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無敵

引言

最近打開報紙或電視,看到的每每是充滿矛盾和有關紛爭的報導。眾生身處於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之中,很容易被影響,人與人之間會漸漸陷入矛盾和變得敵對。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局面時,若能將一些世間智慧與佛法智慧結合運用,將可以有效地幫到我們自在地繼續生活﹗這次希望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如何以「仁者無敵」的理念,自在地生活於紛煩的社會之中。

從佛教的角度解讀「仁者無敵」

「仁者無敵」本是出自《孟子‧梁惠王》,故事是說梁惠王向孟子請教國政,他指出他的國家曾一度在天下稱強,但是到了他的那一代時國力則變得萎靡。例如東邊被齊國打敗,連他的大兒子都在戰事之中死掉了;西邊的國土又喪失了給秦國等等。他因為這樣的失敗而感到羞恥,並希望興師報仇雪恨。

孟子給梁惠王的答案是要他「行仁政」。因為秦國、楚國的執政者使百姓受凍挨餓,妻離子散;但如果梁惠王對老百姓施行仁政,減免刑罰,少收賦稅,鼓勵耕作,使人民豐衣足食,那時,天下百姓自然不會與會梁惠王為敵,並一一歸附於他。

然而,如果從佛法的立場看孟子這樣「行仁政」的目的和效果,我們會知道這不但不是很「純粹」的「仁」,而且還有很強的「手段感」,卻少了許多的「仁慈感」﹗同時,這樣「行仁政」有很強的「我執心」,如果持著這樣的目的一直下去,最終不但不能達到「無敵」,而且更是一直與自己的敵人「搶擁護者」。從這樣的信念來談「仁者無敵」並不是很圓滿。

因此,筆者在下文引用了佛陀的一個故事來說明佛教式的「仁者無敵」。

佛教式的「仁者無敵」

《雜阿含經‧第1153 經》記載了一個故事﹕

「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詣講堂東蔭蔭中,露地經行。時,有健罵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來詣佛所,世尊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罵詈呵責。世尊經行,彼隨世尊後行。世尊經行已竟,住於一處,彼婆羅門言:『瞿曇伏耶?』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勝者更增怨,伏者臥不安,勝伏二俱捨, 是得安隱眠。』婆羅門白言:『瞿曇!我今悔過,如愚如癡,不辯不善,何於瞿曇面前作麁惡不善語,罵詈呵責?』」[1]

以上的故事就是講述佛陀一天清晨,在鹿子母講堂的園林經行時,身後來了一個擅長謾罵的外道,一直追著佛陀的身後並指罵佛陀。過了一會,佛陀停下來,外道便問道﹕「佛陀您服輸未﹖」佛陀因而向他開示一首偈,內容就是﹕贏了人家就多了仇家,但是自己輸了卻會心有不甘﹗如果不和人家爭鬥,我便不會參與在「贏」與「輸」之中,而心得自在﹗就是這樣,佛陀便收服了這個擅長罵人的外道。

結語

在這個「我不勝人,人便勝我」的社會之中,如果我們天天與人爭鬥,到頭來我們不但不會贏,而且更會令自己天天都生活於躁動不安的心情之中。所謂仁者,應該是能做到「同體大悲」──視一切眾生如己身而生慈悲之心,當我們充滿了大愛、仁慈、寬恕,才是一個真正的仁者。那時候,我們只有慈愛眾生的心,卻沒有與眾生為敵的心,試問又會有什麼人是我們的「敵人」﹖這樣,我們便能身在紛煩的為會之中而心不動亂﹗


[1] 《大正藏》第二冊,頁三0七中。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