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靜觀(三):神聖的靜默

(續上期)

大家可曾試過,與朋友聊著聊著,「空氣突然安靜」?記不記得自己當時有甚麼反應?會試著打開另一話匣子嗎?

當年初接觸輔導學,導師曾對我們再三叮嚀:輔導過程中肯定會出現 dead air(死寂),我們不妨試著習慣、接受、理解、欣賞它。初時覺得有點愕然:會忍受不了嗎?後來發現,果真如此!而且日常生活中,也常因彼此相視無言而有點尷尬……

筆者打從開始主辦禪修活動,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深刻。活動中往往有交流環節,那時不一定每人都選擇開口表達──箇中原因,超多。譬如:

-感受不深

-人際氛圍沒有足夠的安全感

-怕說「錯」話

-不習慣表達/發問/交流,害羞

-更享受旁聽、旁觀

……

無論原因為何,筆者都一概尊重;畢竟這是個人的選擇,勉強無幸福。而且如同上述,經年的訓練,已使筆者習慣了這種情境;甚至覺得,如果無話可說、值得說,就一起享受神聖的靜默(noble silence)吧!

「不如,我講一些吧……」

突然,幾個字劃破寧靜,吸引住大家的目光和聽力。對於開口發言者,筆者一方面感恩,謝謝他與大家分享一些心裏話;另一方面,其開場白的遣詞用字和語氣,深深引起筆者的興趣:「不如」,是否不太受得了之前股靜默?「吧」這句末語氣助詞,好像有點感慨與無奈?

看官可能覺得,這樣的咬文嚼字未必有重大意義,也流於主觀。誠然!但即使拋開文字表象,「硬要找話聊」、「為靜默感到尷尬」等現象,我們似乎都時有接觸,這不值得深思嗎?

人際互動中的慣性

從自我探索中,發現會為靜默覺得渾身不對勁,多少出於莫名的慣性;而且,這慣性之中,有兩個層次:

層次一

我們似乎認定了「互動 = 不斷發聲」,聲音是(最)重要的元素。當現場缺乏了聲音,我們的固有認知就以為「出錯」了,乃至閃過「咦,發生甚麼事?搞甚麼!」的念頭。我們不太接受「錯失」,所以也不太接受「沒聲音」,於是嘗試製造聲音、開啟話題,以扭轉情境──消除自己的不安,讓內心感到舒服點。

層次二

我們與人互動時,注意力是比較向「外」流動,腦袋和各種感官一直都在處理外來的訊息。然而,當靜默出現,運作得正火熱的腦袋瓜突然收不到慣有的材料,頓時「空轉」,彷如燒熱了的熱水器,卻沒水進去讓它燒了;又如小朋友(大人亦然?)一旦玩得超開心,晚上則難以安眠。總之,注意力(心)忽然無處可安,於是越來越不安……

安心之法

要化解靜默帶來的不安,不斷開啟新話題未必是最佳方法,畢竟很可能有江郎才盡的一刻。我們不妨從多方面著手。

一、不只是聲音

首先,我們要知道「互動」不一定靠聲音。已有大量研究指出,「聲音」在人際互動中只佔小部份,肢體語言、表情等其他因素,所佔比例更多。不然,未懂人語的嬰兒,或身處陌生國度的異鄉客,通通從這世界「登出」了嗎?基於這觀念,我們便能認知到,沒有聲音不必妨礙互動──好比悲傷之時,「默默陪伴在側」遠勝「折哀」之類的話;有聲音也不代表互動良好──君不見許多張口說錯話或誤解對方之例?

二、沒有標準

此外,一般的人際互動中沒有「好壞、對錯」之分,靜默絕非甚麼「過失」,不是要去「避免」的,我們沒必要產生抗斥的心態。如果真要說個甚麼標準,那標準大概不是指向「互動」本身,而是以互動作為橋樑、工具。好比導師主持了某活動後,為了瞭解學員的經歷與感想,以便評估其學習成效、自己的教學效能,以及深化大家的收穫、延展學習經歷到日常生活中,於是邀請大家各自發表感言,或至少舉手表態,或讓大家自行選擇發言與否……種種方法,都是服務於特定目的──學與教的重點與目標。這種互動雖帶有目的,本質上仍難以「好壞對錯」去評判。故此,不宜認為人際溝通裡有甚麼是「非做不可」或「必要避免」的。

三、 回到自己

再者,如果出現了靜默,我們有許多選項在手啊!

-回到身體的感覺:覺察當下的身體,有否因互動而有了某些狀況?(如:談得激動,心跳也加快了?呼吸的感覺與速度如何?需要補充或排泄一些水分嗎?)

-反觀內心的思緒:所謂「思緒」,包含「思想」(念頭)和「情緒」二者,箇中可供深觀者,極其大量,當中又涉及「現在」和「過去、未來」的交錯。恕一時間難以在此詳述,且待各位自行發掘!

四、停一停才回應

人際互動中的許多環節,反映著我們的慣性。譬如:

A)速度上:是否非常快,通常緊接著對方的話語尾音?

B)內容上:

-是否慣於以「不是!」之類的開場白,不斷捍衛、保護自己?(筆者曾向友人指出他有這情況,他毫不察覺!感興趣的讀者可斟酌看看)

-是否熱衷於給予「建議」而非單純聆聽?(坊間已有大量這方面的論述,不贅)

-考慮基準是基於自己所「熟知」的(如工作經驗、人生閱歷之類),還是對方所需?

凡此種種,實在難以說清!總之,話到腦際、嘴邊,儘量先為自己送上幾個呼吸,甚至暗中感謝對方信任自己,向自己透露訊息。逐漸調整回應的速度,事實上是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照見自己的內在,不讓「自動導航」模式牽著我們走,而是可以選擇更適當的回應方式與內涵。

總而言之,靜默不是壞事,不妨一起學習面對它、接受它、理解它、欣賞它,讓它成為人際交往和自我認識中的神聖元素。

延伸閱讀
人際靜觀(一):為甚麼有的人比較冷感?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