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耕不一樣的田

(圖:網上圖片)

亙古至今,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子女出人頭地。他們自小就被督促要生生性性,用功讀書考取學位,以便日後可以找到一份好工,這樣不只自己三餐有著落,妻兒老小亦得依靠。毋庸置疑,職銜和收入是一般人用來衡量一個人對自身、家庭抑或社會有沒有「功用」的首要方法。但是,若對象換成是「出家人」的話,又會如何呢?以往寺院多建在荒郊野外、人煙稀少的地方。而近年來,隨著人口倍增、土地不斷被開發,越來越多出家人不得不選擇在都市落腳。在他們融入這個社會之餘,難免會令人納悶,這些外表穿著奇裝異服類似「古代人」的出家人,為大眾及社會付出了甚麼?作出了甚麼貢獻?

筆者今次引用了《雜阿含經》第九十八經裏的故事,與讀者一起來了解,佛陀是如何定義出家人。

故事起源於佛陀一次的晨早外出托缽時,一向以耕種為生的婆羅門豆羅闍,一見前來托缽的佛陀,就起了輕蔑的心態,而以自傲的口吻說:「世尊啊!我是種田人,依自己的耕作而換取食物,從來不必向別人乞討食物;您也應該像我一樣,自己耕種,這樣就能獲得食物,不必再向人乞食了。」佛陀聽了婆羅門的建議之後回答說:「我也在耕田啊!而且也依耕種而得到食物。」婆羅門隨即帶著不屑的語氣說:「您也在耕田?可是為何不見您耕田的工具?如果您知道如何耕田,請為我說一說耕田的方法好嗎?」

接著,佛陀就開始娓娓敘述自己的耕田方法,如言:「『信心』是我用來耕種的種子;所有『善法』都是我耕種的良田;『精進』如我的耕牛;我以『智慧轅』來駕馭耕牛;『慚愧心』是我的犁具;一個優秀的耕田人,必須有能力守護自己的『正念』,及能調順自己的身口意。一般農夫會用鞅套來調服牛,而『持戒』卻是我們的鞅套,用來調服自己的心猿意馬;一般農夫在田裏,去除的是雜草,而我的田所去除的是『煩惱』草。最後,若要有好的收成,出家人必須經過不懈的努力,就像『及時雨』般,灌溉滋潤良田,才能有好的收成。你們所耕的田,最後能得到豐碩的稻穀果實,用以除去現世的貧困與饑渴,但依我的耕種方法,能得的是脫離三界不用再來輪迴的永樂果。」

承上文,佛陀善巧的將修行比喻為「耕田」,當婆羅門聽了佛陀非一般的耕田方法之後,由衷的讚歎說:「世尊,您才是最會耕田的人!而所耕的又是無上的殊勝良田。」透過故事,相信有助於普羅大眾跳出,出家人是消極且避世的思惟模式框架,也改變一般人對於修行人是「不勞而獲」之輩的誤解。

拜科技發達所賜,現今社會生活步調快速得令人招架不住,人人壓力可說已達頂,猶如海潮般一波接一波,毫無喘息機會。而佛法就如一股清泉,淨化我們的心靈,在這汲汲營營的人生當中,對於得失,看開一點,對於對錯,看輕一點。無論是「出家人」或者「修行人」,都默默緊守崗位,依循佛陀的耕田方法,淨化自己也淨化他人,對以上這兩類人,請勿再投以異樣眼光。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