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文鈔》中有〈復葉沚芬居士書二〉,大師回答居士的提問時說:「汝問何經最好,不知一切大乘經均好,汝能一一受持否。既不能徧持,則即長持金剛,心經,彌陀經,大悲咒,皆無不好。」今人學佛,往往是諸經都讀,一會《心經》,一會《地藏經》。我們如何選擇經書?我們如何知道自己要修哪部經書?
大乘經典的內容和特色,是佛開示「大慈悲大智慧」的修學方向和方法,目的是要利益一切眾生,令眾生徹底離苦得樂為己任,這是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為基礎和使命。發菩提心的內容是「上求佛道求智慧,下化眾生以慈悲。」菩薩即是自求覺悟及令其他眾生同樣覺悟的學佛修行者,當智慧成熟,證悟緣起性空的真理,以及圓滿與樂拔苦的慈悲功德,即名為佛──覺證宇宙人生真理和滅苦之道的成就者。此滅苦之道,即是大乘菩薩道,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密──六種必修的解脱法門為主要修道內容。所以大乘經、律、論三藏的經典,都是涵蓋這些主題而開演出來的。
正如印光大師所說:「一切大乘經均好」,是因為大乘經皆教導明因識果、修行廣大慈悲智慧、令自他安穩和樂、減滅苦惱的内容。所不同的,是因應時空因緣和不同根性眾生的需要,在大乘佛法的說明和偏重上有所差别,這可稱之為「善巧方便」的運用。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提及:「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别。」其實大乘佛法與根本或原始佛法的義理是一脈相承的,終極目標都是超脫生死,離苦得樂;大乘與小乘,只是修行人欲度眾生時,所發的心願和實際行為的大或小、質和量之差别。
因此修學大乘佛法者,應先發菩提心,然後老實修學基礎佛法,所謂「但得根本,不愁枝末」,若對佛在《阿含經》所說的「聖諦、緣起因果、蘊、處、界」等根本佛法義理,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於無上甚深的大乘佛法亦易融會貫通,到時便可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經書或法門,去專修或廣泛學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