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鋪佛像──龍華三會願相逢(下)

佛教傳承兩弟子

佛像兩旁的弟子分別為飽歷風霜、「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和儒雅瀟灑、「多聞第一」的阿難陀(Ānanda)。他們代表了佛教的傳承,是佛陀入滅後首二任的僧團領袖。年長摩訶迦葉的滄桑沉穩,與年青阿難陀的靈秀睿智在佛陀左右相映成趣。摩訶迦葉身上樸實無華的青藍袈裟,表現了摩訶迦葉的樸素清廉的個性,而阿難陀身上花團錦簇的緋色袈裟,表現了阿難陀年輕開朗的個性。

他們身上的袈裟,與現代漢傳僧侶法師所穿的不盡相同,比現代的更富色彩和精緻,令我們難以想像其真實性。然而據近年在日本公開的一批唐代袈裟可知,摩訶迦葉身上的袈裟,無論是色澤與樣式,皆一如藏於滋賀延曆寺的七條刺納袈裟。而阿難陀身上的袈裟,一如藏於京都長得院的緋色二十五條袈裟,憑這些在日的珍貴唐袈裟,我們可窺見唐代袈裟的絢麗和高超的編織技術,更再次引証唐代佛像的寫實與像真。仍得感恩鑑真法師(688-763年)無私的六次東渡,把唐代文化藝術傳播到日本。

豐滿圓潤的菩薩

二弟子旁的二菩薩豐滿圓潤,唐代的菩薩造型與前朝的截然不同──北朝和隋代的菩薩像衣飾繁複保守,身型纖瘦僵直。唐代的則在風格上既糅合了希臘文化的立體雕塑功底,又配了印度菩薩像坦露上身,佩戴瓔珞、臂環和聖線等特色,更添上了中國唐代線條意象和超卓紡織工藝的表現。菩薩下身穿印度式的羊腸裙,顏色豐富多彩,裙上有唐代盛行的小團花飾,薄衣貼體,展示了唐代絲綢輕薄柔軟的質感。在在處處表現了中國唐代經濟繁榮,文化發達,與他國交往的頻繁,世風開放的盛極社會現象。

二菩薩神態祥和溫婉,梳高髻,膚色白皙細滑,眉絲唇紅,皆符合了根據古印度人審美觀而制定佛菩薩獨有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藉比譬喻《阿含經》所記佛菩薩歷世所修成功德果報而現之相[1]。菩薩身姿婀娜優美,完美得合乎現代人所謂「黃金比例」的審美標準。而且菩薩以在家形象示現,對居士來說,菩薩比佛和僧眾,更具親切感和親和力。

威武將軍即天王

二菩薩旁的二天王,異常威武,造型建基於唐代將軍佩鎧甲和戎服的外型[2]。甲衣樣式繁縟精緻。天王面孔明顯是胡人的輪廓,吻合唐人於「安史之亂」前均喜用胡人作將領之風。二天王比二菩薩更富動感,他們撐腰握權,腳踏夜叉,一副孔武有力,頂天立地的剛毅風範。據經典所述,天王為守護佛法之善神,有統領羅剎、夜叉的大威德力,誓願深重,護持正法,鎮護國家。

印度高僧阿地瞿多於唐永徽三年(652年)到長安,在大慈恩寺翻譯出《陀羅尼集經》,該經中內容提及天王的發願和功能:「是諸天王各有無量諸眷屬,俱共會說法……世尊我等眷屬各有一百一十二大將……相共遊行娑婆世界,滿諸國土常伺人便……憐愍一切眾生多諸利益……發大誓願歸佛法僧。同諸天等獻是神咒助護三寶,不敢違教從佛印可。」[3]

龍華三會願相逢

每次走入這洞窟,踏上大蓮唐磚,步步生華,進入清淨無染的淨土世界。禮佛於主龕前,合掌一心觀佛,頓然融入龕內一鋪佛像的莊嚴淨土。佛、菩薩的視線與我剛好相接,而天王的視線是落在身後。從跪下的位置仰望,見到佛像背光火焰紋線條剛好順暢延續至龕頂。龕頂繪畫了以《妙法蓮華經》〈見寶塔品〉為題的壁畫──「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4]

敦煌第45窟這一鋪佛像,正中的佛,當然代表了佛本身,佛教的創始者,坐姿代表了禪定和弘揚佛法。兩名弟子除了代表了佛教的傳承,他們也代表了原始佛教,摩訶迦葉[5]代表著三乘教法中的緣覺乘[6],阿難陀代表著三乘教法中的聲聞乘[7],而菩薩代表了三乘教法中的菩薩乘。[8]「聲聞若菩薩,聞我所說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無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9]佛陀具足無上智慧與無限慈悲,說大乘法度無量眾,與佛有緣皆得度。

佛陀的妙法、弟子的傳承、菩薩的接引,和天王的護祐,令這一鋪佛像因寫實而親切,更又添一分超然脫俗之美。「佛相、眾生相不一不二」[10]是佛陀悲智雙運的方便說。深知成佛之路漫長,然感覺幸福美好。祈願不久將來,在龍華三會上能有幸與各尊者相逢,讓我親眼目睹各尊者的德相和風姿,親身向他們禮敬。


[1] 《大智度論》〈釋六喻品〉77 (卷88):「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頭上皆有髻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 、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故,起恭敬心。」(CBETA, Vol. 25, No. 1509, p. 684, a24-b1)

[2] 據《大唐六典》記載,唐代的鎧甲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 等十三種。用於實戰的以鐵甲和皮甲為主。絹布甲是用絹布紡織製成的鎧甲,美觀輕巧但不能實戰,唯作儀仗用的裝束。

[3]《陀羅尼集經》卷11 (CBETA, Vol. 18, No. 901, p. 877, b12-c03)

[4]《妙法蓮華經》卷4,第11〈見寶塔品〉(CBETA, Vol. 9, No. 262, p. 32, 2b28-c02)

[5]《增壹阿含經》卷5:「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捨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者請,並受衣裳。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CBETA, Vol. 2, No. 125)

[6]《妙法蓮華經》卷2,〈譬喻品〉:「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CBETA, Vol. 9, No.262, p.13, b21-24)

[7]《妙法蓮華經》卷2,〈譬喻品〉:「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慇懃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CBETA, Vol. 9, No. 262, p.13, b18-21)

[8]《妙法蓮華經》卷2,〈譬喻品〉:「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如來亦復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險道,得涅槃樂。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CBETA, Vol. 9, No. 262, p.13, b24-c8)

[9]《妙法蓮華經》 (CBETA, Vol. 9, No.262, p.8, b15-18)

[10]《大乘造像功德經》 (CBETA, Vol. 21, No. 1419, p. 936, c17)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a7%b1%e6%85%a7%e7%91%9b%e5%8d%9a%e5%a3%ab/" title="Posts by 駱慧瑛博士"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駱慧瑛博士</a>

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人,香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名譽副研究員及藝術顧問,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員,研究佛學及敦煌學。曾於香港中文大學等任教佛學及敦煌學碩士課程。專著《觀心自在──香港觀音誕與觀音信仰探源》(香港:天地圖書2020)為首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非遺組)」得獎作品,並榮獲第三屆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及著《緣繫敦煌》(香港:中華書局2021);編輯《饒宗頤佛學論文集》(香港:天地圖書2013);在《人間佛教學報.藝文》、《敦煌學國際聯絡委員會通訊》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