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正念與世俗「正念」(三)

圖:Pixabay
圖:Pixabay

佛教正念與世俗「正念」(三)

文:林婉菁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通過四聖諦和八正道(即第四聖諦)探討了正念在佛教修行中的角色,以及它如何超越現代世俗化的正念模式。四聖諦揭示了痛苦的本質、根源、終結之道及其實踐方法,為通往覺悟與解脫提供了完整框架。而八正道則是具體的實踐指南,包含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這八個相互支持的要素,幫助我們培養明智、幸福與平衡的生活方式。通過這些修行,我們最終能達到覺悟,超越痛苦,實現內心的平靜與解脫。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探討正念在八正道中的角色,並檢視現代世俗對其的一些誤解,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其真正本質,及在修行中的深遠意義。

八正道的道德層面

八正道中的每個要素都以「正」字開頭,這是巴利語「sammā」的翻譯。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共同」或「相連」[1],也可理解為「完整」、「真實」、「善巧」、「適當」或「正確」[2]。一個要素之所以稱為「正」,是因為它與八正道的其他要素共同發展[3]。 因此,如前文所強調,正念並非單一修習,而是與其他七個要素相互融合,構成完整的修行框架,幫助我們實現覺悟和解脫。

八正道教導我們,道德行為(正語、正業和正命)源自智慧(正見和正思維),而非社會對是非的規範。當我們清楚地看見現實時,我們的行為自然會基於對每個情況最有利的理解。通過這種清晰,我們超越了「道德」與「不道德」、「好」與「壞」等僵化的標籤。事實上,基於智慧的行為可能會超越傳統道德規範的框架。

這種基於智慧的道德觀,突顯了佛教與世俗的一個重要區別:詞語如「好」、「壞」、「對」與「錯」的含義,與其通常定義有很大不同。正如一行禪師解釋道:「對與錯既非道德判斷,也非外在強加的任意標準。通過我們自己的覺察,我們便能發現甚麼是有益的(『對』),甚麼是無益的(『錯』)。」[4]

本質上,佛教中的所有教導旨在淨化心靈。雖然八正道提倡良善的行為,並約束不當行為,但其主要目的是促進靈性成長,而非單純的道德提升[5]。也就是說,儘管佛教強調戒律與禪修並重,但其焦點不僅是成為一個好人,而是通過靈性轉化來培養智慧。這種轉化使我們能夠無私且自然地回應生活,擺脫對「好」、「壞」、「對」與「錯」的僵化判斷。

世俗「正念」的詞彙誤用

世俗的「正念」並非源自八正道框架,因此,嚴格來說,不應稱為「正」。將其稱為「正念」其實具有誤導性。提出這一點並非在咬文嚼字,而是為了幫助我們清楚理解自己究竟在修習甚麼。

我們常誤以為「正念」的英文是「mindfulness」,但實際上,「正念」的正確英文應該是「right mindfulness」,對應於巴利語的「sammā sati」。因此,「mindfulness」更恰當的中文翻譯應僅為「念」。換言之,世俗修習的僅是「念」,而非「正念」。有些人將「mindfulness」譯為「靜觀」,這或許更為貼切,因為這樣不僅能更忠於其原意,還能減少誤用或混淆佛教正念的可能性。

簡而言之,世俗的「正念」應被理解為「念」或「靜觀」,與佛教的正念不同。理解這一區別,不僅有助於避免誤用詞彙,還能幫助我們清晰地認識到佛教正念在修行中的獨特價值及其深遠意義。由於「正念」已在世俗修習中成為慣用語,我會在文章中繼續使用,但會加上引號,以區別於佛教正念。

總結

佛教中的正念,是指在八正道框架下發展的正念。這種正念在其他七個要素的支持下,能引導我們邁向智慧與覺悟。相比之下,世俗「正念」因缺乏八正道中不可或缺的智慧訓練(正見與正思維)以及戒律訓練(正語、正業與正命),難以達到同樣深度的轉化與理解。世俗「正念」雖能緩解某些痛苦(如疾病和壓力),卻未能觸及其根源。

至此,我們已討論了佛教正念與世俗「正念」在目標、理解和方法上的差異。下一篇文章將進一步探討其他主要區別,並分析世俗「正念」在佛教框架外修習時,為何在某些情況下會與佛陀的教導相抵觸,甚至帶來傷害。

延伸閱讀
禪修並非只是一種減壓的技巧

參考文獻
Bhikkhu Anālayo. (2006). Satipaṭṭhāna: The direct path to realization. Penang: Inward Path Publisher.
Bhikkhu Bodhi. (1999).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The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Huxter, M. (2015). Mindfulness and the Buddha’s Noble Eightfold Path. In E. Shonin, W. Van Gordon, & N. N. Singh (Eds.), Buddhist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pp. 29-53). Switzerland: Springer.
Thích Nhất Hạnh. (1999). The heart of the Buddha’s teaching: Transforming suffering into peace, joy, and liberation. New York: Harmony Books.


[1] 參考Bhikkhu Anālayo. (2006).
[2] 參考Huxter, M. (2015).
[3] 參考Bhikkhu Anālayo. (2006).
[4] 參考Thích Nhất Hạnh. (1999). 本段為根據英文原文自行翻譯。
[5] 參考Bhikkhu Bodhi (1999).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