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苦樂交替--如何培養正向人生

圖:網上圖片
圖:網上圖片

近月防疫措施放寬,生活已大致復常。與一些舊朋友重聚,他們都很關心我這幾年退休後的生活安排。幸好自己早有計劃,不用上班的時間也能作出適當的分配,不會感到寂寞無聊。

佛學認為人生是「苦」,這觀念常給人一種悲觀厭世的感覺。西方的思潮則普遍關注如何達到幸福快樂的人生。兩種睇法看似矛盾,但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因為人生是苦樂交替,只是多與少之差。弔詭的是有苦才會感到樂,而有樂才會知苦。

在尋求快樂之道的推動下,西方心理學冒起一個新分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其代表人物為馬 丁 • 沙 利 文 博 士 ( M a r t i n Seligman)。他帶動建構美滿 人生相關的實證研究及應用, 在2012年出版的《邁向圓滿》 (Flourish)一書中提出了「幸福模式」,由五大支柱組成,簡稱 為PERMA(P:Positive emotions 正面情緒;E:Engagement 全情 投入;R:Relationships 正向關係;M:Meaning 生命意義;A:Accomplishment 成就感)。

這些構成幸福的核心元素,導向一個快樂的生活模式,包括照顧身、心、社、靈健康、培養個人興趣及嗜好、積極參與有意義的工作、為別人服務,作出貢獻等。

佛學與正向心理學的PERMA模式有不少契應之處。

(1)正面情緒:佛法正念的修習,有助發展客觀持平的正向思維及培育慈悲感恩的正面情緒。面對煩惱困擾時,都可以保持冷靜,積極面對。

(2)投入:佛法鼓勵積極落實自利利他的善行,將寶貴的生命及時間修習慈悲智慧,活好當下。

(3)關係:佛法提倡廣結善緣,互相關心、幫助及分享。

(4)意義:佛法倡導自度度他的菩薩行,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成等正覺。

(5)成就:佛法主張隨緣盡份,發揮所長,以自覺覺他為目標。

回顧自己的生活安排,基本上都參照佛陀的教導,很多方面也符合上述的幸福元素,其中察覺到一些有趣的變化。

為應付部分義務工作的要求,例如探訪長者及輔導青少年,自己主動去報讀相關課程,接受再培訓,以增加所需的知識與技巧。這些另類訓練是與以前的專業無關,但也感覺新奇有趣。此外,退休後很多事情都要親自處理,為應付實際需要,也要重新掌握不少生活知識。因此活動模式已由過往忙於工作轉為勤於學習及服務。

以前,做事情時多作個人考慮,例如開辦一個研討會要上千人參與才算成功,反映自己的號召力。現在,服務對象的數目雖然較少,但更能體現以他人為本的精神。常銘記「勿以善小而不為」,每個想法,每句說話,每項行動,若能利益眾生,都應該用心去實踐。

福德因緣因人而異,大人物做大事,小人物也要不忘小事。不同的事業都要有人參與,只是角色有別。只要本着無私的態度,每份貢獻的努力都是祝福及成就,為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創造價值及意義。

編按:原文刊於《香港佛教》第758期,佛門網獲香港佛教聯合會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輯所加。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84%ba%e6%b0%91%e5%bd%ac/" title="Posts by 鄺民彬"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鄺民彬</a>

中文大學經濟學碩士 香港大學佛學碩士、佛法輔導碩士 退休前任職多間證券公司高層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