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仇富也是妒忌嗎?

中國俗語說,不遭人妒是庸才,這句話確有幾分真實。槍打出頭鳥,於是中國的文化習慣,是不想惹人注目。滿招損,謙受益,韜光養晦,這些現實的道理有點世俗,但是中國食指浩繁,容、忍、讓變成日常生活的守則,無疑有助人際共處。

換個角度看“不遭人妒是庸才”這句話,從妒人者的角度出發,不庸的人又妒不妒呢?妒忌別人一定是因為自我形象低落嗎?在一個資源分佈不均的環境裡,連人才也掌握不到資源,那時候,人才會不會妒呢?

這些年,有關社會貧富的問題,聚焦表現於買房租房,當政者發過好幾次議論;不少“上了岸”的人也有許多講法;報紙又說社會有仇富的情緒。

貧富的交往是很考驗人的。講英文的心理學家說,貧富是妒忌(Envy)問題的典型例子。

“眼紅”、“炫富”這些字眼經常出現在中文報刊上,大家雖然留意到這些不快情緒或者不良行為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但是在中文裡,眼紅別人或者誇耀財富,是個人修養有問題,於是很少將妒忌連繫到社會去分析。

人在精神上要找到自我價值的定位,才能安身立命,不妒忌別人;人在物質上,也計較自己掌握多少外在資源,因為這不光是生存所需,也是我們判斷自己的價值的一個指標。雖然這個指標在個人修養上不值得重視,卻不能說我們能擺脫它,在衡量自我的時候,完全不受它干擾。

別人有的資源比我多,只要我還餓不死,我沒有必要去妒忌人,更犯不著去做壞事。在個人的層面,對待這種不均狀況,最簡單的方法,不外是物以類聚,跟條件差不多的人來往就是了。有一個中下階層的朋友,不肯跟家人移民去美加,直到他知道那兒也有茶餐廳,才作別論。因為茶餐廳於他,是同氣相求的地方。

雖然,每個人交往的圈子裡,總有不同生活條件的人,人沒法永遠只活在茶餐廳。這時候,抱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心態,也是簡單有效的中國式心理治療法。問題是,人會享受比下有餘的那種優越感,對不如自己的人去炫耀。

在個人的層面,遇上愛炫富的朋友,大可減少來往,反正朋友之義已失。在社會的層面,卻不那麼簡單。

外國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認為妒忌有社會上的道德意義,不把妒忌局限在個人情緒的層面去考慮解決方法。這社會層面上要考慮的道德問題,就是擁有優勢的人是不是公平地得到那些優勢。

香港討論貧富懸殊、社會流動力減弱的時候,許多人拿個人修養的手段來回應社會道德意義上的仇富問題。

我們政府裡的行政領袖、社會上的意見領袖,或者群眾裡的年資領袖,常常問年輕人為甚麼不足三十歲就想買樓,說自己從前也是工作了多少年才有首期買樓等等。這些意見都有個人層面上的合理性,都是年輕人應該聽的個人處世智慧。可是所有這些意見未處理另一面的不合理問題,即是到了三四十歲都買不到樓,租不起房子,那仍然是個人心智的問題嗎? 抑還是社會有病了?

如果回應是,年輕人現在還未到三四十歲的那一天,不必早下定論。可是年輕人計算下來,到那一天仍是不能過好一點的生活,那他們的上進心又怎能不受挫折呢?他們享慣福、他們從小嬌慣未吃過苦,這些判斷那怕全部都對,不代表我們不須考慮社會是不是有病。

貧富是比較的觀念,一個人不必一窮二白,才會妒忌別人所有。人比人,比死人,比較之下不如人,就會貶低對本來擁有的東西的評價。妒忌除了自己不快樂,還會產生憤怒,由妒生恨,也是人之常情。“我們從前更窮”這句話可以對個人講,但不是面對社會問題時的有用回應。

將自己的所有,視為理所當然,不去考慮別人怎麼看,人才會炫富,而且不知道自己在炫富。既得利益者的蔽錮也一樣。如果社會產生集體妒富、仇富的情緒,解脫之道就已經超出個人修養之外了。如果社會上普遍有仇富情緒,就不是斤斤計較妒人者是不是玉潔冰清的時候,不患寡而患不均,資源分佈不均,人才也會妒。從社會入手,才是解決之路。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