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中國瓷器承載了中國文化,也連接了東西方文化及藝術交流的橋樑 ── 瓷器的佛教身影

七月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北京故宮博物院借出的一百六十九件歷代陶瓷,其中六十六件是國寶級別。北京故宮的陶瓷收藏舉世聞名,尤其珍貴的是清宮「五大名窰」瓷器,以及明、清時期景德鎮燒造的御窰瓷器。[1]中國瓷器製造技術,源遠流長,當中佛教輸入的型制和題材也融入瓷器藝術中; 此文略述中國彩瓷的源流、發展、外銷及回歸;以及當中的佛教身影。

中國彩瓷的源流及發展

中國彩瓷根據工藝方法,可劃分為釉下彩、釉上彩、青花加彩、素三彩、色地彩等種類。[2]大部分的瓷器均有上釉,釉(glaze)是一種含有玻璃質的矽酸鹽和各種礦物質的液體,用作裝飾及強化瓷器作用。

中國陶瓷,早在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約公元前2500-2000年),已用封窰滲炭工藝,燒製出黑陶器物。[3]

漢代窰場在國家支持下,由知識分子和貴族掌管,利用模具大規模生產。東漢(25-220)末期,越窰創燒,窰業技術革新,發展出較為成熟的青瓷製法,燒制出青釉、褐釉瓷器等(圖一)。

東漢黑釉印網紋罐@香港藝術館
東漢黑釉印網紋罐@香港藝術館

至魏晉南北朝,中國彩瓷技術迅速發展,改變了早期單一顏色的狀態,用高溫燒制出青瓷釉下彩及黑褐釉瓷。至隋代(581-619),北方邢窰使用匣缽裝燒,成功燒制細白瓷,燒造方法沿用至唐代(618-907) 更加突出[4]

清·朱琰《陶說》說:「陶至唐而盛矣!」。唐代彩瓷揚名中外,目前存世最早的青花瓷產自唐代,著名的有鞏縣窰唐三彩、郟縣窰的黑釉藍斑、被唐代文人陸龜蒙 (?-881) 譽為「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越窰青綠秘色瓷、及長沙窰的青釉釉下彩瓷等。

宋代手工業發達,瓷器是出口主要商品之一,宋代有五大名窰:汝窰、官窰、哥窰、定窰、鈞窰。除了官窰,民間窰遍佈130縣。著名的有北方河北磁州窰系、耀州窰、河南登封窰、定窰;南方有浙江龍泉窰、江西吉州窰、饒州景德鎮、福建泉州磁灶窰等。

青白瓷是宋元時期重要瓷器品種之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鎮廳之寶」之一的有北宋(960-1127)汝窰青白瓷「淡天青釉筆洗」。另一件展出「鎮廳之寶」是北宋定窰製作的「白釉孩兒枕」陶瓷。中國文人將潔白玉石比喻德行高潔的君子。唐宋「尚白」,原因除了有白銀礦產的開採外,唐宋時期的古人的生活態度也形成對潔淨器皿的喜愛。

元代朝廷將景德鎮變成為全國最大製瓷中心,尤其突出的是成熟的青花瓷技術。青花瓷糅合中國與中東伊斯蘭文化。十四世紀,元代由蒙古人統治,文化與經濟與中東聯繫,取得中東進口的鈷藍,及以伊拉克陶工技術作裝飾,造就成景德鎮青花瓷的發展。此外,磁州窰是首先燒制釉下黑彩瓷器的北方重要瓷窰之一,為元明清彩繪瓷奠下基礎。

明代景德鎮生產以低溫燒制的素三彩及色地彩瓷。明清二代設立御窰厰,燒瓷技術及生產更加提升,創展釉裏紅、釉裏三色、釉下五彩等工藝。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國彩瓷的鼎盛時期。康熙喜愛瓷器,康熙十九年(1680)海戰之後,恢復了官窰燒造,也有將官窰樣品,外判民窰燒造,啓發了民間手工業及技術。又設督陶官職位,深化陶瓷藝術研究、改良技術及培訓人材;當中成就最大的是以跨越雍正、乾隆兩朝的督陶官唐英都,他在景德鎮管理瓷務三十年,貢獻良多。是次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康熙年間的「折胭脂紫地琺瑯彩折技蓮紋瓶」,及雍正十一年(1733)命令景德鎮御窰製作的「各色釉菊花式盤」,均是國寶級別。


中國彩瓷的佛教身影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外來的型制、主題及裝飾,融入中國瓷器設計中。其中一項器物「軍持」,約於隋唐時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在十四世紀首次燒造外銷至東南亞的青花軍持,而當地窰場亦會仿效生產具其本土特色的瓷器。「軍持」,源於梵語Kundika,意思是澡罐或淨瓶,原是印度早期儀式上用的容器,後佛教僧人用作㩗帶之貯水器,是出家人隨身物件之一。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內法傳》詳細記載他在印度看到有不同淨瓶的形制、物料和用途,分為淨瓶與觸瓶兩類:「凡水分淨、觸,瓶有二枚。淨者咸用瓦瓷,觸者任兼銅鐵。」 《宋高僧傳》記載善無畏三藏求雨時,現觀音用軍持注水的神跡:「時中印度大旱請畏(善無畏)求雨,俄見觀音在日輪中,手執軍持,注水於地,時衆欣感,得未曾有。[5]

唐代苦吟詩人賈島(779-843)有詩:「維摩青石講初休,緣訪親宗到普州。我有軍持憑弟子,岳陽溪里汲寒流。」[6],描述軍持作貯水之用。

北越南製造的軍持@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北越南製造的軍持@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圖二所見是北越南於十四或十五世紀製造的軍持,器身刻有蓮瓣紋。軍持的型制與水注最大分別是沒有手柄,腹圓身扁,有瓶蓋,雙耳可穿繩掛在身上作水瓶用,配有瓶頸方便手持。

佛菩薩像及以佛教為題材的裝飾也常見於中國瓷器中。元人推崇白色,認爲白色代表吉祥。景德鎮的青花瓷技術促成明清二代大量生產白瓷菩薩佛像。

圖三是元代景德鎮白瓷代表作。釋迦佛像面相莊嚴,紋飾簡潔。左手作說法印,是五手印之一,表示摧破煩惱,清淨身心;右手作施願印,表示應眾生所求,所願圓滿,帶有慈悲的意思。至清代,福建省德化窰也擅長燒白瓷(圖四),初礙於交通,只供內銷; 於十六世紀,歐洲人從福建購茶葉,順道大量採購白瓷出口,被歐洲人譽為「中國白」。

明天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明天啟@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明天啓(1621-1627)年間,民窰釉上五彩流行以不同型狀的人物爲題,繪在人物盤上;如圖五的四角波浪型碟,將僧人在樹下邊煑茶、邊看經書的場景,繪在地釉青白盤心,內以兩條磚紅彩圈綫。畫中僧人自在飄逸,不下於文人畫中的情趣。

中國外銷瓷器的歷史及回

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發達,中國瓷器自唐、五代開始外銷往朝鮮、日本、東南亞、中東等,現時海外有十三國家均發現唐代瓷器出土。

明末清初,盛載中國外銷瓷器商船被截獲或沉沒,歐洲人從拍賣扣押品或打撈得來的中國文物中,發了大財。明末1602年,由江西景德鎮和福建漳州製造的中國青花瓷外銷歐洲,運載中國外銷瓷器的「克拉克」號,在荷蘭被扣留。外國人不知這些瓷器的名稱,於是以承載這款瓷器的葡萄牙商船名(Caracca)的荷蘭文(Kraak)「克拉克」命名,稱為「克拉克瓷」。這類風格的中國青花瓷器在歐洲受歡迎;之後,印度、英國、法國、瑞典紛紛成立東印度公司,向中國採購瓷器。

青花盤克拉克瓷@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青花盤克拉克瓷@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

「克拉克瓷」品種以青花盤多見(圖六),胎質纎巧,盤型多分為菱花式口,以開光或連續分組的繪畫作邊飾,整個器內佈滿紋飾,宛如一朵盛開的芙蓉花,被日本稱為「芙蓉手」。日本人知道「克拉克瓷」在歐洲受歡迎,於是在九州滋賀縣有田窰模仿生產。清順治十五年(1658),清朝頒禁海令,荷蘭東印度公司轉向日本有田窰購瓷器,於是日本人模仿中國景德鎮瓷器生產。

現時北京故宮的外銷瓷藏品,只有個別屬於清代宮廷遺留。1949年以後,通過國家文物局和文聯撥交,以及經故宮博物院購入等管道入藏外,中國外銷瓷器能重現故宮,亦有賴不少愛好中國文物的私人收藏家或企業捐贈。他們在海外搜購中國文物,慷慨回饋國家,對中國文化是非常有意義及貢獻的功德,令普羅大眾有機會欣賞這些珍貴文物。

值得一提的捐贈者,是1956-1963年旅居新加坡的華僑魏槐準先生,他將歷年在海外分批搜購276件明清「克拉克瓷」,轉贈北京故宮博物館。

此外,還有1986年由香港羅桂祥先生搜購轉贈的「哥德瑪爾森」瓷器。清乾隆十七年(1752)運載中國貨物商船「哥德瑪爾森」號在南中國海沉沒。1985年由外國人打撈尋獲,翌年將船上的黃金及外銷瓷器在荷蘭拍賣。當時中國故宮博物館派出兩名人員帶著三萬美元打算競購,可惜價格太高,無功而回。羅桂祥先生競購得部分拍賣品,其中十三件捐贈北京故宮博物館,其餘分別捐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南京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雖然中國故宮博物館是次競購失敗,但引起了中國日後打撈下海事業的决心與開展。

總結

中國瓷器承載了中國文化,它不僅是商品,也溝通了東西方文化及藝術交流。從觀賞以佛教為題材的瓷器中,不但窺見中國瓷器的發展,也可感受到無言說法的妙趣。


 

[1] 呂成龍:「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外銷瓷探析」網上講座,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2022。

[2] 葉偑蘭:《中國彩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 「窰」: 同「窯」,本文採用「窰」。

[4] 王龍龍:《淺述越窯瓷質匣缽的應用》,載《志蓮文化集刊》,第十六期,2020。

[5] 宋·贊寧:《宋高僧傳》,卷二。

[6] 唐·賈島:《訪鑒玄師侄》《全唐詩》,第九冊。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