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這是個人生的大題目,也是個沉重的題目。筆者在大學時,一天看到了學生報上的一篇文章,大字標題如此說:「如果生命是一種賜與,為甚麼你要收回?如果生命是一種懲罰,為甚麼你要給我?」這不啻是個天問式的大哉問。看到了這兩難的問題,愣了大半天,只感到無可奈何,却無法消解。僥倖的是退休後能志心佛學,對這個生死流轉的問題,雖未至於了悟,卻稍有認識。
其實生命不是賜與,也不是懲罰,而是一種業感果報。聖嚴法師說過:「若無業感果報,是不會被生出來的。這些不是出於自由意志,確是出於自作自受。因為由於無明煩惱,使得自己做不了主。」[1]這就道出了箇中的重點。
甚麼是輪迴
先說輪迴。輪迴就是此生到彼生的過程。佛教是肯定有輪迴的。所謂「六道輪迴」,即天道、人道、阿修羅(欲界的大力神)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皆是善惡業所感。「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又是另一期生死的開始,……稱為『輪迴生死』。」[2]這當中,彼生是此生的異熟果。在此生的生命終結時,第八識中成熟的業報種子便招感彼生的果報,即異時而熟的果,這就是輪迴的機制。
對輪迴持懷疑論的,以為此生終結便是永遠的終結,並沒有彼生,這是斷見。斷見很危險,因為作惡便沒有果報了。斷見的另一端是常見,以為有一個常在的我,從此生到彼生,連綿不斷。但佛教不是這樣看,而是非常非斷。此生到彼生是一個有機的連結,中間並沒有一個恆我的過度,有的只是業感果報所感召的下一生,是自作自受的結果,是自己做不了主的輪迴(如果真的有一個我在,那就可以自我主宰去向)。至於輪迴的真實性,坊間有很多書籍及傳言談及,當然可以參考。不過筆者想用佛教的宏觀義理來說明輪迴的合理性。其實輪迴可以看成是一個隔世的因果鏈。如果相信此生的一切事情是都遵循因果律的,那跨世的因果觀便是最自然不過的了。否則如何解釋這世上有生於富貴,亦有生於貧窮;有生而健康,亦有生而多疾;有生而聰慧,亦有生而魯鈍。這便是正報與依報之別,是業感果報的表現。如果把這些都說成不過是隨機的事件,那人生便變成一場兒戲,無因却有果,那是說不過去的。愛因斯坦也說過:「人是宇宙整體的一部分,只是拘限於時間與空間而已。」[3]故此決不能用斷見看待人生。
這當中,《地藏菩薩本願經》對這種業感果報的情景說得很詳細清晰。當時佛在忉利天法會上,囑咐地藏菩薩,令其在娑婆世界中至彌勒臨世前,期能代為度脫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是時法會上,佛應四方天王提問,代地藏菩薩說出其在教化頑惡眾生時,所引用的二十四個宿世報應[4],以警醒眾生切勿作惡。例如說,對殺生的,說宿殃短命(即短壽)報;對盜竊的,說貧窮苦楚(即生活窮苦)報;對邪淫(即非婚淫邪)的,說雀鴿鴛鴦(即作淫禽)報;對惡口(即粗言罵人)的,說眷屬鬥爭(即親屬互鬥)報;對毀謗(即惡意誹謗)的,說無舌瘡口(即爛口缺舌)報;對瞋恚(即惡憤)的,說醜陋癃殘(貌醜耳聾身殘)報等等。這些都是對應著眾生所犯的罪過而引生的業報。全都是一一對應,絕對有理可循,說明了輪迴業報不爽。
佛教看生死流轉輪迴
在佛教的義理中,生死流轉是一個大題目,而消解其中的煩惱便成涅槃。現在先引述《圓覺經》內兩段關於生死流轉與輪迴的經文,然後再作闡釋。
《圓覺經》〈文殊篇〉關於「生死流轉」有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妄認四大(地水火風)為自身相,六塵緣影(内識緣外境生相)為自心相,譬彼病目中見空中華及第二月。……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圓覺經》〈彌勒篇〉關於「輪迴」有云:「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便得開悟。」
這裏可以看到流轉與輪迴意義有其相近處,但其中輪迴較為微觀狹義,專指此生到彼生,指由生、老、死轉入中陰,最後結生入胎。流轉則比較宏觀廣義,指多重輪迴,尤指不斷循環的因果鏈,即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十二支組成的循環)。「也就是說有情眾生由於一念『無明』,因而造作各種『行』為,因此產生業『識』,隨著業識投胎而有『名色』,繼而『六入』成形,藉著六入接『觸』外境而產生感『受』,而後生起『愛』染欲望,進而有了執『取』的行動,結果做下業『有』,生命的個體就此形成,有了『生』終將難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5]由是可知凡夫因為業感果報,經歷六道輪迴,生而後死,死而後生,段段生死,乃名分段生死。而聖者[6]則因為證悟真如,迷思漸減,只有惑的遷移,而無壽期之長短,此時即謂變易生死[7]。
然則何以流轉?《圓覺經》〈文殊篇〉給出了答案。佛說這是因為無明[8],即對真理的錯誤認識,變成種種顛倒。但這不是普通的顛倒,而是錯應四大(即地水火風的有形物質形成的五蘊)為身相,能緣六塵之境的識(即前六識)為真心,而並不知這能了別的心其實只是個妄心。於是以妄為實,猶如人害了眼病,見到空中有花。但實際上空中並沒有花,只是病者眼中起了妄執而見到的錯覺吧了。於是由此便生流轉。
這一段佛對流轉的解釋對我們凡夫來說,有點難明以至疑惑。因為這不啻是對我們現今關於世界的所有認識的否定,說這全都是妄心所得的結果,那不是一時三刻所能理解的,但這正正是我們仍然繼續流轉的根本原因。
《圓覺經》是佛對十二位大菩薩(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十地菩薩)所說的道理,所以非常深奧難明,而且菩薩所問的都是環環相扣的問題。最先發問的是文殊菩薩,帶出無明是流轉之因。緊隨的是普賢、普眼和金剛藏菩薩。他們挨次發問,提出既如此,則如何進行大乘修行以去除無明,藉此去幻去妄?這些都是較高層次問題,不容易弄明白,本篇姑且暫時擱下。之後接著的便是彌勒菩薩問關於輪迴的問題,所以如此說來,可見輪迴已是較低層次的問題了。
於是佛答彌勒菩薩關於輪迴的原因,那是因為貪愛,即欲愛,即無明所衍生的三毒中的貪所生的果。有情眾生以貪愛為根本,因而起種種欲望,助長愛性,使有情生死相續。愛欲為因,愛命為果。有情眾生都愛惜生命,固然還須依賴這個根性以求生存。但由於貪愛,對發生於自身的事件便生起順境和逆境之別,其中順則取之,逆則厭離。並由此而造業,於是隨之便生業感果報,因而六道輪迴。
如何理解、面對
上面所說的佛理可以說是很根本,雖然驟然聽來好像對生活沒有太大的關連,但細想之下其實也大有裨益。譬如說,無明是流轉之母,那就至少可以認識到,這個實在的世界實有其虛妄的一面,於是便能減少對事物的執著和執實。甚或可以意識到,這貌似實在的世界,其本質上並非真的如此堅實。又譬如說貪愛是輪迴之本,那就可以減少幾分對物質的無窮追求或痴戀。又再譬如說,對於有情世間的流轉與輪迴,如能真的了悟其必然性,那便脫離斷見,明白這是宏觀的因果鏈,知道這世界上,物質遠不如有情眾生重要,因為在此生所遇見的、相交的有情眾生,才是形成這隔世的因果網的最基本元素。於是便更明白此生能影響彼生,死亡絕不是灰飛煙滅,此世後更有後世。死亡非斷滅,而是層層因果鏈的延續,也是另一生新的開始,減少了對死亡的恐懼與惶然。
中華文化中,死亡是一種忌諱[9]。而對於其描述,亦過於陰暗,應該用積極的態度來扭轉這負面的觀點。一般說來,面對死亡好像很負面。但其實對於一些無可逃避的事,更應積極面對。譬如說,在工作的崗位上,上司分派了一個並不愜意的苦差事,那應該逃避還是積極接受?有智慧的就會選擇迎難而上,在這個並不愜意的課題上,找出其趣味和值得學習的地方,然後把這個差事處理好。死亡也是一樣,因為這是無可迴避的。據說印光大師便寫了一個「死」字掛在他房間,時時刻刻面對著「死」這個現實的問題[10]。其實正確的觀點應該視生死為平常事。憨山大師開悟後,曾引用三個譬喻來形容生死[11]。其一、如晝夜:有晝必然有夜;要來的一定會來。其二、像流水:生命不會止息,不會在一點上停留,所以由生到死也是正常。其三、有如花開花謝:這是自然界的現象,不可能開而不謝,人亦不能生而不死。古代的帝王雖有屢屢求長生不老藥者,但到頭來還最是免不了要告別人間。
如何消解、處理
那人却又為何要死亡?人可以不死嗎?2009年諾貝爾化學得獎者Venki Ramakrishnan的一本新書《我們為甚麼死亡》[12]便這樣說:「當我們身體停止生理生命的協作,便是死亡。……衰老是一個漸進過程,而死亡就是逐漸衰老的生命的突然終結。……所以死亡是衰老的結果,而衰老就是歲月催人下細胞分子化學損傷的積累。」[13]至於科技進步能否解決人類的衰老問題,作者在書末作出的展望卻並不樂觀。他以癌症為例,「尼克遜總統在1971年對癌症宣戰,……但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龐大努力,癌症依舊未能『解決』。衰老問題亦如是,因為二者同樣植根於人類高度複雜的生理機制。」[14]所以人總免不了要衰老、死亡的。這正契合佛教所說的道理:事物總是要經歷生住壞滅的,而人身四大不調為病,四大崩離為亡。
那面對死亡,人又應該如何消解和自處呢?聖嚴法師說得好:「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這是因為「死亡意謂著結束這一個過程,將進入下一個過程。」[15]這就是輪迴。當然,面對死亡往往會對生命捨不得,對前路惶惑,自然心生恐懼。這時「有宗教信仰的話,對死亡就比較不會恐懼、悲哀」[16]。這是因為輪迴總有其道。「如果你信仰天堂,也可以生天國。受五戒、行十善的人就可以往生天國。如果在世時雖也做了一點壞事,好事則做了不少的話,那就能夠再度投生到人間來。……在佛教中有一種淨土法門……只要有人在臨死之際願生阿彌陀佛的淨土,他一定會親自來接或派菩薩來接,那你還怕甚麼?」[17]
生命既然是一種業感果報,那輪迴的歸宿自然也是業力的結果。「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萬般皆不去,唯有業隨身」。至於輪迴的生態,大致說來有三種:一種是隨業隨重,一種是隨習隨緣,第三種是隨念隨願[18]。隨業隨重就是隨著個人的業力輪迴受報,依次是重業先行,然後輕業後報。隨習隨緣就是隨著個人的生平習性受生,也取決於臨終一刻先成熟的因緣先行受報。而隨念隨願則是隨著命終時的心念傾向,或其生平心願而往生。這三者當中,當然以後者,即隨念隨願,較為可取,因為那是隨著個人意願而行的。前二者則是不自願、不可控。不過廣義而言,其實三者都是業力的結果。所謂業力,就是平生的作為,雖然完結了,但其餘勢猶在,種於識田之中。其力量的大小,取決於性質的善惡,行為的輕重,影響的深淺和頻率的多寡。前二者是已作之事,事情已經成為過去,因已經種下,那果自然隨之而來,避不得的了。而念與願卻是個人的心力所及,如果能經常取善念、發善願,而且努力實行,鍥而不捨,那除非罪孽深重,那麼善的力量自然能夠彰顯。所以說,臨終時能持善念是最為緊要的。如果能夠好好把握往生時善的力量,那就能大大影響輪迴的去處。
最後說一說淨土及淨土法門。淨土是一個大題目,要另文解釋。不過要言之,就是對比穢土而說的。穢土就是我們現今的娑婆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的眾生充滿貪瞋癡,故有眾多煩惱。而煩惱的報土就是穢土。此地「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19]。與如此相反,就是淨土。以彌陀淨土為例,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20]所以是莊嚴美好的。那是因為淨土是佛菩薩為化度眾生,於因地發廣大本願力所成就的。淨土法門,就是通過佛接引眾生的大願,以佛力故,人臨終時如能保持善念,「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迴向」[21],就能通過十念彌陀而往生彼國,暫避輪迴,於極樂國土繼續修行。不過有一點很重要,淨土講求淨心,心淨而後國土淨[22]。所以如果臨終時並非持善念,那就心不相應,未必能夠往生淨土了。
結語
生死是一個沉重的題目,它既不是懲罰,也不是賜與,而是一種業感果報,是流轉輪迴的結果。「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我們的生命,無非是自作自受;過去世做的因,以及這一生的善行、惡行,結合成現在這樣一個人生,便是生命之所以存在原因。」[23]究其原因,便是因為我們由無始無明,有種種顛倒,對世界產生錯誤認識,以四大為自身,又以能緣六塵之識為自心,所以便有流轉。而無明生貪愛、煩惱,因而生種種欲愛,助長愛性,於是生死相續,便有輪迴。生死不可免,那就需要正視死亡。死亡不是終結,而是另一個開始。那是一件莊嚴佛事,因為那是此生過度彼生的過程。面對死亡免不了捨不得,前路惶惑,心生恐懼,此時便需藉宗教力量來克服。臨終是輪迴的開始,各種業力與因緣互相搏鬥,此時如能保持善念,心境平靜,盡量彰顯念力與願力的作用,便能往生善趣。如果平生嚮往淨土,修行有道,能保持淨心,乃至一心不亂,十念彌陀,乃能往生佛國淨土,暫避輪迴,繼續修行,那亦不失為上上之選。
延伸閱讀
[1] 見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33。
[2] 見聖嚴法師《正信的佛教》中〈佛教相信輪迴是確實的嗎〉一章。
[3] Linda Chang “Enhancing the Universe: Insights from Einstein and Buddha”: “ A human being is a part of the whole, called by us ‘Universe’, a part limited in time and space”.
[4] 見《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5] 見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第九課〉十二因緣。
[6] 聖者指見道後的菩薩,亦即地上菩薩。
[7] 分段生死即我們凡夫現今一段一段的生死。而變易生死則是聖者(即已見道,亦即見真如)生命情況,是因其業用神妙所致,故而不思議。無形式的勝劣,無壽期之長短。只是迷惑漸減,證悟漸增的遷移情況,謂之變易生死。
[8] 無明即無知,是對於諸法實相的錯誤認識。見道時就能夠破無明。「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全破,法身全證,那就是佛。
[9] 聖嚴法師《歡喜看生死》頁115:「從這幾個層面觀察中華文化,……的確對死亡的描述過於陰暗、恐怖、不健康。」
[10] 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37:「只有印光大師,他寫了一個『死』字,掛在他房間裏,時時刻刻面對著『死』這個現實的問題。」
[11] 見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60。
[12] Venki Ramakrishnan “Why we die?”出版於19/3/2024,目前尚未見有中譯本。
[13] Chapter 1 – “The immortal gene and the disposable body” (page 12):- “What we really mean when we say we die is that we stop functioning as a coherent whole.” “Two ways. Gradually, then suddenly. Gradually, the slow decline of aging; suddenly, death.”“Death, …, is the result of aging. The simplest way to think of aging is that it is the accumulation of chemical damage to our molecules and cells over time.”
[14] Chapter 12 – “Should we live forever” (page 239):- “President Nixon declared a ‘war on cancer’ in 1971, … after a half century of intense effort, cancer is not ‘solved’…Our progress with aging may follow a similar trajectory, given the similar complexity of both problems…Both are rooted in highly complex biology.”
[15] 見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16。
[16] 見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94。
[17] 見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95。
[18] 見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57。
[19] 見《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
[20] 見《阿彌陀經》。
[21] 見《無量壽經》〈發大誓願第六〉。
[22] 《維摩詰經》〈佛國品第一〉:「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
[23] 見聖嚴法師《生死不惑》頁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