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人際靜觀(二):為甚麼靜觀可培育「心智化」和「同理心」?

上回跟大家分享過,我們習得「心智化」(mentalisation)這能力與否,會影響可不可以換位思考,更具同理心。這裏先簡略補充幾點: 

心智化的表現可以時強時弱,影響因素眾多,如:自己心態有多開放(open-minded)? 願不願意去換位思考?體力、精力是否足夠去發揮這能力?自己對面前狀況有多了解?…… 

有「自閉」或「人格障礙」情況的人,心智化通常很弱。 

擅長心智化的人,很可能會「想太多」,太注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導致自己有點壓抑…… 

本文旨在進一步說明,為甚麼修習正念/靜觀(mindfulness)或禪修,能改善心智化,加強同理心?

為方便以下表達和討論,我們先有兩項共識:

一、靜觀 = 禪修 = 正念修習 = 止觀修習。 

二、儘管靜觀的起源是哪裏,大家尚未有明確而公認的說法,但「佛教」無疑是把靜觀建構得較有系統且發揚光大的最主要者,故我們就以其觀點為基礎和框架。

靜觀,修甚麼?

大家都知道,我們是由身體(body)和心(mind)兩部分組成;具體地從「功能」來看, 身心可分為:

修習靜觀,即通過身或心的感官獲取某些「訊息」後,再於內心層層「加工」處理。整個 過程的運作次第可粗略表述如下:(實際情況繁複很多,有些地方會有互動;這裏不深究)

這裏先讓大家知道:靜觀的成效,首先且主要體現於「心」的層面;即使身體(生理)上 有所改變(如感官變得敏銳,或如科學家發現大腦結構有所變化),很可能是心帶來的影響─ ─不然,為何一般的走路、吃飯無法帶來轉變,但靜心步行(mindful walking)、靜心進食 (mindful eating)等等「心」(正念)參與了其中的活動就可以? 知道了靜觀主要影響「心」(意識、精神、心理……隨你怎麼詮釋~),而心智化也是心的能力,我們就可以(初步)看到靜觀與心智化產生連結的可能。

靜觀時,發生甚麼事?

大家可有發現,無論是怎樣的修習,「專注」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考考各位: 

一、若說「專注」(如持續體驗著呼吸)是一種心理能力,那麼它和「觀照」(如知道呼吸的 感覺)是同一種能力嗎? 

二、如果分心了,那麼「知道沒那麼專注」的能力,和「專注」與「觀照」是同一種能力嗎? 要解答這些問題,不妨先弄清楚各能力適用於甚麼「對象」:

觀照 ──── 呼吸的感覺 

專注 ──── 對呼吸感覺的注意,即「觀照」的情況

知道分心 ── 對心理狀態的注意,即「專注」的情況 三者對應的對象各不相同,可見它們是不同的能力。以圖表呈現其關聯與互動,也許更清楚:

以上分析可能有點複雜,但希望各位能夠看到:靜觀的過程中,我們既以「第一身」去感 知特定對象(觀照力),也會發展出「第二身」的視角與能力去維持觀照(專注力),還會有 「第三身」去辨識專注情況如何(覺知力)[1]。這三種身──視角,正與心智化有關! 

之前提過,心智化即可以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去摸索、理解彼此心理的能力。換位思考, 所換的「位」其實就是不同的切入點、立場、觀點;所謂「思考」,其實有可能是理性分析, 也有可能是(或粗或細的)想像,還可能是感性的投射……無論如何,心智化是發生在自己心 中的活動,且涉及多於一種角度;這兩種特質,不也都能從靜觀修習中發現到嗎! 

啟迪 

一、靜觀老師常提醒大家「修習無分成敗;即使分了心,只要知道了,也是在修習,也有收 穫」,這不是隨便的鼓勵話語。從上可見,即使偏離了原定的修習對象,無法從那兒獲得 預設的成效,但過程中的一切,都在提升我們的心智化能力,也都在加強我們覺知力。 

二、平常所謂的「同理心」,建基於對不同角度的認知,並給予情感反應,且多少同步和共享 情緒狀態。隨著心智化越強,我們越能換位,便越能發展出多元認知的能力,而靜觀修習也能帶來類似效果。可見要培育同理心,靜觀提供了良好基礎。

三、只說是「基礎」,乃因同理心還涉及「輸出」的部分(給予反應、同步、共享等)。想讓同理心輸出得更好,可在靜觀和日常生活裡多管齊下: 

甲)靜觀:觀念上,深刻認識「人」的情況,尤其知道「分心」是很常見,也與修習前後的生活狀況、修習的時日與深度等多方面有密切關係;於是調整心態,不強求自己達致甚麼境界、有甚麼成效,多點接納、包容,耐心地修習及應對各種情況,且不對「不如意」的狀況加以評價、批判。以觀念和心態同時引導行為有所改變,逐漸掌握如何「同理」自己,進而延伸到他人。 

乙)日常:每個世代,每個文化、社群乃至每個人,怎樣的情感反應才算恰當,要如何連結才可適切地共享情緒狀態,難以一概而論。但只要多以不同感官去觀察、感受──主動如察看人際互動、閱讀、用心領會並反問和思考,被動如碰了釘子,都可使我們逐漸掌握。 

四、如前所說:善於心智化的人很可能會「抑鬱」,但如果能以靜觀培養多層次的覺知力,便可以監察、調控自己的心理活動,掌握何時要以較強的心智化去待人處事,何時減少甚或中斷心智化,以免心太累及造成傷害。

延伸閱讀

人際靜觀(一):為甚麼有的人比較冷感?


[1] 有些觀點認為「專注」和「覺知」可合併,故只有兩種視角;有的則會添加「調控力」,強調調節和控制 注意力、情感作用與反應、認知作用等等。筆者以為,這都是劃分的粗細之別,對本文所探討的主題不太 構成影響:關鍵是,過程中會出現多於一種視角。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