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受彌陀救度之法,要過五關,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網上圖片

果益殊勝、行持容易,而且普機普攝之法,卻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淨土法門是彌陀本願名號功德力救度之法,雖然其果益殊勝、行持容易,而且普機普攝,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但卻是難信之法,如釋尊在《阿彌陀經》的末段,重述自己的出世本懷時,指出「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然而,龍樹菩薩言:淨土法門是「以信方便,易行疾至」。換言之,縱使淨土法門是易行、疾至,若然我等凡夫缺乏信佛因緣,不願往生,又怎能乘佛願力,得生彌陀淨土呢?所以,諸佛必須協作,行此難事,令處於濁世的凡夫生信、起信。

《阿彌陀經》云:「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這段經文說明「難」有兩個意思,一是難得稀有,二是難以置信。佛陀在《無量壽經》一段經文,說出九個「難」,可知「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有多難啊!

值佛見佛難,得聞諸佛經道亦難

《無量壽經》云:「如來興世,難值難見;諸佛經道,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得聞亦難;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第一難是難值佛、難見佛。有偈曰:「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佛有法、報、化三身,但我等濁惡凡夫業障深重,憑肉眼只能見佛的化身;沒有因緣見到佛的金色光明之圓滿報身!

因此,釋尊發願,降生娑婆成佛,化成人身,令我等眾生有機會值佛見佛,但釋尊在命濁的娑婆世界示現,僅八十載就入滅,有多少眾生來得及出生,能值佛、能見佛,得到佛力加持,蒙佛慈光攝照,消業除障,善心生焉呢?故言「佛在世時我沉淪」,緣慳一面啊!

若要等下一個佛在娑婆世界出世,就是彌勒佛了,那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的事情,可知有佛住世,如曇花一現,因此人有因緣值佛見佛,真是難得希有。屆時,就算有幸值佛見佛,但不知有沒有因緣得聞諸佛經道,這是第二個難關是難得難聞。

就像預言家阿私陀為悉達多太子占卜後,得知眼前的太子將來必定成為佛陀,拯救世人出離生死苦海,故哀嘆自己老了,無緣得聞諸佛經道。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人若非得聞佛法,又怎可得知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理?

人能過五個難關,才能信受彌陀救度之法,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佛陀說:「得人身者如爪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古德說:「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生死是諸苦之本,佛陀初轉法輪,說苦諦等四聖諦、八正道,又說十二因緣等法,教化眾生,永斷生死輪迴、身心煩惱之苦。

第三難是難得難聞,菩薩勝法,諸波羅蜜。佛陀的聲聞弟子雖得聞佛法,斷惑證果,自了自度,但若苟安住於方便的有餘涅槃土,歷千萬劫,又怎能得聞大乘菩薩教等,所謂「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不容易得聞究竟解脫、成佛之道。

佛陀曾在《法華經》勸化小乘聲聞弟子,發菩提心,修習大乘,所謂「迴小向大」,將自己所修得的功德迴向給十方法界衆生,所謂「迴自向他」,因為只有利樂廣大眾生,令他們得到解脫,自己才能真正究竟解脫,所謂「自利利他、自度度他」!

釋尊指出信佛學佛的第四難是「遇善知識,聞法能行,此亦為難」。《華嚴經》詳述有關善知識的重要性,但簡而言之,從自力修行的法門 (聖道門)來說,善知識是自證教人證的人;或從他力救度的法門 (淨土門)來說,善知識是自信教人信的人。

上言「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這個「人」就是善知識。為甚麼善知識難遇呢?善知識是有修有證的、堪受正法的傳法人,如龍樹、世親等造論的祖師菩薩,但末法時期堪受正法少,自證教人證的人是少之又少。至於難信的淨土門,若人能遇上自信教人信的善知識,亦是難中轉更難。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是故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就算有人遇上自信教人信的善知識,得聞《無量壽經》,教令念佛往生之法,但是人能「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何以故?《無量壽經》云:「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相反來說,我們怎樣才能信受彌陀救度的淨土法門呢?《經》又云:「謙敬聞奉行,踴躍大歡喜」!

由此可知,信受果益殊勝、行持容易,而且普機普攝的彌陀救度的淨土法門,先要對彌陀恭敬信順,對自己謙卑柔和,而且體悟彌陀悲心,心中踴躍,信心歡喜!佛陀所說的淨土一法是「如是作,如是說,如是教」,故最後勸進行者:「應當信順,如法修行。」

「信順」者,如等覺菩薩的彌勒在《無量壽經》聞此法後,言:「不敢有疑」;「如法」者,則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阿彌陀經》聞此法時,被呼名三十六次,卻不作一聲。總之,佛如是說,我如是信;佛如是教,我如是行;佛如是願,我如是順。你認為難嗎?

延伸閱讀

如何看待佛法的平等性和差別相,即「同」和「別」?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