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選讀──《佛遺教經》(四)

(續上期)


經文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也。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當慚恥,勿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煩惱來自貪心與瞋恚。將五根及心,在日常如法如律的生活當中,修攝於一處,漸漸減少追求五欲的貪心。好像近日大起大跌的股票市場,有些人可能因過度的投機,沒帶來財富,卻帶來種種煩惱。五欲之中,貪食與貪睡最為普遍,所以戒除貪心,應先從飲食及睡眠上做工夫。但要注意,佛法或戒律的精神,不是硬繃繃地將我們的生活規律化、教條化 ;而是警惕我們,使我們覺察。好像父母教導子女,出發點不是要監管他們,而是不希望他們犯錯。

飲食要知足知量,睡眠也要適量,否則懈怠放逸,因懶惰障礙了修行。睡眠休息是需要的,但過多或過少也不適宜,要符合「中道」。經文的精神是提醒我們善用時間,因為生命短促,無常也可能隨時降臨,應好好把握時間,用功修行。勿讓人生耽著在睡夢中,或沉迷在上網、打電動上,混混沌沌地空過。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即使表面上好像沒有煩惱的人,在心中的識田也會潛藏著煩惱習氣。煩惱好像我們心中的賊,又如躲在家中的黑色毒蛇,戒律是去除他們的鐵鉤。戒律令我們有所警惕,防護日常身、口、意行為,避免招引無謂的煩惱。否則舊的煩惱未除,新的煩惱又來,積壓多了,便很容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身邊的人。另一柄對治煩惱的鐵鉤是慚愧心。人與禽獸的分別,在於這個懂得反省及悔改的慚愧心。知道自己散漫、貪著睡眠時,當常懷著慚愧的心,來檢視及警策自己,精進用功。

除了戒除對五欲的貪著之外,佛陀還教誡弟子,要去除瞋恚、憍慢、諂曲等的惡習。


瞋恚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則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能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瞋」是形於外的,向外宣泄憤怒、惱怒、發脾氣、罵人、口出惡言等。「恚」是內心的,看人看事不順眼,引致自己心裡不高興:例如嫉妒,或「不耐他榮」,即是看到別人際遇比自己好,不替人家高興,反而自己不甘心、不開心。瞋恚的產生,源自我們的欲望。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便生起憤怒,或為掩藏自己的過失,而惱羞成怒。

經文比喻,即使被人用刀宰割,也不能生起瞋恨心。可見瞋恨心會障礙修行,所以一定要從身、口、意上戒除掉。

忍辱是對治瞋恚的方法,但忍辱比持戒、苦行更難做到。能忍辱必能持戒,但能持戒的,又未必能行忍辱。所以能行忍辱的人是最有力的人,忍辱的功德,持戒、苦行也及不上。如《四十二章經》所說: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無怨,必為人尊。」[1]

瞋恚不僅是毀掉一切功德的劫賊,影響今世、後世,還破壞自己及三寶的聲譽。自己修行上有缺失,如何能做自利利他的事情呢?真正的忍辱不是為了顧全形象而啞忍,而是心中真的對任何逆緣,也沒有生起絲毫的讎怨,對任何毀謗、無理取鬧,也甘之如飴。平等無怨的內心,猶如清冷的雲般清淨自在,不值得被瞋恚的霹靂火所破壞。

(下期續)


[1] 大正,第十七冊,No.784, p0722c18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