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導我們離苦,可是有些人卻偏偏「享受痛苦」?正念如何幫助他們了解到自己的錯誤?

佛陀教導我們離苦,可是有些卻偏偏「享受痛苦」;我們以為人人也討厭痛苦,恨不得讓所有痛苦馬上散退,這些人卻喜愛痛苦,你身邊會有這樣的朋友嗎?當然,他們不會說在口裏很享受,絕對不會,甚至可能轉過頭來跟你說:「我很想遠離痛苦,請你幫幫我!」但結果會如何呢?每當你伸出援手,或者當出離的條件到了,她卻搖搖頭,千萬個理由說:「我還是沒準備好。」另一個表現出來的可能性是,她繼續尋找一切證據,證明自己的的確確在痛苦中,沒人可以改變得來。一邊說著很想止息痛苦,另一邊卻強調自己的苦是無可救藥。

開始討論前,先說說一個例子。我有一位朋友,在很多年前她經歷了分手,分手過後每一天也沉浸在痛苦之中,一直也沒有放下。這個煩惱讓她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來找我訴苦。我一直嘗試分享好多轉化痛苦的方法給她,卻從來無效,最後我在她的經歷中,深深體會到一個重點,就是痛苦和怨恨是維繫著她那段關係的最後註解,假若連恨的角色也不屬於她,她將落入更痛苦的位置中。她拒絕停止痛恨,其實是希望透過一種強烈的情緒,好證明彼此的關係仍然獨特。這種經歷相信每一位曾經分手的人也有過。

原來我們很容易借助痛苦來滿足某些心理需要,從這層面看對我們而言還是有很多值得分析的價值,今天為大家分享幾個重點:

一、存在需要

萬事萬物本質都是無自性,意思是它們不是一成不變,今天可以是A,明天因緣改變了,就成了B。但萬事萬物都努力尋找在場的證明,彷彿要拿著一張入場卷,大聲說:我在場!而痛苦的強烈情緒,正正就是證明「我在場」的入場卷──我們透過恨意、傷感、痛苦、後悔等等情感確立了某種明明早已不再存在,卻很想仍然存在的事情,例如一段逝去的關係。

二、被看見的需要

面對他人痛苦,我們會主動關心他,所以這某程度上會帶來存在感。當我們無法看到自己,同樣地這份虛無感驅使我們渴望被看見、被關顧、被愛。我自己有一段「享受」痛苦的經歷是,我心底知道當我表現痛苦時,別人會花上更多時間關顧我,所以我總不自覺地走進痛苦。幸好在禪修的路途中,我看到自己正在不斷的產生痛苦來吸引別人,有次我在共修中分享這個深刻的觀察,頓時心花怒放。我讓這些隱匿的痛苦推手暴露在外,我不怕別人也赤裸裸的看到這愚蠢的一面,結果我在往後的生活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苦。

有些更嚴重的是不斷創造痛苦的經驗,明明沒有問題沒有困難,真的假的也把痛苦創造出來,自己卻完全不知道。

這些情況很多是自己看不到,別人多年來卻看得清清楚楚,心想:這次你又製造一個甚麼樣的痛苦來。我們修習正念,一些明顯的身心歷程固然需要覺察,但這類無意識困擾我們的痛苦才是最要命處。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8%81%bd%e6%ad%a5/" title="Posts by 聽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聽步</a>

香港梅村Wake Up Core 核心成員,自2011年起修習正念,曾於城大、中大及不同地方組織市區中的正念共修小組。於2017年底成立社區正念組織「一起靜」,致力推動青年靜心運動,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學習覺察與理解之道。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