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選讀──《藥師經》(五)

(續上期

上回敘述藥師佛的第一及第二大願是依所證 「滅諦」果而發;第三至第五大願是依菩薩所修行「戒、定、慧」三學的「道諦」而發。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三大願是「無盡資生願」,特別著重智慧,因為眾生要有謀生的智慧,才可解決因為物質貧乏而引致的苦痛。

「受用物」是指衣、食、住、行、醫藥等日常生活所需的物資。藥師如來的悲願,不但要使眾生獲得謀生的知識和能力,而且希望他們有「無量無邊」的智慧及技術,自行生產足夠的生活所需物。

香港有很多善長仁翁、慈善團體,經常自發捐助物資或提供技術支援,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或受災國家。這些善行,正是體驗藥師佛這第三大願的躬行實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四大願是「安立大道願」,特別側重安住在正知、正見上。「安住」即不退轉,把心安住在「菩提道」一境上是「定」。「菩提道」是修行覺悟成佛的道路。「正見」是對因果、事理、四聖諦正確的見解。「正見」是「八正道」之首,亦是最重要的,因為有「正見」,才會有正思惟,有正確的動機才可主導正確的「身、口、意」三業的行為。

這願的對象有兩類眾生;一類是缺乏正知正見,容易受邪見驅使,做出種種惡業的人。這願是希望引領他們,遠離邪見,納入正途。「行邪道者」是指不信善惡因果,否認正理見解的人。因為這些人缺乏正知正見,不惜以身犯險,罔顧因果,而經常犯下「殺、盜、淫、妄語」種種罪惡。因為缺乏正知正見而誤行邪道的眾生,為避免他們日後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故先教以大乘法門。

另外是對聲聞、獨覺而說,希望他們回小向大,趣向大乘,修行覺悟成佛的「菩提道」。佛的本懷是希望一切眾生成佛,唯有成佛,才是最圓滿究竟的徹底解脫。

「聲聞獨覺」指聲聞、獨覺的二乘行者,「聲聞」是修四諦法而開悟的人。「 獨覺」或稱「緣覺」,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人,或看見現象界無常變化,自己發心修行,開悟證果。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五願至第十二大願,都是藥師佛為眾生拔苦而發,這七個大願的內容是救濟眾生經常面對的苦難。 第五大願是「行戒清淨願」。眾生在藥師佛正法中修行清淨的行為,除了能圓滿受持戒律外,也能具足大乘菩薩所行持的「三聚戒」。假如有眾生犯戒或持戒不圓滿,聽聞藥師佛的名號,可得戒體清淨,避免墮入惡道中。
 

「梵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一切清淨的行為,凡佛所制的戒行也可稱為「梵行」;狹義是指斷淫欲。 「缺戒」即是不能圓滿受持所應守的戒律。有時候佛弟子可能犯輕垢罪,也可能在五戒中,只能遵守部分戒條。藥師佛這大願是出於慈悲與善巧,不論是受五戒、菩薩戒的佛弟子,在犯戒或缺戒後,知道發露懺悔,憑仗藥師佛這大願,還復清淨戒體。當然,佛弟子不可因為這願而屢屢明知故犯!           
 

「三聚戒」包括:1)攝律儀戒;2)攝善法戒;3)饒益有情戒,是大乘修行者所應共持的。「攝律儀戒」是遵守佛教所說的諸惡莫作。實踐所應遵守的戒條,例如受持五戒的佛弟子應避免殺生、偷盗、妄語、邪淫、飲酒的行為,否則不但傷害眾生,也傷害自己。   

「攝善法戒」是眾善奉行,修行一切應修的善法,凡是能自利利他的善行也應盡量去做,例如行六度四攝、菩薩戒等。攝善法戒目的是長養慈悲心。

「饒益有情戒」不像五戒或菩薩戒列出具體內容,只要是能保護眾生、攝受眾生、利樂眾生、利益社會的利他行為,也應去做。大乘菩薩要以利益眾生為前提,若只顧自利而不利他,即是犯戒。

(待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