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教是否不講孝道?

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土,就一直受到以儒家為主的道德批判,其中最大的指責,就是佛家不講孝道。眾所周知,儒家以孝為本,《孝經》的第一章開宗明義就講:「子 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而佛家則主張出家人剃髮、獨身、離家而修行,這與儒家的主要思想背道而馳。儒家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佛教講不婚不娶,不生兒育女,辭親割愛,遁跡空門,這在儒家的眼中是為不孝。

有關佛教孝道觀的種種,學者廣興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也發表了多篇文章,闡述儒釋兩家在孝道觀念上的異同,並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明佛教如何應對儒家的道德批判,他指出,中國佛教徒對儒家的道德指責,至少作出了五方面的積極回應。

首先,中國佛教徒把講孝道的經典羅列出來,翻譯成漢文,最後彙集成書,重點宣揚,以加強對孝道的講說,如《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和《佛說盂蘭盆經》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二,中國佛教徒撰寫專門論文來駁斥儒家的批評,例如牟子的《理惑論》和契嵩的《孝論》。儒家批評佛教僧人剃髮除鬚,是為不孝,牟子舉出例子,說古人泰伯到了吳越之地,依照當地風俗祝髮紋身,這不是違背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之義嗎?但是孔子卻稱讚那是「至德」,並沒有批評泰伯祝髮紋身的行為,由此可見,道德比髮膚更為重要。牟子另外又說了一個齊人乘船渡江的故事:一天,父親墜水,兒子連忙把父親救起,並把父親頭腳倒立,讓水從口中流出,這樣父親就蘇醒過來。牟子以此例來解釋,大德為重,不能拘泥小節,假若以批評者所言,把父親頭腳顛倒是不孝之事,那麼這父親準會沒命了。

第三,中國佛教徒重新解釋佛教的戒律。作為大乘菩薩戒的《梵網經》有云:「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經文特別宣揚孝道,提出佛教與儒家一樣,均以孝道為宗本。佛教並不是不講孝道,印度佛教從一開始就講孝道,孝道也是早期佛教的重要倫理道德,因此,佛法特別推崇孝道,視之如戒,不可毀犯。把戒與孝等同起來,並不是印度固有的思想,而是中國佛教徒因為受到了儒家思想所影響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觀點。

第四,中國佛教徒親自編寫宣揚孝道的經典。在現存《大正藏》中,以講父母恩重思想的經典有兩個,第一個是印度僧人安世高從印度經典中翻譯過來的《佛說父母恩難報經》,第二個是從敦煌收集來的《佛說父母恩重經》,二經主要講述父母對子女養育之恩何其深重,子女該如何報答此份恩情等。古今學者普遍認為,前者屬於真經,後者則是一部偽經,經中所講的孝道思想與中國儒家的孝道一致,又加入了許多關於母親的恩德,是中國佛教受到儒家思想影響而偽造出來的。有趣的是,真經早已為世人所遺忘,偽經卻在中國民間廣泛流傳,其中的經文、經變、壁畫等見於敦煌與大足等地,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很大。

這樣一部偽經的出現,自有它的歷史背景與原因。雖說真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也講孝道與報恩,但當中的一些思想與儒家的孝道相衝突,因此,為了獲得廣泛民眾的支持,中國的佛教徒就根據真經重新改編,結合了儒釋兩道的精神,創作出一部適合中國社會的孝經,以發揮孝慈思想,啟發行人的孝順心與恭敬心。

最後一點,中國佛教徒每年舉辦盂蘭盆節,並通過各種針對大眾的演講,或訴諸藝術的變相繪圖,廣泛宣講孝道。他們同時通過著名的孝子故事來普及佛教的孝道經典,包括《盂蘭盆經》和《菩薩睒子經》,其中的目連救母故事,早已深入民心,廣泛流傳。

可想而知,佛教進入中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當中遭受過許多排擠,也克服了重重障礙,最後通過幾代佛教徒的努力維護,宣揚與推廣,佛教終於能與儒道兩家並列,互相融攝,成為中國精神文明的一大支柱。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