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詞碑】之「一絲不掛」

梵文是印歐語系的印度語族的一種語言,也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歷代學者如伏爾泰(Voltaire)和康德(Immanuel Kant)相信,梵文是所有印歐語言之始祖。十九世紀開始,梵文更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

中國方面,佛教從東漢起經西域傳入以來,漢語裏便開始滲入大量源自梵文的詞語。漢魏至隋唐期間,隨著佛教文化的廣泛傳播,梵文入漢的局面漸趨鼎盛,大大豐富了漢語詞彙,在中國文化裏留下了濃厚的佛教文化氣息。此等宗教術語,妙言警句,散見於古代的詩文,後來又逐漸成為我們的文學用語和成語,為我們的文學增添了許多色彩,其中有不少更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用語。

在長期的語言演變中,相當多的佛教詞彙在意義上已經發生了變化,但究其語源,仍可以看到梵語及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記,在現代英語與現代漢語的百花園中,均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佛詞碑】旨在為讀者介紹這些別具來歷、頗具特色的中西詞彙,並透過對這些詞語的解說,滲進一點筆者對佛學的認識與體驗。

「我赤條條的來到這世界,現在離開,也是一絲不掛,你們不該如此傷心。」
「我赤條條的來到這世界,現在離開,也是一絲不掛,你們不該如此傷心。」

成語「一絲不掛」會讓你聯想到甚麼?茅盾在散文集《雜感隨想•聞笑有感》中講到「人類的笑」時舉了一個例子:「……青年的瘋女人,一絲不掛出現於大街,此時圍觀者如堵,笑聲即錯雜起落。」這裏的「一絲不掛」,當然是指人渾身赤裸,衣不蔽體。但除此之外,「一絲不掛」也可用來指事情不加矯飾,真相袒露,如梁啓超《節本明儒學•忠憲高景逸先生攀龍說》:「學問只要一絲不掛,其體方真,體既真,用自裕,到用功夫時,即功夫一切放下,方是功夫。」這是梁氏崇尚的「求真」的治學之道。

大家也許不知道,「一絲不掛」原來是個佛教用語,它出自唐代的佛典《楞嚴經》:「一絲不掛,竿木隨身。」意指釣魚人雖然釣竿隨身,但釣竿上的釣絲卻空無一物。這裏的「絲」指「釣絲」,不是製作衣裳的絲綢。經文借魚類不受釣絲的糾纏,來比喻人沒有一絲牽掛,超凡脫俗,灑脫自在,不為塵俗所牽累。

後代文人皆以此意入文。如宋•黃庭堅《僧景宣相訪寄法王航禪師》詩:「一絲不掛魚脫淵,萬古同歸蟻旋磨。」意思是說:只有一絲不掛,魚兒才能免遭釣絲束縛,躍出深淵而得自由;很多人卻像螞蟻般跟著磨盤運轉一樣,一生一世奔波勞碌,仍擺脫不了自然規律的支配。又如宋•張孝祥《諸龍牙長老疏》:「一絲不掛,無人無我無眾生,萬境皆融。」如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榮枯得喪,看做行雲流水,一絲不掛。」

時移世易,斗轉星移,語言同時也產生了變化。演變到今天,「一絲不掛」大概只剩下「赤身露體」的意思了。可見當中詞義的演化,實在是南轅北轍。話雖如此,我們如能深知其義,日後在理解或運用此成語時,也許會有與別不同的體會與感受。例如一位行將瞑目的老者對來訪的親友說:「我赤條條的來到這世界,現在離開,也是一絲不掛,你們不該如此傷心。」老人身邊的親友會如何去理解他這份心情呢?又如填詞人林夕幾年前為歌手陳奕迅填寫的歌曲《一絲不掛》,如從禪的角度去聽,自當別有一番滋味。

隨著當今佛教的推廣與發展,說不定「一絲不掛」的這層舊義,又會慢慢地普及起來。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