不同的情况下提及「迴向」,其義何在?首先,淨土法門言「迴向」,多與「發願」往生一并來說,如《無量壽經》說:「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所以,此言「迴向」者,如同《觀無量壽經》所說「三心」中的「迴向發願心」相同。又與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判釋淨土宗的「要門」時,云:「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迴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至心迴向,即一心迴願,有捨歸之義。按善導大師的「至誠心」釋言,眾生為了發願往生彌陀的「真實」報土,必須迴向──厭捨一切過去及現在,在三界六道自作教他作,一切定散二門之「不實」功德,此名為「迴」己修業。向者,身口意三業向求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此名為「向」所去處

「信心迴向」,即對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我們得生淨土具足信心

在《無量壽經》胎生文中云:「若有眾生,明信佛智,乃至勝智,作諸功德,信心迴向,此諸眾生,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此文說明化生的因果關係。甚麼是「信心迴向」呢?所謂「明信佛智」,即「信受彌陀救度」;謂「作諸功德」,即「專稱彌陀佛名」,諸功德在哪裏?在這一句萬德洪名的彌陀名號!

「信心迴向」者,就是「迴」對自修持力求生淨土的信心,轉移「向」對佛本願力以名號救度我們得生淨土,有十足信心也。《無量壽經》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所以我們只要念這一句名號就是「作諸功德」;信者,即深信「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的因果關係,是自然的、必然的,這就是「信心迴向」。木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