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菩提心為伴侶、禪定為食糧、穿上安忍的鞋子,再大的困難都無法改變內心喜樂──佛法開示:「如何面對疫情痛苦」(三)

(續上期)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已經這麼多年,我們從小慢慢長大至越來越年長,我們多年以來所做的事情到現在統統都已經過去了、不見了,現在只剩下回憶。就正如昨晚睡覺我們做了各種不同的夢,但當我們醒來的時候,這些夢境內容都只剩下回憶,其他統統都不見了。同樣地,我們多年以來所做的事情亦有如夢境一樣,現在全部統統都過去了。今天早上的事情到現在也變成有如夢一樣,全部都已經過去。今天晚上我們由七時半開始講課,到現在已經是八時半了,我們之前所講的內容全部都已經消失,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回憶。為甚麼呢?

因為所有事物都是刹那、刹那消亡,沒有任何一種事物能夠長存。同樣地,當我們在人生中遇到困苦時,如果能夠思維這些都是無常世間的事情,都是一刹那、一刹那在變化中的,有如夢境一樣的話,那麼我們就不需要驚訝、不需要生起很大的反應、不需要喪失鬥志,以一切諸法都是如夢如幻般的去思維,這樣對我們減輕痛苦是會有很大幫助的。

舉一個譬如說,我們找十位男士去看一位女士,當中會有些男士會覺得這位女士很漂亮,有些會覺得她看起來普通,有些會覺得不太好,有些會覺得不好看,有些甚至會覺得她很難看,不同的男士對同一位女士都可能會有不同的感覺。

例如,印度出生的人對於印度出產的米飯、菜式覺得十分美味,但是對於中國內地或香港人到印度進食這些菜式時,會覺得根本就是無法入口、覺得十分難吃。又比如,歐洲人會吃沙拉這一類的食物,而西藏人習慣了吃馬、牛、氂牛等的肉,便會覺得沙拉看上去不好吃。再舉例說,西藏人自小開始便吃糌粑,對於藏人來說,沒有糌粑便無法生存下去,但相對於香港人來說,糌粑卻是無法入口的食物。

所以美與不美,是受著我們各自內心的習氣、各自的看法所影響,一個臉孔本身本來並沒有所謂的美與不美。同樣食物可不可口,是我們各自從小開始養成的習慣,習慣了便覺得最好,我們是無法找出全世界人都公認為最美味的食物的。

有些人喜歡賭博,當他們和其他賭徒一起傾談賭博,便會覺得非常愉快。有些軍人喜歡戰爭,當他們聚在一起時,便會對談論如何打人和殺人而感到非常高興。有些商人喜歡做生意賺錢,當他們聚在一起談天時都會感到十分愉快。當修行人聚在一起,他們討論如修學佛法也會談得興高采烈。

所以大家各自的習氣相近,心裏面最熟悉、最習慣的是甚麼,大家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便變成為朋友,如果大家的看法不一樣,習氣不一樣,走在一起的時候根本無法長時間聚在一起,很快便會分開。

所以,那所謂好與壞,主要是指是否順符自己的心意,並不是事物本身好與壞。同樣地,當深入思考所謂苦與樂的時候,這都是我們的心安立出來的,在實意上並沒有必然的苦樂。所有任何好或壞現象,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到都是我們自心的安立,是自心的一種迷亂的顯現,在實意上說並沒有跟自己所思所想一樣的好壞的事物存在,這樣子去思維的話,我們的心便能夠更加寬廣、平安、喜樂。

我們每人都有不同的習氣、不同的業力、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習慣,所以單單依靠自己一個是無法完全改變其他人。在佛經當中有說,如果一個人希望外出走路的時候,能夠完全不會踏上尖刺或刺腳的沙石,所以要找到足夠地毯完全覆蓋整片大地,那是無可能的。

同樣地,假如我們能夠全數剷除所有敵人,能夠完全殺掉我們認為壞的人,令到自己能夠完全沒有任何的敵人,那是不可能的。今天我在這裏工作,因為我碰到一些壞人,所以我不在這邊工作,我轉到另外一個地方工作,可是我還是遇上壞人,於是我轉到第三處地方工作,如是者轉來轉去,總不會找到一個完全沒有壞人的地方。

所以佛經中有說,我們不要光想著找地毯蓋滿整片大地,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應該穿上一對好的鞋,那麼無論走到何處都不會被尖刺、沙礫刺到腳部,那便等同於將整片大地都舖平起來。

因此我們不要想著將所有人都改變過來,不要想其他人如何難以忍受,我們應該讓自心沒有嗔恨,令自心更慈悲、更寛廣,那麼這個效果便會等同轉化全世界的人一樣。

我們沒有辦法完全跟這個世界脫離,無法找到一個完全沒有困難與痛苦的角落,那麼我們應該到哪裏去?我們應該反而轉向走進自己的內心,致力安住於自性。

為甚麼?因為心的自性是光明,是如來藏,如來藏本來沒有污垢,本來已具足任運自成一切的功德,本來與佛陀的一切智無二無別,所有眾生的心性都是這樣。但我們不明白這個心性,無法安住當中,所以我們有痛苦。假如我們希望安樂的話,那麼我們應該致力於明心見性。

我們現時的世界越來越熱,雪山溶化,河流、海洋中都充斥著垃圾,空氣污染,人都是充滿著自利、我慢,所以我們希望能夠保護環境的話,應該從事心靈環保,尤其是在密咒金剛乘當中,我們會將整個外在器世間觀想為淨土,我們所見到的人都觀想為佛菩薩,或者男女相的本尊天,而所有聲音觀想為真言,我們所有的妄念都信解為我們心性本智力用,這樣子去維持清淨觀,透過這個清淨觀來進行心靈環保。

有些去年是朋友的今年變成敵人,有些原是情人的後來分開了,在這個人心不安定、不斷變化的時代,菩提心是我們心的最佳伴侶。

現在的食物有大量的化學物質、又會有些不健康的物質,於是這些食物會導致肥胖或帶來一些毛病,因此我們這個時代最佳的食物是以禪定為食糧,這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在世俗之中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在世俗之中因果不虛妄,同時在勝義之中一切都是空性,那我們應該致力培養能夠觀見以上世俗諦和勝義諦的智慧眼。

同樣地,我們亦需要穿上安忍的鞋子。

我們心性也是我們心的居所,我們心的住處就是如來藏。我們本自具有如來藏,並不需要重新製造或建立出來。

我們的最佳心靈環保就是生起次第,我們不需要購買和建築,觀修生起次第只需要思維便可以做到。

我們每一位有情眾生本身已具備慈悲心,所以當我們能夠各自精進,將這個慈悲心發展增上的話,便能夠成為菩提心,我們內心便可以獲得最佳良伴。

當我們能夠思維安忍的功德,能夠思維嗔恨的過失,這樣子的話,我們會能夠穿上安忍的鞋子,我們不需要到遠處尋覓或購買。

我們一切有情本來已具足一切智慧,所以只要我們願意去學習和修持的話,大家都可以開啟智慧眼。

同樣地,當我們能夠思維禪修的功德利益,能夠思維不修的過失,這樣子的話,我們自然便能夠享用禪定的食糧。

我們心中的功德、一些良善素質例如慈心、悲心、智慧、寬廣,當它們能夠變得越來越有力量的話,那麼我們心中的憤怒、嗔恨、仇恨、不知足、憂慮、恐懼、怖畏便能夠越來越減少。

為甚麼?因為慈悲與智慧是正確觀看世間的事物,在背後有根據、有理據、是達量(合符正理)的,同時對自己和他人有利,能夠自利利他。

至於貪執、嗔恨、愚痴、嫉妒、我慢,這些五毒煩惱或三毒煩惱,它們不符合法性、不如法,亦不符合實際情況,並且會令到我們不安樂和他人痛苦,對於現生會造成不快,對於未來生又會帶來苦痛。這樣子去思維的話,要斷除煩惱的話便會變得容易。

簡言之,當我們能夠將自心轉化向善,我們能夠好好管理自心的話,那管外在即使有再大的困難都無法改變我們內心的喜樂,都無法妨礙我們內心的平靜,能夠產生如此大的作用。

否則,有些人從來沒有想過要轉化自心,只是想著轉變外境,那麼只要外境有少許的困難,他/她的內心都會產生很大的痛苦。

我們現在世間有很多富有的人、有名望的人,但當中有不少都未能夠安樂地進食和睡覺。

但是有一些較窮困的家庭,他們居於細小的房子,食物和衣服都不是很好,但是他們可以經常十分歡樂,並且歡笑高歌。

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快樂是源自我們內心的思維方法,而並非來自外在的事物。

簡單來說,我們的心好像國王一樣,而身和語好像僕人一樣。正如一個地方的國家或統治者是好的話,那麼該地方自然便會安樂。那如果國王是壞的話,即使國王下的大臣是好的,這個國家不會和平、安樂,也會有大量麻煩和困難出現。我們的心好像國王一樣,因此我們的心能夠寛廣、能夠知足、滿足、有慈悲的話,即使沒有分文、沒有名氣、擁有的外在事物不多,仍然能夠安樂,這便是我們說心有很許多良好的素質、功德的原因。

有些人可能擁有大量物質、金錢、食物,但是他們經常都十分痛苦、煩惱、憂愁。為甚麼呢?因為內心不知足、心不夠寬廣、缺乏慈悲心、沒有了知實況的智慧,因此他們的心猶如一位很差勁的國王,財富、朋友、食物都對他們沒有利益,何時何地都是痛苦,不會快樂。

所以我們的心能夠轉向善,能夠改好自己的心的話,就會有很大的力量去消除或減少痛苦。

(完)

本次開示「如何面對疫情痛苦」為堪布仁波切格桑尼瑪因應弟子的請求,於2020 年8月18日透過網絡直播講授。

延伸閱讀

遇上困苦,就是生起慈悲心的大好時機──佛法開示:「如何面對疫情痛苦」(一)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