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正好體現「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思想。明海法師:漢傳佛教有很多非常好的傳統,我們要堅持⋯⋯

(續上期)

「此」和「彼」

關於因緣緣起的規律釋迦牟尼佛有很多教導,我特別喜歡其中一個簡潔的表述「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你看這兩句話僅十個字,但「此」和「彼」之間的關聯,就是我們在修行中要學會的觀察因緣的方法。我們的一個行為發出來後,在時空的維度上或者更多的維度上究竟會有甚麼樣的現象和因緣和它響應,這就是我們要觀察的。

所以為甚麼出家人的戒律很殊勝呢?因為在出家人的戒律生活裏,更易體驗到「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在生活中這種緣起之間的關聯。在家的居士在生活中也可以普遍地去體驗和觀察事物與事物之間,一件事與另外很多件事之間的這種緣起關係。

比方說你吃素,這是你的一個行為抉擇。那麼這個行為抉擇會給你帶來甚麼影響呢?從剛才說的緣起的關聯上,影響是不可思議的。比較簡單的道理是,吃素的人容易去素餐館,素餐館裏沒有喝醉酒的人,因喝醉酒而打架的人也沒有,很多素餐館裏還有很多國學、佛法的書,你也有很大的概率在素餐館碰到出家的修行人,或者其他吃素學佛的道友,而這一切都有可能改變你的生活。所以任何一個現象都不是孤立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給我們整個的生活帶來相應的變動,一件事出現會有很多事在不同的維度上跟它相呼應。

「一」和「多」

這一點漢傳佛教華嚴宗的祖師有講,比如「一多」,「局部」和「全體」。局部的一件事出現,整個的全體會隨之變化,我們要用這種方法去觀察生活裏的現象。我們看到院子裏的梅花開了,「梅花開」是一個現象,是「一」。但是這個「一」的背後是甚麼呢?簡單的表述是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又意味著整個天地萬物相應的一種變化,天地萬物就是「多」。

梅花是我們眼前能看到的,它是「顯」。在這個「顯」的背後有很多隱伏著的我們所看不到的。有的人可能會說現在還是很冷啊,感覺跟冬天一樣。其實,在「梅花開」這一現象的背後,不管是自然界的還是我們身體的,有很多隱伏的方面已經隨之群動發生變化了。比如說,有的人身體上已開始感受到有一點燥、容易口渴了。如果觀察大自然也是一樣的。這是「隱」和「顯」。

很多時候居士們到寺院來,會把生活中的一些難題提出來問師父。他們也許會說,哎呀我的小孩就是不想上學、不認真、不用功,總是想逃學。他們說的是一個「一」,是一個「顯」,但是在這個現象的背後,有太多看不到的因緣和這個小孩不想上學這件事相關聯。有可能是班上有同學一直欺負他,也有可能是他跟某個老師關係處理不好,要延伸起來問題就很多。

所以我們要善於從這個「一」、從眼前的這一個現象去體會,它有很多的關聯,在時間上和過去未來關聯,在空間上和十方關聯,所以叫「十方三世」。「十方三世」這四個字講的就是因緣的這種關聯,在時間、空間尺度上互相的呼應。

當我們做出一種決定,採取一個行為,你要懂得它會在時空上發生很多關聯。很多時候,你可能只是注意到了自己當下的一個想法。有的人為了出門方便買了部車,這是一個選擇。當這個選擇發生後,會有很多情況出現。他會發現買了車以後還需要伺候車,有時候要車檢,有時要維修,違規以後要扣分,扣分有時要找人托關係消分等等這些情況都來了。所以眾生看事情,如果不懂緣起規律,可能很容易只看到一個局部,不容易學會從這個「一」看到「多」,從局部看到全體,從明顯的看到隱蔽的。

我們看自己的一個行為和選擇,可能只注意到了自己關切的興趣點,卻忽略了用這種方式實現了這個關切後,這樣一種選擇同時會帶來的一系列相應的回應。我們的內心對此需要有很好的覺察,要有預案,這樣才不會生煩惱。用這樣的方式去看時,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你的先生今天回家莫名其妙、毫無道理地衝你發火,其實這是一個現象。在這個現象的背後可能有很多的因緣與其關聯,也許是他在單位遇到了不順心的事,也有可能他的身體出了問題,也可能是其他的各種情況。

「不變」與「變」

當我們用緣起的正見去觀察因緣,就能夠比較好地保持那個初發心不變。不管外面是一個甚麼樣的因緣,不管我們做出一個甚麼樣的選擇,我們都讓這一選擇朝向初發心的目標。初發心是不變的,但是外面的因緣以及我們做出的各種選擇會變。「不變」和「變」之間的這種統一,就是漢傳佛教一個很經典的表述所說的,「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初發心不變,但當外面的條件和因緣出現時,我們的修行、工作、生活也要隨之做調整。

佛教在時間上的傳承、在空間上的傳播,稱為應化。從佛教應化的開展來說,也體現了「不變隨緣」的精神。佛教核心的宗旨是覺悟。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它會呈現不同的面貌。在教理教義的表達方式以及宗教儀軌的表現形式上,它一定是根據所處的時空因緣而不斷調整的,而不會一成不變。這是相對整個佛教來說的「不變」與「變」。

我們漢傳佛教的歷史就是發源於印度的佛教在中國社會環境下適應中國文化土壤,並成功地進入到中國文化血脈基因裏的一個經典案例。這個經典案例被稱為佛教的中國化。它並沒有令佛教改變或喪失其最核心的宗旨和價值,而是在社會教化的層面與中國社會環境相適應。在二千多年的佛教史上,這個適應的過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正是因為佛教能成功地中國化,它才能化中國,教化中國這塊土地上的眾生。二千多年來,從修行得道的高僧大德到普通的信眾乃至非佛教徒的社會大眾,都得到了佛法的利益。而得到這種廣大利益的前提是佛教適應中國社會,這正是佛教隨順因緣的一個體現。

由於我們在漢傳佛教裏面浸潤太久,對佛教適應中國環境的一些表現,有時候會失去敏感。比如說寺院的建築,如果有機會到東南亞的佛教國家去看看,他們的寺院建築跟我們不太一樣。漢地寺院建築其實是與中國傳統皇家園林建築一個風格的。傳統的佛寺布局裏,大雄寶殿佛像所處的那個位置其實是中國古代皇帝上朝所處的位置,以示對佛教請進來後的尊重。

但是走進殿裏面後,人活動的空間往往很小。在今天這個時代,社會大眾很多人希望到寺院裏來參加活動、聽經聞法。為了讓更多信眾能在裏面活動,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考慮做些調整。現在在台灣有很多佛殿供佛像就做了一些調整和藝術化的處理,以便有更大的空間給人活動。這種調整完全是符合佛法的精神的。

當然,漢傳佛教很多傳統是非常好的傳統,我們要堅持。過去有居士問我說寺院裏過年嗎?我們有辭歲、有拜年,然後我們還寫春聯、掛燈籠,你可以稱之為過年;但是另一方面,我們的過年又不離佛法、不離修行,辭歲、過年要念經,對聯寫的也都是佛法的話,並且要上普供,這就是佛教適應漢地文化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所有漢地傳統的一些節日我們寺院都過,但同時過節又都是以佛法為主導,都是往道上會,修行佛法、體會佛法。印度佛教沒有過年,到中國來變了,但不變的是甚麼?不變的是佛法的修行。你看,這就是一個「變」與「不變」。

不變和變的這種結合,在漢傳佛教的僧團生活裏有一個很重要的中國元素,就是我們出家人師徒的傳承。印度佛教也重視傳承,但是漢傳佛教的師徒傳承裏有中國本土文化儒家的宗法血緣。比如我們的字號,「深演妙明耀乾坤」,我是「明」,那麼我的弟子就是「耀」,可能你是一個別的名字。這種傳承的一大好處是能令佛法延續,但是它也可能會滋生一個弊端,可能會產生世俗的執著,比如說這是「我」的徒弟,不是「你」的徒弟。

隨順因緣

佛教在教化中所體現的隨順因緣,處處我們都能體會到。比如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跟梁武帝見面話不投機後來到長江邊上。據說有一個人在那裏擺渡,這個划船的有眼不識泰山,不願把他划過去,達摩祖師就在岸邊扯了一根蘆葦往江上一放,立在葦上過江,這叫「一葦渡江」。

後來很多畫家就畫這個一葦渡江,你們相信嗎?其實我相信在達摩祖師的境界裏,沒有蘆葦沒有船他也能渡江,要有神足通踩著水也能過去,踩著蘆葦可以說有點多此一舉。但是一個出家人踩著蘆葦從波濤洶湧的長江過去,這是中國人的一種很有美感的敘述方式。這個「一葦」其實是來自於《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航之」,意思是誰說黃河寬呢?蘆葦做的筏就能渡過它。所以描述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很有中國人詩情畫意的美感。

後來達摩祖師到了河南嵩山又面壁九年。其實面壁後來可以理解為閉關坐禪,不一定是對著牆,他有可能九年間一直在那裏打坐而已。但是我們就把它做了一個很有美感的表達,說他面對一個牆壁,然後把它畫成一幅畫,這個畫面是非常有震撼力的。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它的表達把禪的智慧與信仰,把詩意以及藝術的審美都融為一體,這又來自於儒家的雅。

這個就是我講的佛教中國化。為甚麼我們老和尚提倡「生活禪」呢?生活禪還是禪,它的宗旨、核心與佛法和禪宗仍是一味的。它的出發點和意義在於,在新時代作一種強調和提醒,要把禪修落實於生活,同時也對治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大眾對佛法和禪修的誤解。今年我們山門的對聯是「不忘初心,堅持中國化方向」。其實我兩個晚上講的就是這一句話,昨天講不忘初心,今天講的是隨順因緣,堅持中國化方向。

現在佛教的中國化可能是要時代化、大眾化、生活化。這並不是要把佛教改造成一個別的甚麼,並不是要我們丟掉或減少佛教的核心宗旨,而是在堅持這個不變的宗旨與初發心的前提下,在今天的時代因緣下做出努力。今天初一,我跟大家分享這麼一個想法,就是隨順因緣,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在此衷心的祝願諸位既要不忘初心,同時又要善於觀察因緣、隨順因緣,令我們在新的一年中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上都能夠福慧增長、所作成辦,阿彌陀佛!

(完)

編按:本文根據明海法師2018年2月16日戊戌年正月初一普茶開示錄音整理而成。柏林禪寺授權佛門網轉載,標題為編者所加。

延伸閱讀

點滴中見真容——紀念淨慧長老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