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出了邊界了嗎?

大學時期,我一直喜歡閱讀Ogilvy on Advertising,這本由行銷大師David Ogilvy 撰寫的行銷天書,內容言精意賅,可稱得上是一本天書。工作幾年後,我再重看,卻開始覺得內容淡而無味,甚至有點脫離時代的變遷,俗話來說「有點out」,最終把它擱在書架上。

事實上,創作有時除了信息本身,更要面對時代大環境的轉變。創作人除了要有天馬行空的想法及對各樣事物的基本認識,更要學會臨陣應變,這才能在商業創作上得以求存。


心理界線變成限制

知識、格言、規則本來為人帶來對事物的認知和了解,但同時也為人建立了概念、框架,甚至最終成為一道障礙。在《金剛經》中,佛陀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如果用今天的角度來說,這段對話是勸告大家不要把佛法視為一道規則、一門學問。缺乏生活實踐,「佛法」最終成為一個框架,令自己無法如實地觀照世界。

我認識的創意工作者之中,不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喜歡建立自己心理上的安全地帶。不少成績顯赫的創作人,日子久了,便被自己所建立一套思惟所限制,無法跳出盒子思考(think outside the box), 結果又是回到框框之中,變得了無新意。當新意變成常規,心理上的安全界線便成為一種限制。

另外,又有一些創作人對專業用詞、營銷技巧都能朗朗上口,在客戶面前說得頭頭是道,但實戰時卻思考混亂、執行力低,最後落得無功而還。這種以「理論」行走江湖的創作人,往往給書本的知識所限制,欠缺靈活性,在自我陶醉中滋長我慢,忘卻專注當下的情況而變陣,不變則敗。

身邊也有不少自恃對佛學有深入認識的人,雖然常把佛理掛在嘴邊,但是面對困難和逆境時,卻無力應對。嘴巴常說「當下」,卻不知「當下」何在。平常經文總掛在嘴邊,卻沒有把它帶回生活之中,有學識但沒有智慧。又有一些人常以佛教道理作掩護,為自己的責任找開脫的理由,萬事也用「心」來解說自圓,實為神童射箭,對責任欠缺承擔,但求自我感覺良好。拒絕面對己心,拒絕把佛理應用在生活上,面對及轉化身邊的困難,智慧就難以增長,最後「佛理」只會成為限制自己的框框。


既定想法限制正見生起

佛學是活著的智慧,創作是變化的手藝。我很喜歡一行禪師的教導,把佛法精義都融在生活之中。學習佛法不是為了自設框框,建立一套能回應萬事萬物的哲學理論,也不是滿足自我的感覺。相反,修習佛法能帶我們到達幸福的彼岸。禪師說佛陀在許多場合中教導大眾,我們大部分的「想」都是錯誤的,而我們所受的苦多半來自於此。很多時候,受困於既定的想法會讓我們無法生起正見,所以禪師建議我們必須一再問自己:「我確定嗎?」

正因如此,深入觀察自己建構的思想框框,對修行有莫大的幫助。禪師說我們的想法都取決於我們悲傷、回憶或憤怒的心,唯有了解「想」的根源和成因,才能擺脫束縛。佛法認為,見解不等同真理本身。禪師說任何見解也不過是基於某立足點而言,因此我們稱之謂「觀點」。倘若我們站在另一點上看,先前的觀點便不再完全正確。


成功的要訣

這世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只是我們都愛用「概念」去劃分邊界。面對內心被概念、理論困著的人,首先不要跟他們談理論,而是談實際的情況,用同理心了解他們內在的苦痛;通常,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渴望被認同卻又無能為力。因為他們被概念困著,無法掙脫,不想改變自己的處世方式,只有向外求,以理論去肯定自已,卻只會換來更大的挫折感。面對自我意識很強的人,我會用平常心去對待,嘗試從他的角度出發,去觀察他的無力感,慢慢引導他重看實際的情況。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同理心的諒解比較哲理的思辯,更有力去開導他人,令他們跳出自己規限的邊界之外。

創作人需要無限創意及對世界的應變能力。要不受想法、理論所束縛,就要跳出心理上的安全地帶,避免自我感覺良好。在創作時,我會收集不同意見,特別會聆聽反對者的意見,因為它能提供突破框架的線索,給予最大靈感去找來新意。事實上,沒有一本通書走天涯,同樣也沒有一個點子歷久不衰,不管你曾經創出多少戰績,每一個專案都是新的開始、新的遊戲,隨著不同情況,你也要活用不同的策略,佛陀教導的智慧也是創作人成功的要訣。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