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選讀──《藥師經》(一)

(圖l) -日本奈良藥師寺,建於七世紀末
(圖l) -日本奈良藥師寺,建於七世紀末

一、本經與我們的關係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一般簡稱為《藥師經》),是一部關於淨土的大乘佛教經典。自古以來,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寺院,不少供奉藥師佛。早在初唐時,在敦煌莫高窟第220洞窟(642-662年修建)的北壁,便已繪有七佛藥師經變圖。在日本,七世紀創建的藥師寺、興福寺,乃至日本天台宗總本山的比叡山根本中堂內,也供奉著藥師佛(圖l-3)。

(圖2) -日本奈良興福寺,建於七世紀末,內供奉藥師佛及十二藥叉
(圖2) -日本奈良興福寺,建於七世紀末,內供奉藥師佛及十二藥叉
(圖3) -日本比叡山根本中堂,據說內供奉的本尊藥師佛,是由開山祖師傳教大師最澄,親手雕刻。
(圖3) -日本比叡山根本中堂,據說內供奉的本尊藥師佛,是由開山祖師傳教大師最澄,親手雕刻。

為甚麽藥師佛與東方如此有緣?藥師佛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簡稱,經文說: 「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的報土在東方,地理上與我們相近。此外,經中除了提供消災延壽法門外,也重視現世生活所需,鼓勵受持者多作種種資生之事業,幫助困厄眾生,脫離災難。如太虛大師所言 : 「東方位四方之首,居四季之春,生長萬物,故資生延壽之事屬之。」[1]

人人都希望過著理想、安樂、健康、沒有煩惱的生活。但現實中,充斥著不少苦難,不但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面對的課題,也因為天災人禍、戰爭,使不少人一夜間痛失家園,甚至生命。如能做到經中所說 :「不相侵陵,互為饒益」,實為當前世界之冀求。所以,《藥師經》不僅提倡消災延壽之法門,藥師佛的大願更是弘揚現世中資生、濟世的精神。

故從現實生活角度來看,《藥師經》切合人類追求現生安樂的願望;共同建立當下的人間淨土,如藥師佛琉璃世界般的理想國,也符合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


二、本經主旨

佛陀為甚麽要開示藥師法門?此經以大智見稱的文殊師利菩薩為上首菩薩,以其大悲心向佛陀啓請,目的是:「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具大悲大智的殊勝意義。禮請佛陀開示佛果功德,是自利;拔除末法眾生的業障及利益眾生,是利他。


三、本經大綱

本經全文,分三大科:即緣起、正宗、流通三分。


緣起分

敘事證信是敘述佛說此經的時間、地點、說法者、聽法者。此外,是此經說法的因緣,即文殊師利菩薩禮請佛陀開示的原因。


正宗分

正宗分是全經的中心主題,此經內容分三部分: (一) 如來開示,(二) 救脫菩薩宏傳,(三) 十二藥叉發誓護持。

如來開示又分兩大部分 : 上半部,先敘述佛說此經的因緣,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藥師佛的正報(佛身)、與依報(東方淨琉璃世界)報土的莊嚴及其眷屬。目的是勸導眾生發願求生淨琉璃淨土。

正宗分的下半部,開示消災延壽的修持方法,包括救脫菩薩宏傳,及十二藥叉大將誓護。受持藥師法門的眾生,可獲三類利益救濟:

(一) 聞藥師佛名號及憶念的利益,可遠離四種過錯,及生起五種善法。聞名離四種過錯: 1.慳吝貪惜,2.犯戒謗法,3.嫉妒毀他,4.鬥訟咒詛。

持名增福得五種善益: (1)得生淨土,(2)臨終八大菩薩接引,(3)得生天上,(4)得生人間,(5)轉生男身。

(二) 延壽方面,誦咒及供養的方法及利益。

(三) 消災方面,受持藥師法門可避免九橫死。


流通分

佛陀告訴我們本經的三個經名及囑咐流通。


四、翻譯版本

此經前後共有五次翻譯,現時較流通的《藥師經》有兩個譯本,一個是玄奘法師的譯本,另一個是義淨法師的譯本,內容略有差異。

第一譯 :東晉(316-420年),帛尸梨密多羅三藏譯,經名《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附於佛說灌頂大神咒經中最後一卷。帛尸梨密多羅來自西域,是最初翻譯中國密宗經典的僧人,可見當時密部已經流行。由於附有咒語,所以《藥師經》也可被視為是密宗之經典。

第二譯 :劉宋(420-479年),慧簡法師譯,名為《藥師琉璃光經》,今已失傳。

第三譯 :隋煬帝時達磨笈多(619年終)譯,名為《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2],灌頂經卷第十二。敦煌第一幅藥師經變圖,便是按此譯本繪畫。

第四譯 :唐朝玄奘三藏(602年-664年)譯,名為《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3]。漢地藥師法會多以此為誦本。玄奘法師譯時並無咒語,藥師咒是從義淨法師譯本中添入 。

第五譯 :由唐朝武則天時代,從印度回國的義淨法師(635—713年)譯,名為《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4]。《七佛藥師經》在西藏也有譯本。此經內容提及七佛,共有五個咒語。[5]義淨法師重譯的原因,可能是玄奘法師譯本並無提及其餘六佛。亦可能是版本上的差異,義淨法師到印度求學時,印度密教較玄奘法師留學的時期更盛,添加了的咒語也反映較濃的密教色彩。此外,也可能是兩位法師,各自從印度不同地域上,取得不同的梵本所致。

(待續)


[1] 太虛大師:《藥師本願經講記》。

[2]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 No.449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4/0449_001.htm

[3]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No.450,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4/0450_001.htm

[4]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No. 451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4/0451_001.htm

[5] 同上註[4]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