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期)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這一段是告訴我們招感生死輪迴的原因,源於為了滿足的自己欲望,追求五欲。
五欲指貪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之五種情欲。具體來說是:財、色、名、食、睡。
物質的誘惑太多,要完全斷除所有物欲享受是很難的。但若使用不正確手段來求取,為自已帶來煩惱,甚至犯上官非,實在得不償失。
「少欲」不是沒有上進心,只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按自已能力,如法求財,合符佛教所說的「中道」。對目前尚沒有能力得到的事物,外無所貪──不會有過量冀求的貪心,令自已產生求不得的苦惱。「無為」則是內無所作,順其自然,不會不擇手段的強求。內外既不貪求,心中自然安樂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這一段是勸我們「知足常樂」。「知足」,是對已經獲得的事物不再多求,隨緣自在。世人為了生活,為口奔馳,往往內貪外求,有些甚至利欲薰心,以追求名利作為「業」。「業」就是這一念心的造作。十二因緣中,多求無厭足之心,屬於「取」支,是招引生死輪轉的業因。
貧窮與富貴並非取決於名利的多少,而是在乎個人這一念心當中。有些人很富有,但心中不滿足、不自在,內心貧乏。所謂「心滿意足」,心中常懷知足,內心富足,自然便會少欲。
「菩薩」是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安貧 」不是說菩薩在修行時要令自已貧窮,生活得很苦; 而是指心中無所求。世間的真理,在寧靜淡泊中,才能體會。菩薩以「上求佛道」,追求智慧作為「業」,因為有了智慧,才可「下化眾生」。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這一段是勸我們修行要精進、不放逸,才能克服煩惱及障礙。煩惱,是心靈的毛病。人的六種根本煩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
「摧伏四魔」是降服我們內心對身心的迷惑。「四魔」是:一、煩惱魔,二、五陰魔,三、死魔,四、天魔。「魔」指障礙我們修行的東西,其實都是來自我們看不透「五陰無我」,對身、心、內、外的執取,使自己感到紛亂困擾。
「出陰界獄」是擺脫生死輪迴。「陰」是色受想行識的五陰。「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一段是說要有智慧,才可度愚癡生死。「愚癡生死」,是指人因為無明,不明白世間因緣所生的一切事物,本來空無自性,所以倒行逆施,在顛倒虛妄中造業,由此流轉生死。
相對而言,菩薩覺悟這道理,先以廣學多聞,增長智慧自度。在增長智慧之後,再去度他。「無礙辯才」不是與人爭辯,而是以清晰、正確、有技巧的表達方法,向其他人解說,使他人也可得到安樂解脫。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貧窮未必是苦,但在生活貧困不如意時,如果經常不開心,怨天尤人,便是貧苦。一個容易發脾氣的人,除了影響自已健康之外,與其他人關係也會轉差,做任何事也會覺得不稱心。從物質的貧乏,繼而引至精神上的貧乏。
反之,菩薩以布施廣結善緣。布施是修行菩薩道六波羅蜜之一,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施是施與物質,例如慈善捐款等。法施,以佛法教導眾生正確的知見,令他們明白凡事都有因果;或以世間知識,教授眾生,令他們改善生活,脫離苦惱。無畏施則令眾生脫離恐懼。
布施最重要是用甚麽心態,而不是財物的多少。就算貧窮的人,用真誠善心去幫助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常行布施,例如布施微笑、布施讚美說話、坐車時讓座給有需要的人等。
普濟是對一切眾生,一律平等施與。布施時是以對方的需要作考慮,不是以同對方關係親疏為考慮;不會有冤親的分别心,就算曾被對方加害,也會慈心相向,以恩報怨。
(下期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