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十念,便出三界生死,不為業力繫牽?

讀過或得聞釋尊在《觀經》講述下輩觀的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作為受益者,自慶得往生之大利,悲喜交集;亦有人感到委屈,不服氣、不明白:自己精勤修行,一生行善,尚未敢言免輪迴之苦,枉論得生淨土;如今卻有臨終的五逆罪人,只要「至心念佛,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竟能不為業力繫牽,便可出離三界生死,得生淨土?

釋尊三番在《觀經》下輩觀說「稱佛名故」,而蒙佛接引,難道「不斷煩惱」的凡夫,就是這麼簡單容易,即便往生淨土,得涅槃分,得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位?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在2015 年3月發表一篇文章〈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並討論過,此文不再重複。

從因果業力去看這個「十念必生」問題,確實不可思議,難以理喻。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卷上完結時,提出八番問答,引喻顯義,詳細解釋箇中因由,其中有著名的「三在釋」,見解精闢。

感佛業道輕重問答──三在釋

曇鸞大師的八番問答中第六,名為「感佛業道輕重問答」,如下:

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稱,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言:『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又曠劫以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繫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繫業之義,復欲云何?

問題是複述下下品文,然後較量「佛力」和「業力」孰重,甚重者先牽,輕則難繫。曇鸞大師先在《往生論註》卷上比較娑婆世界(緣起論──虛妄不實)和極樂世界(實相論──真實不虛)的差異,後在卷下比較業力和佛力兩種不可思議,並稱佛力是不可思議中的不可思議。

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繫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繫在三界者;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不在時節者,即不在乎時間長短也。


在心、在緣、在決定

續答:「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云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是名在緣。」

娑婆世界的因果業力是煩惱有漏心生,是有為法,隨緣生滅,虛妄不實;極樂世界及彌陀果號是清淨無漏心生,是無為法、實相法,法性自然,真實不虛。

「云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較量三義,十念者重,重者先牽,能出三有。兩經一義耳。」

所謂「兩經一義」者,即《無量壽經》和《觀經》有關「十念」之義,如同一轍,沒有矛盾!至於「無後心,無間心」者,就是專一心,無二心;不雜亂,無餘又無間。最後就是一個「專」字。


言十念者,業事成辦

曇鸞大師又提出: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換言之,「十念」表示往生大事的行業已經完成、成就和辦妥,無須知道和記住由頭起的數目。

至於「十念」,曇鸞大師云:「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本來指十念的思維,即十次願生極樂世界心,但願生心乃是一念發起,念念相續,絕不可能一念願生後,隔了一段時間思維,再有一念願生,如此累積十念願生心。

「十念」者,當然沒有那麼複雜,十念的願生極樂世界的心,當然在「十聲稱名」的情況下所生起願生心一起,念念相續,即令聲不絕,故此借有形、有相、又有聲的稱名──南無阿彌陀佛表示之,以十為滿數,是名「具足」。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