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法在人間──LCS4畢業參學之旅有感(一)

LCS學員隨法護法師(披紅袈裟)參訪佛光山(台北分院),由兩位尼師接待。
LCS學員隨法護法師(披紅袈裟)參訪佛光山(台北分院),由兩位尼師接待。

每一個偉大的宗教或思想體系,必能對應時代的癥結和心靈的追問。佛在人間、法在人間,佛陀在人間出生、成道、入滅,「諸佛皆出人間」。從太虛大師到印順法師,從人生佛教到人間佛教的提倡,逐步建立了一套契合佛理、契合現代人根機的人間佛教理論體系。究竟人間佛教是如何實踐的?佛教如何擺脫只有拜佛誦經的民間信仰形象?面臨道德乖離、價值觀模糊等現代社會衝擊,佛教如何回應時代的需要?今年3月,筆者有幸成為第四屆菩仁學堂畢業參學之旅一員,跟隨法護法師,在台北和花蓮五天四夜,走訪佛教三大道場──佛光山、慈濟、法鼓山,瞭解當地佛教組織如何以社區為道場,在新時代弘揚現代佛教。

佛光山──佛教現代化之變革先驅

2013年3月21日,首天甫抵台北,隨即到佛光山台北分院參觀。「弘揚人間佛教,開創佛光淨土」是佛光山的辦道目標。它「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為宗旨,其中以弘法事業成就最為突出。佛光山的總本山雖在高雄,而標榜「現代佛教弘法道場新指標」的台北道場,其重要性亦不遑多讓。道場內設佛堂、禪堂、齋堂,提供信眾念佛、參禪、聞法、研習經論,以及各類社教活動之用,甚至佛光緣美術館也在這裡運作。我們參觀了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人間文教基金會、佛光大學籌備處、香海文化公司、如是我聞文化公司及人間衛視電視台。台北分院雖無傳統道場外貌,但是道場的功能卻有過之無不及。

在參訪過程中,深刻感受佛光山的活力與創新。星雲大師以現代營銷手法重新包裝佛教的經營策略,突破一貫以來傳統守舊的宗教形象。佛光山講究弘法之通俗性,除以佛光大學作高等教育外,創辦了一般寺院沒有的幼兒、國中小、高中職教育機構,實現佛法現代語文化、寺院現代教育化。佛光山開風氣之先,把佛法傳播科技化,首創佛教日報《人間福報》,用新聞方式報導佛教界新知,又創立第一個弘法電視台「人間衛視」,製作風格多樣的弘法節目,印製多種精美的宣傳品,無償發放,擴大佛教的影響力。星雲大師以淺白的語言,編製通俗佛教書籍如《佛光菜根譚》、《迷悟之間》、《禪話禪畫》等,成為社會人士修身養性的隨身小品,把修行現代生活化。佛光山以發展連鎖商店的企業經營管理方式,以統一的組織架構,統一的標識,統一的活動形式,在世界各地發展具備多功能的大型道場,推動佛教「現代化」和「世俗化」的根本性變革,現時佛光山的二百多個道場已遍及五大洲,成為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漢傳佛教道場。

佛光山(台北分院)的比丘尼向LCS學員介紹《人間福報》
佛光山(台北分院)的比丘尼向LCS學員介紹《人間福報》
LCS學員參觀佛光山人間衛視設於台北的錄影廠
LCS學員參觀佛光山人間衛視設於台北的錄影廠

佛光山以「佛學是頂尖時尚」(Buddhism is a leading fashion)為口號,採用青年團隊與志願者的方式,成立歌詠隊,以強勁的節拍與歌曲、煙火樂園、電台佈道等動態活動向年輕人弘法,重新包裝佛法概念,把佛教研習變成生活樂趣,與時俱進;其僧團也突破固有形象,以活潑進取的姿態出現,改變人們對傳統佛教的觀念。佛光山傳播的佛法是實踐性的,是現代人需要的,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其獨特弘法方式幾乎不見於傳統佛教界。

是日晚上,我們與佛光山青年團成員在佛光緣美術館旁的「滴水坊」共晉晚餐。走進滴水坊,得先穿越書香藝術長廊,它融合茶香、書香、藝術和禪思於一體,是一個休閒、品茗、論道皆宜的地方,讓人心生歡喜。

佛光山把人間佛教包裝成歡欣快樂、突破守舊形象的宗教。其輕鬆、休閒氣息、富麗堂皇的寺院,特別能夠突顯出佛光山信仰大眾化、人間化的宗風。滴水坊是晚飯歇息聊天的好地方,佛陀紀念館又是假日休閒的好去處,佛光山的各種設施和服務,滿足各階層信眾的需要。佛光山呈現的是富裕、華美、快樂的佛教,令人耳目一新,是「佛教人間化,生活佛法化」的上佳體現。

(待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