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詞碑】之「天龍八部」

一講到「天龍八部」,讀者諸君必然會聯想到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熟悉金庸的書迷也必然會發現,金庸筆下的世界悲天憫人,除了對人性刻畫的細膩深刻之外,文字之間更是禪味處處,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作者在塑造人物、設計情節之時,有意無意地把佛學觀念滲進故事去。

在網絡中看到一段資料,記錄了金庸於1994年10月27日受邀出席北京大學作演講時與學生的答問交流,當中有學生問到:《天龍八部》的思想主題是甚麼?金庸這樣回答:「《天龍八部》部分表達了佛家的哲學思想,就是人生大多數是不幸的。佛家對人生比較悲觀,人生都要受苦,不管活得怎樣好,最後總要死,當然沒辦法。佛家思想對人生真諦有深刻的理解。」

《天龍八部》主要講述皇族後人段譽、丐幫幫主喬峰以及少林弟子虛竹和尚三人之間恩怨情仇的故事。但「天龍八部」這四個大字,本身卻是來自佛經,代表了八種人間以外、各具神通的眾生。《佛光大辭典》說「天龍八部」是「為守護佛法而有大力之諸神。」他們分別是:天(deva)、龍(naga)、夜叉(yaksa)、阿修羅(asura)、迦樓羅(garudaa)、乾闥婆(gandharva)、緊那羅(kimnara)、摩睺羅迦(mahoraga)。「天龍八部」又稱「八部眾」;「八部眾」中,以天、龍二眾為首,所以統稱為「天龍八部」。

佛教有六道輪迴之說,一切有情眾生皆是依據所造善惡而有業報受身,並根據所受福報大小,依循因果法則與業力牽引分別投身六道,即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生存於此六道之眾生,當中包括我們人類,均因三毒(貪嗔痴)殘害身心,沉溺於無明煩惱而於生死汪洋中浮沉不休,輪迴不息。「八部眾」的眾生是我們俗語所講的神魔鬼怪,生於人道以外,但也屬六道之內,所以縱使是神或魔,身懷各類神通,但仍受三毒所害,各自也有煩惱,無法超生脫死。此類眾生,有的是天上神仙,有的似神非神、似魔非魔、似人非人、似鬼非鬼,但是皆因聽聞佛法,受佛教化,所以最終也能歸於神道,成為佛教的護法諸神。

無線電視於1982年首次推出同名電視劇「天龍八部」,英文劇名叫:The Demi-Gods and Semi-Devils,正好顯示出此等神道怪物亦神亦人、時正時邪的本質。這個譯名沿用至今,成為許多後繼影視作品之取名參考。

迦樓羅是金翅鳥神,以龍為食(圖:網上圖片)
迦樓羅是金翅鳥神,以龍為食(圖:網上圖片)
重慶大足石窟刻鑿了完整天龍八部 (圖:網上圖片)
重慶大足石窟刻鑿了完整天龍八部 (圖:網上圖片)

話說回來,金庸為何要把小說定名為「天龍八部」呢?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作者起初構思這部長篇小說,確曾想到以佛學天龍八部中的八種神靈,隱喻書中八個主要角色,並建構出八個相互關連的故事,但作者在創造了三個主要人物以後,便沒有按原定計劃發展下去。無論如何,在金庸的眼中,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即使是某些超凡人物,如武功蓋世之喬峰、身懷北冥神功兼且百毒不侵的段譽、傳承了逍遙派三大高手真傳之虛竹,此等人物無論如何高人一等、神通廣大,最終也要承受著與凡人一樣的人間八苦 ,或受愛恨情仇所困,或受三毒之害,在六道中往返遷流,無法超脫。

六道之上為四聖,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只有成了道的四聖,才能離苦得樂,脫出生死輪迴。八部眾也好,我們凡人也好,如果想要獲得真正的涅槃解脫,也得依法修行,才能獲得正果。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