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詞碑】之「敦煌飛天」

去過敦煌莫高窟的人,大概都會跟筆者一樣,被洞窟內那無數的「飛天」壁畫所吸引。這些敦煌飛天,從十六國開始,飛越了十個朝代,經歷了千餘年的歲月洗禮,展示出不同年代的藝術特色和民族風情,成為敦煌壁畫藝術的其中一個專用名詞。時至今天,它們依然散發著無窮魅力,吸引著無數來自世界各地欲一睹其廬山真貌的遊人旅客、騷人墨客以至專家學者。究竟,這些飛天是何方神聖?它們為何會出現在莫高窟的洞壁之上?

我們現在所見的敦煌飛天形象,大多是眉目清秀,面容豐滿,頭束髮髻,髮戴珠冠,項飾瓔珞,臂飾寶釧,手捧箜篌,衣裙飄曳,體態優美,在天宮淩空飛翔,飄逸自在。然而,這個優美飄逸的形象,卻並非飛天的本來面目。

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圖:網上圖片)
敦煌莫高窟飛天壁畫(圖:網上圖片)

飛天的故鄉在古代天竺,今天的印度,她本是印度宗教的天神,在千多年前開始,通過遙遙的絲綢之路,從西域傳入中土,並與中原文化融合為一,孕育出我們今天所見的敦煌飛天。

印度教及佛教經典均記載有一個男神,名叫「乾闥婆」,梵語為Gandharva,他是天庭樂師,精於演奏樂器,又稱「天歌神」,因為他不吃酒肉,只以香味為食,渾身散發香氣,所以又稱「食香、尋香行、香神」等。《佛光大辭典》對「乾闥婆」的釋義為:「印度古神話謂,吠陀時代之乾闥婆奉侍帝釋天之宴席,專事歌唱奏樂。」又曰:「據《大智度論卷十》所載,犍闥婆王至佛所彈琴讚佛,三千世界皆為震動,乃至摩訶迦葉(注: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不安其坐。」

乾闥婆之演奏乃是天音,固然非同凡響,他還有一個妻子,名叫Apsara,中文一般譯作「飛天女神」,每當乾闥婆演奏音樂,飛天女神便會跟隨丈夫在天界中聞歌起舞。

還有一個天神不得不提,他是「緊那羅」,梵語為Kimnara,是印度神話中的一種小神,男的形象是半人半馬,頭上長角,精於歌唱,女的相貌端莊,擅於跳舞,是天庭上的舞女。

「乾闥婆」和「緊那羅」同是天上掌音樂的神明,凡是諸天舉行法會,都是由他們來擔當演奏。「乾闥婆」與「緊那羅」的形象相加起來,就是敦煌飛天的原型,這是現今學界普遍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乾闥婆」和「緊那羅」乃是天界夫妻,一個善歌,一個善舞,兩人融洽和諧,形影不離,十分恩愛。隨著佛學東傳,「乾闥婆」和「緊那羅」的職能漸漸混為一體,只剩下女性仙子的優美形象,她們能歌善舞,頭上沒有圓光、也不長羽翼,不需借助彩雲而飛,而是憑藉飄曳的衣裙彩帶,淩空飛舞。

除此之外,「乾闥婆」和「緊那羅」也被中國佛教吸納成為天龍八部中的兩位護法神祗。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