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離世間:讀《太虛》傳

若問印順法師、星雲法師、聖嚴法師與證嚴法師四位大德有何相通之處,除了他/她們都是近當代「人間佛教」的代表人物之外,便是他/她們在師承上都直接或間接源出近代佛教改革者太虛大師。美國學者白德滿(Don A. Pittman)所著的《太虛:人生佛教的追尋與實現》,便為我們娓娓道來了太虛大師這位著名「政治和尚」壯闊波瀾的一生。該書英文原題Toward a Modern Chinese Buddhism-Taixu’s Reforms,可見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改革,正是對於近百年衝着近代中國而來的「現代化」的宗教回應。現代化是中國「數千年未有之巨變」,影響無遠弗届,而作為對於現代性的回應, 人間佛教在當代社會(尤其是台灣)就更是遍地開花。故此,我們實在值得花點時間,重溫當年太虛大師思考過的時代困局、走過的改革步伐,鑑古知今,為佛教與當代社會的未來探路。

另外,雖然白德滿是著名的佛教研究學者,但《太虛 》一書寫來卻深入淺出,或許是因為太虛大師本身的生平已夠傳奇,加上生逢亂世,所以傳記讀來也不枯燥,甚至趣味盎然。

亂世歸皈佛教

太虛(學名呂沛林)在1890年出生於浙江省北部海寧縣長安鎮。他的父親是一位水泥工,太虛一歲時,父親就過世了。兩年後,母親改嫁,於是太虛就改由外祖母撫養。外祖母擅長詩文,也多次帶着太虛到附近的寺廟參訪,認識佛法。

太虛八歲那年,隨外祖母前往中國東部與中部山中較著名的佛寺朝山進香,因此讓太虛對安徽小九華山寺,以及江蘇省鎮江附近的金山寺寺僧的禮佛儀式,迷戀不已。從此,他不單對佛教感興趣,也對寺僧生活和日課唱誦深感興趣。

1901年,太虛(實齡十二歲)進入長安鎮的一家百貨店裡當學徒,但由於母親突然過世,加上身體狀況變差 (瘧疾),學徒生涯一度中斷。之後,太虛的身體時好時壞,因此,在求學與學習從商兩方面,他都面臨重大的困難。根據印順法師之說,1903年,太虛第一次表現出「憧憬於佛門之自在」。

一年之後(即1904年春),清政府財窘,再度實施沒收廟產以興學的行動,而太虛此時正積極考慮出家。十四歲那年,由於受外祖母虔誠信佛的影響,加上痛失雙親與身體健康狀況變壞,太虛決定落髮,棄俗出家。根據原本的計劃,太虛打算搭船到上海,然後再轉往普陀山出家。但忙中有錯,太虛上錯了往蘇州的輪船,發現後便在途中的平望下船。當他步行至附近的小九華山寺時,忽然憶起八歲時曾短暫參訪過這間寺廟。小九華山寺監院士達法師同意太虛出家,但由於小九華山寺是一間十方叢林,不能為人剃度與訓練新進僧人,士達法師便安排了太虛在蘇州的一間小祖孫廟剃度,並得法號「唯心」。

數月之後,士達法師帶着太虛會見師祖奘年老和尚。老和尚為他立表字為「太虛」,提醒他要「處於無上的空境之中」,這也是「太虛大師」一名之由來。到了1904年,奘年老和尚陪同太虛到寧波天童寺正式受戒。當時的戒師是寄禪法師,人稱「八指頭陀」。隨後,寄禪法師推薦太虛去跟永豐寺住持歧昌和尚學佛,研讀佛教史與佛經,並修習禪宗的「參話頭」,略有小成。

1907年秋,受八指頭陀弟子道階法師講經的啟發,以及好友圓瑛法師的建議,太虛前往汶溪西方寺閱大藏經,並於翌年碰上革新派僧人華山法師。華山法師告訴太虛,中國的政治社會局勢正面臨空前變化,並主張中國僧團必須現代化、振興僧伽教育。為此,華山法師介紹了太虛閱讀一些頗具爭議的書刊,例如康有為的《大同書》、梁啟超的《新民說》、嚴復的《天演論》等。讀過這些書後,太虛深受影響,並認同華山法師的現代化立場,主張配合新國家的誕生,必須改革佛教。之後,太虛更認識了同是八指頭陀弟子,也是「同盟會」早期會員的棲雲法師。受棲雲法師影響,太虛開始閱讀梁啟超的《新民叢報》、章太炎的《民報》等所刊登的政治性文章,並深受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所影響。 此後,太虛除了一直關心社會及政治,一生致力於佛教改革與振興僧伽教育。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然而,太虛大師為什麼會在晚清提出佛教改革?其具體內容為何?要知道,晚清亂世,面對佛教衰落、國家內憂外患,西方帝國的炮口逼在眉睫,跟傳統的「山林佛教」不同,太虛指出佛教並非一味的「只談現世生活以外的事,不談現世生活」。他指出,不少人(例如本為佛教居士的近代新儒學大師梁漱溟)誤以為佛教乃出世的逃避主義以及只顧自利, 殊不知釋迦牟尼佛的出生、成道、說法、入滅(涅槃),皆在人間。所以,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更注重度生而非度亡。

太虛在闡明「人生佛教」一語的意義時,曾經指出人們必須認識佛學的兩大基本原則:一是「契真理」,一是「協時機」,因為「非契真理則失佛學之體,非協時機則失佛學之用」。事實上,太虛一直希望他的追隨者(包括僧侶與居士)多了解時事與政治問題,並積極投入社會服務,以利他的菩薩乘精神介入社會。雖然1920年代中期以後,太虛選擇了中間偏右的政治立場,但他在自傳中承認,自己在年輕時基本上贊同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主張,認為社會主義與佛教同樣主張人類平等與社會福利。

《六祖壇經》曾謂:「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而對於太虛大師以及他「人間佛教」一脈的繼承者來說,這個「世間」卻並非抽象的、遠離當代社會政治經濟情景的「世間」。當代佛教因「人間佛教」而興旺,所以別忘了太虛大師的本懷,也就是佛陀的本懷。

推薦閱讀:

白德滿著(Don A. Pittman)、鄭清榮譯:《太虛:人生佛教的追尋與實現》,台北:法鼓文化,2008 年。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