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參加一些「讀書會群組」及「修行群組」,發覺討論佛法真的是不容易,常常看到:「這樣說『有』,就是『有』我執了!」,「就算說『無』那是有了『能所』!」諸如此類的討論,談過後就沒有甚麼結論了。有時候,對佛法的解釋又變成「佛教講無求及超越,所以我們不期待就好了。」
這樣,是否沒有將世間法及出世法演繹得很好?
對佛法的知見,往往關係於修行的階段及層次。如果停留在知識層面的興趣及討論,其實很容易陷於概念上的混淆,停滯在那邊。佛教的典籍繁多,概念深奧,各種宗派說法各有精彩之處,不過如果沒有仔細吸收,思想容易產生糊塗。
「佛在平常生活中,雖然你還沒有見性明心,還沒有開悟成佛,但已經聽到了佛法,就該應用佛法,並且將佛法做為我們身口意三業行為的依準,這就是『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行為中』了。」聖嚴法師如是說。
佛教講「信、解、行、證」,如果相信了,就自然會想清楚了解,若然清楚了解了「這個是生死大事」,你就會精進修行,精進修行的話,又會成為信仰的明證,信仰又加深了,如此循環往復。
「學佛不必將證悟寄託在未來,重要的是,自己每一天是否都能有一點小悟,尤其是否能發恆常心,永不退轉,因為善心易發,恆常心難發。」聖嚴法師說得好:「恆常心難發。」我也見到部分師兄師姐,當初接觸佛法,有如醍醐灌頂,奮進猛行,數年之後,就逐漸鬆懈下來,偶爾參加一下活動而已。這個當然也不可以說是壞,信仰的力量可能已經改變他人生的路向,不過若是他們會花更多心力從佛教的最基礎綱領「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處,紮實知見,那再研習各種典籍時,雖然未必完全明白,也不致混淆。「無常、苦、空、無我」的真意,值得花大功夫去徹底認知。也必須以此作為生活上之指引明燈,這樣信仰才會更加展現意義。
「不要告訴我你的宗教信仰,讓我從你的行為中看到你的宗教信仰。」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是深刻的信仰執行者,他的名言值得深思。
譬如說,「佛在口中」,聽起來好像有點不容易。不過聖嚴法師提醒我們,若然用心,也是多少可以做到的。法師提醒:「佛在口中,就是佛的語言,即是智慧的語言、慈悲的語言、柔軟的語言、安慰的語言、鼓勵的語言、贊嘆的語言、教化教育的語言、感動的語言。」實踐佛陀的教誨,佛陀才會在我們生活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