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僧眾的用齋的地方叫「齋堂」或「五觀堂」。佛制比丘,食存五觀。佛教教導我們用齋時,不要散心雜話,要止語觀想。所以「齋堂」又稱為「五觀堂」。
佛門修行是與生活融合的,作息行止、隨時隨處都是進道修行之勝緣。從前的高僧大德生活簡樸,粗茶淡飯,卻怡然自在;現代人飲食豪奢,山珍海味,卻煩惱不盡,這就是修行有與無的差別。所以佛門弟子於飯食時,應不離修行的本分,當依佛陀教導:正念攝心,作五種觀想。
食存五觀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古人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們每餐享用的飯菜,皆由農人墾植灌溉,再經商人販賣,家眷或食肆工人淘洗炊煮,最後才送到我們面前。眼下的盤中飧,是無數人辛勤勞動的成果。所以用餐時,我們應存感恩及惜福的心。
佛門飲食皆由檀越供養,「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汝若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一粒米是集合一切因緣所成,怎可輕易浪費?所以佛弟子於飯食時,除了心存感恩外,還要惜物惜福,是好是壞,都不應生增減貪著的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毘尼母經》:「若不坐禪誦經,不營佛法僧事,受人信施,為施所墮。」佛弟子接受飲食供養時,要自我反省: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能否承受供養?如果具備勤修三學、化導眾生的二利德行,稱之為「全」,可以接受供養;否則名為「缺」,飯食時就應該懷著慚愧心受食。
唐朝百丈懷海禪師一生躬自耕食,八十多歲仍每天在田間辛勞作務。有一次弟子不忍心,將耕具藏起來。懷海禪師找不到工具,無法耕作,於是就堅持不吃飯,從此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楷模。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佛門修行人凡受食時,應慎防己心,遠離貪、嗔、癡三種過患:對美食不起貪取心;見劣食不生瞋恚念。時刻覺照,觀一切飲食皆為眾緣和合,不恣意貪圖美味;時刻修持,以慈悲喜捨的心對眼前的飯食。在《二時臨齋儀》中,午齋時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法界有情,普同供養」,祝禱天下眾生都同得「供養」,這就是佛陀慈悲的心懷。
《阿含經》:「若過份飽食,則氣急身滿,百脈不調,使心壅塞,坐臥無安;又減少食,則身羸心懸,意慮不固。」可見適量飲食是非常重要的。食物固然可以滋養我們的色身,但過份貪著,沒有節制,就會傷害身體。所以佛寺用齋叫做「過堂」,意即叫我們吃飯只是「經過」齋堂一下,不對食物起貪嗔念頭,保持平等和離欲的心。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佛遺教經》:「受諸飲食,當如服藥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我們的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身體真正的大病,多由饑渴所致。修行的人於受食時,應視食物為健身療病的「藥物」,以成就道業,度化眾生。不應只在美味上著意,或為滿足口腹之欲,吃飽後就不應再貪求,就如生病服藥,康復後就不需再服藥一樣。身體有食物滋養,生命才能延續,道業才能成辦。只不在食物上起分別心、起貪嗔輕慢心就可以了。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行事鈔》卷下:「為成道業觀三種:一、為令身久住故,欲界之食,必假摶食,若無,不得久住,道緣無托故。二、為相續壽命,假此報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三、為修戒定慧,伏滅煩惱故。」
對修行人來說,飲食只是用來滋養四大假合的色身,以成就真實的法身慧命。所以凡受食時,應知一切所食皆為資身修道之用,以成就道業,利益眾生。因此於飯食時,也要保持一份精進的心,方可受食。
飯食從來都是佛門重要的修行之一。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新陳代謝,行住坐臥,無一不消耗我們能量,如果沒有足夠的飲食營養,生命便會枯亡。所以要辦道修行,就要先愛護四大的假身,注重飲食。只要在飲食時,不生貪求、瞋恚、差別和輕慢的心去受食,並以惜福、感恩、平等、慚愧的心來接受供養,修持五觀想,便能吃得健康,福慧增長了。
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691期,佛門網獲授權轉載。
本文章已收錄在《明覺文庫4:初機學佛》一書中,如有興趣閱讀其他相關文章,可網上訂購:https://alldoors.org/2LBu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