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從無到有的演變--略談犍陀羅造像風格

作者提供:慈山寺犍陀羅立佛像

去年慈山寺添置了一具世間罕見的犍陀羅佛像,這次適逢前香港電台台長李再唐博士率團講解,筆者受浸大校友會會長呂志剛先生之邀,馬上報名參加。

來慈山寺的主要目的,當然就是觀賞佛像文物。每尊佛像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說說犍陀羅時期的佛像特色。犍陀羅佛像的雕刻是在公元一世紀開始出現,這正是大乘佛教出現的時期。在佛教誕生之初,人們只以菩提樹、法輪或腳印等符號來象徵佛陀與佛法,但到了大乘佛教傳播之時,信眾因為懷念佛陀,渴望求佛救濟,解脫苦難,於是產生了以佛陀具體形象來禮拜的需要。從此,佛陀就以人的形態出現。這是佛教造像從無到有的演變。

關於佛像的起源問題,學者專家已進行過無數次的討論。目前,我們尚不完全清楚第一批佛像究竟是在何時何地產生。這個問題多年來爭論不休,學者的看法基本上分為兩大陣營,一派認為佛像的發祥地在犍陀羅(Gandhāra),一派認為在秣菟羅(Mathurā)。犍陀羅國在西元前六世紀已經存在,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處今天的阿富汗東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秣菟羅國也是古印度十六國之一,位處今天的印度中部地區。到了貴霜王朝(Kushan Empire,公元30-375年),在迦膩色伽王一世(Kanishka I)的統治下,犍陀羅和秣菟羅兩地同時併入了貴霜王國。迦膩色伽王信奉佛教,他是繼阿育王之後第一位大力倡導佛教的明王,因此大乘佛教得以迅速發展。與此同時,世界最早的佛像分別在犍陀羅和秣菟羅兩個地區誕生,並逐漸興盛,佛教藝術得以蓬勃發展。

最早提出佛像起源於犍陀羅的學者是法國佛學專家阿爾弗雷德·福舍(Alfred Foucher,1865-1952),他認為來自希臘的影響是推動佛像起源的主要力量。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犍陀羅地區曾受不同國家與民族的影響,包括希臘、巴克特里亞、塞卡斯、奧薩卡斯、帕提亞和庫薩納斯。福舍認為,在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犍陀羅的時期,希臘文化啟發了該地區的佛教徒創造出他們自己的佛像。犍陀羅曾經是希臘文化和東方文化的交匯點,在東西文化互相碰撞之下,犍陀羅佛教藝術誕生了。

福舍用Greco-Buddhist一詞來概括犍陀羅造像風格,Greco指來自希臘的影響。因此,犍陀羅時期的希臘化佛像,皆有著高鼻深目、五官深邃的特色,還有波浪形的頭髮,形象如同西方人,有著福舍所稱的「阿波羅面孔」(Apollonian faces)。阿波羅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光明之神,又是羅馬神話中的太陽神。以下兩幅圖像,分別就是希臘神話中的光明之神和犍陀羅時期的希臘化佛像,兩者何其相似,不言而喻。

慈山寺博物館的這尊犍陀羅立佛像,便是希臘化佛像的典型例子。除了以上特色,這具雕像還有著其他明顯的犍陀羅風格特徵,包括立像身後有圓形光環(halo)、臉型呈橢圓形、肉髻高隆、頭額寬圓、眉心有白毫(ūrṇa)、杏仁眼(almond-shaped eyes)、嘴角略抿、臉容安詳,而且佛像身形健碩。至於衣物方面,犍陀羅造像一般身穿通肩式袈裟,即使身軀盡包裹在質地較為厚重的袈裟之下,仍能看出挺實的胸肌。正如慈山寺對這佛像的介紹:「在衣紋的詮釋上,一方面著重布料貼體的細緻起伏,另一方面善用弧形的衣紋與立體衣襞形塑布帛的褶皺,將服飾和軀體的關係作出明確的交代。佛像雖然有局部殘損,但仍展現犍陀羅造像的寫實風采。」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