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何以說一切眾生皆有成佛的潛能:眾生成佛的兩種依據

如來藏學(佛性論)萌芽於印度,不過這種「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的學說在印度並不興盛。有些佛教學者表示,從歷史的角度,如來藏說是一種順應世情的方便;而從經典意趣的考究,如來藏是不了義的,甚至與根本佛教的無我思想相違背。

然而,這種被印度佛教遺棄的學說,卻深受中國佛教界的讚歎。當如來藏思想傳入中國後,遂發展出三個宗派:天台宗、華嚴宗、禪宗。而受這種思想影響,修行成就的祖師大德,更是多不勝數。基於這種實況,我們不禁要問:如果學者的結論是對的——佛性思想僅是一種「順應世情的方便」且為「不了義」的說法,那麼為何這種「與佛法相違背」的思想,卻能使人趨向解脫?

以上問題的解答,歷來眾說紛紜。本文的目的,僅從實然的角度,介紹如來藏思想興起的客觀及主觀兩種因素。

如來藏思想興起的客觀要素

涅槃寂靜的境界,是佛教追求的宗教理想。對於凡夫來說,佛教要如何使他們相信自己能達到涅槃境界呢?假如涅槃寂靜的境界是凡夫無法企及的,那麼佛教所宣說的教義及實踐便失去了意義。為了解決凡夫如何成佛這問題,如來藏思想由是而產生。

如來藏思想要表達的是:眾生無論是以何種型態呈現,就其本質來說,都同樣具備了成佛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任何型態的眾生,都不會失卻其成佛的潛能。佛教學者吳汝鈞教授在《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中指出:這是「替眾生的成佛確立一種形而上的根據」。

何謂「形而上」呢?吳汝鈞教授指出,它「是指超越方面的意思」,是非經驗界的。[1]依照這種說法,說「如來藏是替眾生的成佛確立一種形而上的根據」的意思是,如來藏是一種超越經驗界的,能令眾生覺悟成佛的潛能。

作為成佛的潛能,如來藏是「內在於眾生之中」的。不過,就現實的情狀來說,眾生具備這種成佛的潛能,並不表示眾生已經覺悟成佛。正如我們說「一顆種子具有成為一棵大樹的潛能」,並不是說「那顆種子就是一棵大樹」。畢竟從種子到一棵茂盛的大樹,是需要適當的培育及照顧。同樣,從成佛的潛能到佛果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辛的修行才能成就。

總之,佛性論旨在說明眾生成佛的可能性,並為眾生確立成佛的形而上依據。換句話說,從形上學的角度來說,一切眾生都具備成佛的潛能,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們的成佛機會是平等的。

如來藏思想興起的主觀因素

以上簡述了如來藏興起的客觀因素,下面將論述如來藏思想,是在何種主觀訴求(也可以稱為心理訴求)下提出的。

釋尊入滅後,佛弟子對釋尊的懷念促成了如來藏思想的產生。佛弟子對釋尊的入滅難於接受,釋尊是佛弟子的導師,當他入滅後,佛子於生活中頓時失去了依怙。基於這種懷念的情愫,當時的佛弟子區分了釋尊證悟的真理以及他的色身。吳教授在書中表示:「他們認為佛陀的身體可以壞滅,但他所證悟出的真理應無生老病死的變化的。它應有常住性及永恆性,就是說,真理在佛陀死後仍有存在性。」換言之,釋尊所證悟的真理,不會因他的入滅而消失。

佛弟子進一步推論:釋尊證悟的真理既是永恆存在的;而證悟這永恆真理的釋尊,他的人格必須是與真理相契合。否則,他便無法證悟真理。佛弟子於是認為,在釋尊的生命裏,除了物理的色身之外,還有另一個身體——法身。這個法身是不會隨著釋尊的入滅而壞異,它像永恆的真理那般,是永遠存在的。釋尊的法身既是永遠存在的,故而不會隨著他的入滅而壞滅,同時,佛弟子確立了釋尊以法身來證悟真理的信念。

那麼,這便引申出一個問題:法身作為「精神性的身體」,它本身是否有能力證取真理呢?佛弟子於是訴諸了如來藏,來解決這個問題:法身的內涵就是如來藏;而如來藏是能令眾生成佛的寶藏或能力。依照這樣說法,法身與如來藏的關係便是,「去證真理或證到真理之後的就稱為『法身』,但作為潛能藏在生命之中的,就是『如來藏』。」它們是一體的兩面。這便是如來藏思想興起的心理主觀因素。

參考資料

吳汝鈞(1994):《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吳汝鈞(1995):《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頁29-30。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閱讀

我們都是隱形「富豪」:如來藏學引論


[1] 吳汝鈞教授表示:經驗的東西是相對的,它是有時間性及空間性。不過,如來藏是非經驗的,它是絕對的、超越的東西。


本文章已收錄在《明覺文庫4:初機學佛》一書中,如有興趣閱讀其他相關文章,可網上訂購:https://alldoors.org/2LBuCDD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